中国戏曲动画创作的现状与创新发展
2017-03-17 17:36:18     河北省文联    【字体:

  本文系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如何实现中国动画本土化——戏曲动画研究》(201003154)。课题组负责人:祁凤霞(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课题组成员:张艳梅(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祁海霞(河北省卫生厅信息中心副教授)、赵婷(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中国戏曲动画创作的现状与创新发展

  课题组

  内容摘要:中国戏曲以开放的姿态,融合舞蹈、音乐、文学、美术、服饰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综合体系。时至今日,戏曲仍旧以其丰富的艺术元素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我国艺术工作者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中国动画界根据树立本土动漫品牌的战略需求,也开始了对戏曲元素的挖掘与利用。戏曲动画应运而生的,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目前戏曲动画的创作仍旧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故应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果断地调整创作思路,对戏曲解构式融入动画创作,对戏曲动画与新媒体结合的形式进行全新的探索,创做出好看又有意味的中国戏曲动画,从而为树立中国本土动漫品牌做出新的探索。

  关键词:动画;中国传统戏曲;现状;新媒体 观众

  【中图分类号】J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11)05-0240-03

  【收稿日期】2011-03-01

  一、中国戏曲动画创作的现状

  从1941年中国首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问世至今,中国动画已经走过了七十年的历程,其间,我既创造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而就目前的动画创作形势而言仍旧是喜忧参半。

  (一)依托新技术,适应新媒体环境的优势。

  从手绘到计算机生成,从二维到多维综合,动画一直与新兴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跨入21世纪,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移动电视、手机、网络等新型媒介的迅猛发展,造就了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中国动画也进入了立足影视动画片创作,拓展动画应用空间的泛动画时代。动画在娱乐、教育、购物、宣传等诸多领域,依托数字技术研发出适于新传播渠道的各种衍生形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广泛、效果显著的主流信息传播载体之一。新媒体环境催生了泛动画,泛动画拓展了动漫创作的空间,从而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广阔的市场。

  (二)原创力不足,影响动漫品牌树立的困境

  为了更好的发展动漫产业,2004年4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政府以一系列行政干预的方式对动漫产业给予大力的扶植,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一时间动漫产业急速升温。但是,透过这如火如荼的态势,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动漫产业还存在着很多现实的问题。

  首先,我国动画创作对观众的年龄定位普遍偏低,无法留住固定的观众群,喜欢大头儿子和大耳朵图图的孩子总会长大,与他们逐渐成熟和多元化的审美趣味相比,国产动画却固执地停留在“宝宝”们的视线里拒绝成长,因此在那些大孩子眼里,国产动画一贯的可爱造型被视为平庸,简单的故事毫无悬念,非善即恶的角色性格也显得苍白无味,无奈之下“移情”欧美和日本动画也就是必然的了。

  其次,国产动画片大多娱乐性差、说教味浓。国产动画片总是让角色直接说出那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台词,主动或被动地走入了“教”多“乐”少的歧途,使动画就像一杯只求营养不求口味的蔬菜汁,虽于人有益却难以下咽。这样一来从剧本创作的阶段就已经输给了创作环境宽松的日本和欧美。

  另外,剧情平直、节奏感差也是国产动画普遍存在的弊病。国产动画的剧情的展开多采用平铺直叙的线性方式,缺乏起伏跌宕、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很难让人产生观赏期待。

  上述问题体现了国动漫产业在原创力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不足,并直接影响了动画的播出效果,制约了后续的动漫图书与音像制品市场的开发,至于由动画角色衍生出来的更广泛的产品市场就更难以企及了。

  可喜的是,看清形势的中国动画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智慧投入到振兴国产动画的探索中来。其中向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加强国产动画本土特色就是一条被广泛认同的出路,近年来我国传统的经史典籍、民间故事、民族民间艺术不断地被融入到动画创作中,传统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也逐渐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中国戏曲是一门开放性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更广博的领域汲取营养,融合舞蹈、音乐、文学、美术、服饰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独特的艺术综合体系。自宋元南戏形成以来,中国戏曲创造了元杂剧、明清传奇和清代地方戏三次艺术巅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临,原始的舞台戏曲形式早已失去了主流娱乐的地位,但是,戏曲仍旧以其丰富的艺术元素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艺术工作者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在这方面,动画界也在树立本土动漫品牌的战略需求下,对戏曲元素的挖掘与利用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戏曲动画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了。戏曲动画的诞生为推动中国动画产业化进程提供新的思路。

  二、目前戏曲动画创作中的局限性

  其实,在我国早期的动画作品中就已经出现了戏曲的元素,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中运用了京剧的伴奏和脸谱,可以看做戏曲动画的前身。而真正将戏曲动画作为一个动漫产业发展的研究方向则是在近年,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目前就戏曲动画自身的创作来说仍旧存在着多方面的局限性。

  (一)种类单一,传播受限

  目前的戏曲动画种类主要以短片为主,播放的比例也不高,实验性强,商业性低。在剧场长片、电视系列剧集、网络游戏、手机动画等多种类型的开发上明显匮乏。单一的短片形式对于新媒体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明显不足,这使戏曲动画在传播方式上受到很大的局限,无法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得到更多关注。

  (二)文化感强,娱乐性差

  现在的戏曲动画作品剧情多由原有曲目改编、提炼、缩减而来,由于与戏曲剧目的关系非常紧密。由于戏曲动画研究项目最初是基于抢救濒危戏曲文化和开发原创动漫的目的而启动的,因此创作者背负着沉重的使命感,急于将传统戏曲包上动漫的外衣抛向市场,难免机械的将戏曲与动漫嫁接在一起,往往将唱功部分原封不动的套用在动画上,以至于某些作品的音乐和唱腔总是浮于画面之外,产生音画“两张皮”的不协调感。这样的戏曲动画过度侧重于表现戏曲自身的文化要素,缺乏动漫作品所应具备的娱乐性特征,不仅不能让儿童爱上戏曲,还会让他们失去欣赏耐心。

  (三)内容与形式不协调,受众定位不明确

  目前的戏曲动画在角色形象设计及动态表现方面普遍趋向于低龄化观众的口味,这对于那些节奏欢快,剧情简单的剧目非常适用的。但是对于一些较有思想深度的剧作,这样的创作方式就会造成画面氛围与情感基调脱节的问题,形态稚拙、动态夸张的角色想要吸引儿童观众,而含义深刻的词曲和严肃深沉的唱腔却传达出成熟的思想,爱看动画的儿童听不懂,能理解其思想内容的青年人又觉得画面很幼稚无趣,这样一来戏曲动画就落入了众口一词“不好看”的尴尬境地。

  戏曲动画有自身的局限性,如不改变这种状态不但无法进一步提升本土动漫品牌的形象,恐怕就连拯救传统戏曲的初衷也难以实现。故应及时调整创作方向,在戏曲与动画二者结合的方式上寻求全新的思路,在多品种开发和娱乐性提升方面,增强戏曲动画对新媒体环境下多渠道传播方式的适应能力,从而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得到更多的关注。

  三、戏曲解构式融入动画创作的新思路

  (一)解构重组,全面提升娱乐欣赏性

  解构重组,就是将戏曲中的题材、身段动作、服装道具、唱腔伴奏、舞台背景、脸谱化妆等各种组成元素分离出来,再将其有机融合到动画创作中去。这种融合是以提高动画欣赏性、娱乐性为前提的,因此对于戏曲原作中的各种元素要进行概括和提炼,必要时可以做灵活取舍。

  例如在服装服饰方面,戏曲中的服装服饰叫做“戏衣”,取材于古代现实生活装束,经过设计改造后不但完全适于舞台表演,更成为具有高度图案化和形式美感的艺术元素,一些角色身着戏曲服装的形象已成为广为接受的经典。戏曲动画自然也可以利用这个元素为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服务。戏曲动画《霸王别姬》中相关形象的服饰基本延用了戏曲原型,创作者以角色外轮廓造型为主,简化了霸王、虞姬华丽而复杂的服饰和头饰,使人物表情在近景特写镜头中变得更为突出和细腻,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的体会到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

  再如戏曲舞台动作与动画结合的方面,在我们的作品《赵云救主》中,赵云枪挑士兵的画面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动作在现实的戏曲舞台上无法实现,只能是用枪托后背,配合演员动作进行翻腾、跳跃,最后倒地。而在我们的动画中,则采用了枪挑士兵,空中旋转,甩出倒地等动作,同时增加士兵被挑飞在空中时夸张搞笑的表情描写。其动作既继承了戏曲动作灵活和机巧的美感,又充分表现出了动画本身的直观特征与特殊的视觉艺术效果。表现赵云武艺高超,勇敢、无畏的性格的同时,也提高了动画的娱乐欣赏性。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直接将戏曲元素照搬过来是行不通的,必须根据动画的镜头表现特征进行有效的取舍重组,这样才能使戏曲动画既不失戏曲的韵味,又能以高度的娱乐性和欣赏性被年青一代所接受。

  (二)定位受众群体,拓宽展示空间

  任何信息想要抓住自己的传播对象,就必须对传播方式和传播对象进行明确的定位,这样才能以鲜明的个性在多种传播渠道中被相应的人群选择。对于戏曲动画来说,这种定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其一,要基于年龄进行定位。如果是给儿童看的戏曲动画,就要选择那些情节单纯、动作活泼的剧目,角色造型上要以忠实于人物性格为前提,以适于儿童欣赏习惯为目标,对脸谱、行头等元素的艺术式样进行了提炼和概括,去粗取精,使角色不但具有鲜明的时尚感和活泼的童趣,更表现出戏曲脸谱迷人的艺术魅力。在唱腔方面,针对同一剧目不但可以选择易于听懂的剧种来表现,也可只保留部分节奏明快的高潮段落。这样一来我们的戏曲动画就可以用足够多的幽默、时尚来吸引儿童们的眼球,更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起他们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关注,从而为培养戏曲一般观众群打下广泛的基础。

  当然,戏曲动画的创作不能只考虑给儿童看,在戏曲动画让孩子们对戏曲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应该选择一些剧情复杂、情感冲突强烈、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戏曲剧作,将其制作出风格成熟、内涵丰富、故事性更强的戏曲动画,以便在这些儿童成长为少年、青年后可以继续关注,从而使他们在长期持续接触戏曲动画的过程中,逐渐熟悉戏曲元素,感知戏曲之美,直至对真正的戏曲产生兴趣,这才真正达到了戏曲动画为戏曲培养新生代一般观众群的目的。

  其二,基于不同的传播平台进行定位。除了制作一般意义上的戏曲动画用于普通影视、数字电视和数字电影的播放以外,还应该大胆研发戏曲动画新的衍生形式,以便更高效、更合理地利用新媒体环境提供的多种传播平台。例如,可以将一些武打情节较多的剧目改编成游戏,将经典唱腔、乐曲制作成新颖的手机铃声,将适当的戏曲人物制作成滑稽幽默的QQ表情,将优美的戏剧场面或个性突出的的戏曲角色制作成动态的电脑桌面、手机壁纸、屏保动画、电子贺卡以及博客风格等等,使戏曲元素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出现在年轻人面前,直接参与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与之产生积极地互动。

  戏曲动画是应拯救戏曲艺术、树立本土动漫品牌的召唤而生的,在以往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因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而走了不少的弯路。当我们能够正视目前戏曲动画创作的局限性时,就可以果断地调整创作思路,确定以适合年青人欣赏习惯为创作方向,以为戏曲培养新生代一般观众群为长远目标,以树立中国本土动漫品牌为终极目的整体战略。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对戏曲解构式融入动画创作,对戏曲动画与新媒体结合的形式进行全新的探索,从而创做出好看又有意味的中国戏曲动画。

关键词 :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河北省文联      责任编辑 :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