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承德平泉市柳溪镇满族中心小学600余名学生在操场跳起了萨满腰铃舞,打起了霸王鞭,接受中国舞蹈家协会新农村少数民族舞蹈课堂成果验收领导小组的验收。
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斌,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柳斌,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解晓勇,河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张新茹,承德市文联党组书记王冰玉,平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忱等领导参加了活动。
此次“新农村少数民族舞蹈课堂”面向我省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河北省文联、河北省舞蹈家协会联合承办,历时一年。
河北省舞蹈家协会在详细了解我省少数民族的分布和基本概况下,与各地市舞协沟通并做了详细考察,最终确定对承德平泉市柳溪镇满族中心小学、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育才小学、石家庄市藁城区九门回族乡九门小学、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城关小学四个少数民族小学进行重点帮扶,实行课堂数学。
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兼秘书长、驻会副主席罗斌讲话
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解晓勇讲话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文艺志愿者于长海、于跃欢、孔颖、王伟哲就开展少数民族舞蹈课堂这一年来的教学感受进行了发言。他们说,许多孩子都是第一次接触舞蹈,上第一节课的时候,睁着迷茫的眼睛,不知道该干什么,这对他们触动特别大,几乎就是一个扫盲工程。
河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张新茹讲话
据张新茹介绍,自去年7月份接到此次“新农村少数民族舞蹈课堂”的任务后,河北省舞蹈家协会和省文联领导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做为今年的重点工作落实。他们采取自愿报名和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就近分配的原则,确定了几位有爱心、有责任感,专业性强,有志愿服务精神的舞蹈志愿者,定期派驻到四个教学点教授舞蹈课程,确保完成平均每周一次的授课。今年6月又对四个教学点进行了初步验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他们看到了志愿者的倾心奉献,看到了学校的重视和配合,看到了小朋友们的期待和成长,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和惊喜。“农民种地,我们‘种’文化、‘种’希望,当我们把艺术的种子播撒到农村,看到同一片蓝天下少数民族的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时,我们也是幸福的。”
解晓勇说,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程,利用孩子们喜欢的舞蹈艺术形式,强化民族文化教育,增强了文化自信;以专业的舞蹈艺术,进行教学,启迪基层孩子们的艺术理想,提升整个社会的美育教育程度;今天看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孩子幸福了,整个家庭也就幸福了,这也就间接地提升了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这项工程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践行,也是中国舞蹈家协会,对河北省文联、河北省舞蹈家协会工作的支持和信任,所以我们有责任把这项工程搞好,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艺术的洗礼,同时也希望各位艺术家们多到文化底蕴深厚的河北汲取营养,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罗斌认为,音乐舞蹈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做这样的一项工程,并不是为了教会几个孩子,创作几段舞蹈,进行几场演出,而是要把即将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舞蹈,传承研究,开发利用,甚至做成可以推广到教学应用中的舞蹈教材,成为经久不衰利国利民的一项文化工程。
河北省舞蹈家协会艺术采风团艺术家们一行还对董存瑞纪念馆,塞罕坝林场、牧场等革命文化圣地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地进行了参观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