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双推”工作 河北省文联艺术家推介栏目“紫藤树下”开播
2019-09-17 09:42:00 河北省文联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佳节当日,一个名为《紫藤树下》的艺术家访谈栏目悄然推出,却瞬间吸引了18000名观众观看。既宣传了楷模人物,又推介了艺术名家。
艺术家访谈现场
该栏目由河北省文联文艺宣传中心采用新媒体直播的方式进行,之所以取名“紫藤树下” ,是因为葳蕤紫藤,是河北文联小院的地标,它春华夏翠秋实,见证了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初心和担当,也陪伴了一代又一代文联人。
艺术家访谈现场
栏目首期嘉宾邀请了河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方竹学,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梆子剧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一级演员、二度梅获得者许荷英,全国人大代表、李保国爱人、河北农大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全国劳动模范、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他们围绕刚刚获得国家文华大奖的河北梆子《李保国》,分享了河北梆子艺术创作的精髓及“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精神,令观众感悟艺术魅力的同时,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涤。
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解晓勇观看了这次直播活动后,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是河北省文联宣传工作的一个创新,也是“双推”工作创新的一次成功尝试,既宣传了时代楷模,又推介了艺术名家。在新时代,省文联的各项工作都要有新作为!他还对参与创作的工作人员给予了鼓励和支持。
该期栏目与大公报《财经下午茶》联袂播出,影响范围也从内地迅速扩展到香港及海外同胞之间,他们对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表示赞叹。大公报副总编辑郑旭荣表示,这种视频直播的形式,让我们近距离地欣赏到河北优秀艺术家的精湛表演,真是过瘾!一些网友也开始缅怀李保国教授,纷纷互动留言“又到苹果飘香时,怀念李保国教授”“传承李保国精神,一直在路上”!
主持人:各位好!又到周五大公报《财经下午茶》时间,同时也是河北省文联艺术家推介栏目《紫藤树下》的开篇之作。今天的话题与河北梆子有关。河北梆子《李保国》是近期河北省获得荣誉最高的一部现代戏,目前正在全省巡回演出,受到广泛好评。为什么会如此反响强烈、备受关注呢?下面有请我们今天的第一位嘉宾,河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方竹学先生。
方竹学:今天是全球华人的中秋节,非常荣幸借用大公报《财经下午茶》这个新媒体平台,向各位朋友分享河北故事。
河北梆子《李保国》,荣获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文华大奖,这是个发生在河北的真实故事。
今天,我们把剧中演员、著名艺术家、二度梅获得者许荷英老师请到现场。剧中原型李保国爱人郭素萍教授、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也和大家一起过中秋,分享他们的故事。
主持人:下面有请我们今天的分享嘉宾,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梆子剧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一级演员、二度梅获得者许荷英女士。请许老师介绍一下河北梆子及河北梆子《李保国》的有关情况、她的获梅经历。
许荷英: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不仅擅长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具有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部分地区,成为中国北方影响较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河北梆子曾经创排过《子弟兵的母亲》《日头日头照着我》《杜十娘》《窦娥冤》《李慧娘》等名剧。
我第一次获得梅花奖,演的是《夜宿花亭》《翠屏山》《梦蝶劈棺》。下边,我就分别介绍一下三部戏的难度。
《夜宿花亭》,这个戏虽然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是非常的难,唱腔非常多,各种板式能够体现我们河北梆子的那种特色,委婉高亢。突出的是演员的唱功,里边又有大调,反板小反调、二六板等,唱功不扎实还真是担当不了这个角儿。
第二出戏是《翠屏山》,这出戏我跟二度梅获得者、艺术大师裴艳玲演出过10年。它跟《夜宿花亭》的表演风格又不一样,戏里头是有一大段京剧,很具挑战性,它属于京梆两下锅,表现的是刁钻蛮横、不讲理、又泼辣的人物,挑战也很大。
第三出戏是《梦蝶劈棺》,是新编历史剧,它的表演程式跟《夜宿花亭》又不一样,它体现一个演员的身段,水袖都是三米多长,是水袖功。这三个折子戏就是文武全。比如,在《翠屏山》戏上有一个僵尸表演,这个僵尸要从舞台上站着,平着躺下去。走抢背水秀,我练得都把锁子骨摔骨折了。
许荷英:二度梅我演出的是《日头日头照着我》河北梆子现代戏,饰演一个文化站长,她是包村干部,对人、对社会充满了激情,思考着怎么样带领大家致富,怎么样让村里头奔小康。这个戏难度是要求演员会多剧种,里头有京剧、评剧、大鼓书,要求哪种剧都要出彩。
获得二度梅之后,我就觉得自己在戏曲理论方面,还有文化方面的匮乏,感悟到演员只有演技是不行的,还得要有政治理论、业务理论的支撑,我就去中国戏剧学院读研究生去了。三年研究生毕业,我的艺术得到升华。后来,我们参加了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我获得了文化表演奖。
主持人:您最近又刚刚当选为我们省文联副主席,不知道对您有什么影响?
许荷英:你问到点子上了。我虽然获得了一度梅、二度梅、文华大奖等不少荣誉,但我内心里,始终觉得都没有这个文联副主席让我觉得肩上的担子重。所以我担任这个副主席以后,我觉得要把河北梆子戏剧传承做好,多带学生,多出精品、多为河北的文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主持人:许老师,历史人物或者是虚构的人物都比较好演,但演郭教授这个活生生的人,是不是挑战很大?
许荷英:这个挑战太大了。过去演的都是历史人物或者是虚构的人物,这次饰演的是生活在老师、学生身边的人,是生活在农民家里的人,是现实的典型人物、英雄人物,是家喻户晓的名人。在技术上和心理上都是一个挑战,演的不像,观众不接受,身边的人不接受。
迎接这个挑战。我就要真实再现教授和农民的生活,要符合戏曲规律,符合生活规律。
我演郭素萍老师这个教授,大家包括郭素萍老师都说我演得太好了,那么那么真实。
演她我就模仿她学习她:郭教授是怎么妇唱夫随的,她是怎么跟李保国教授配合的,既不舍自己的小家,又怎么样照顾我们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我就首先研究她的资料,无形当中故意接近她,研究她的形态举止。比如,几次跟郭老师看我的戏,当她每次上台去接见我们跟我握手的时候,我就要观察她怎么上来、怎么下去;当跟我们聊天说话的时候,还有电视台采访她的时候,我们开两会的时候,看她怎么说话,看她的一举一动。就是说跟郭素萍老师越接触得多,我可能这个人物刻画得就更越像,大家就会更认可我。
既要形象还要神像。我捕捉她对生活的那种热情,对人的那种朴实,对人的那种真诚。
咱们习总书记称赞李保国教授是时代的楷模,我觉得她确实是不愧为一个时代楷模背后的妻子。
许荷英:今天,郭素萍老师就坐在我的身边,不妨听听郭老师对这部戏的看法。
主持人:郭老师,许荷英老师饰演你,你觉得她演得怎么样?
郭素萍:河北梆子《李保国》是由梅花奖获得者邱瑞德主演李保国、由二度梅获得者许荷英饰演郭素萍,也就是我。我觉得许老师饰演的剧中郭素萍的形象,比我本人做得更好。与保国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我对他有爱,也有痛。许荷英老师的演出,她表演的全是对李保国的满满的爱,对李保国事业的挚爱和支持。虽然我全力支持李保国,但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感觉到生活上没有照顾好他,如果我把他照顾得更好,也许他就会活得时间更久一点、为更多的农民来服务。
主持人: 李保国教授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作为李保国的妻子,您觉得如果李教授在世,面对这么多荣誉他会怎么想?他有什么遗愿吗?
郭素萍:党和国家给了保国这么多、这么高的荣誉,如果他还活着,他不会接受的。如果说有什么遗愿,那就是让更多农民富起来,让更多的农村美起来,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教授。
独木不成林。保国和我都是河北农大的普通一员,是平凡的人,河北农大还有许多教授做得比李保国还多还好。这部戏,不仅是演李保国一个人,它是在演河北农大的团队精神,李保国只是这个团队的一个缩影。
虽然李保国走了,2016年就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团队,永远不会走;河北农大的精神不会走。河北农大的团队还在,李保国留下的20多人的科研团队还在,尤其学校党委校长特别重视,河北农大又成立了“李保国科技服务队”,这个服务队共有26支分队、122支小队,对接全省105个贫困村、88个帮扶项目,他的事业我们会继续下去,他的精神会继续传承发扬好。岗底村也成立了志愿服务队,杨双奎带领技术员义务为其他地方服务,这也是很了不起的。我们的团队越来越大,事业越来越好,让李保国放心。
成绩是大家的,借此机会,我向大家问好,感谢大家的支持。如果果农们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打电话,我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我的团队是强大的,尽量帮助大家解决困难的。
主持人:杨书记您好,《李保国》这部戏用的都是真名真姓真地方,多年来,您在岗底村担任党总支书记。曾经是河北省政协委员,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您说实话,咱们村的老百姓认为这部戏真实不真实?您与李保国怎么认识又是怎么成为好兄弟的?
杨双牛:河北梆子《李保国》只选择了李保国和郭素萍工作生活在岗底的部分片段,素材都来源于他们实际生活,语言来自老百姓的语言。剧组人员住到我们岗底村收集素材,贴近老百姓比较紧密。比方说,1998年,推广苹果套袋技术,老百姓不相信,说人还不穿衣服呢苹果套什么袋。李保国自掏腰包、自担风险,给岗底村送来了16万个苹果套袋,一连动员三遍,到后来只领走了8万个。在种植过程中,老百姓半信半疑,总是在询问情况。等到了苹果收获的季节,从苹果品质上看,套袋的苹果果形周正,色泽鲜艳,含糖高,口感好,收购价每斤3元左右,不套袋的只能卖到1元不到。经过测算,套袋与不套袋,一亩果园收入差3000多元。富岗苹果成了金苹果。这在剧中,都能真实展现,情节来源于实际,展示了落后农民追求看得见的利益的思想,又展示了李保国担当作为的奉献精神。
又比如,在4月15日左右,苹果在开花的时候遇到“倒春寒”,气温突然有20多度降到0度左右,并降下20毫米的雪,带来的是花落果稀,这是果树种植的大忌。按照李保国的办法,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运柴草、化雪、喷药,进行救治,结果取得了好的效果,当年的收益还好于往年。老师总共传授了30多项技术。老白姓都说这个剧真好,真实演出了一位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共产党员的楷模、太行山上的新愚公。35年的共同经历,我最有发言权。
我与李保国是在邢台特大洪水后抢险救灾中认识的。1996年,邢台的大洪水冲垮了我们岗底的道路和坡地,直接损失1000多万元。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了“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落款是李保国。他要我们三年修复水毁公路我们20多天就修好了。1996年的9月23日,他带领技术骨干,第一次来到了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看到我门的干劲,他就下定决心扎根岗底村,开始他的扶贫扶智事业。随后,郭素萍老师也来到岗底村,并将他们上高一的儿子东奇转到内丘县中学学习。我作为一个农民,原来觉得种苹果是个简单的事情,和李保国教授一接触,没想到这么复杂,从挖坑剪枝施肥,他给总结了果农通俗易懂的128道生产工序,15项农业成果。这也是全国唯一的富士苹果生产和质量标准,培养出了河北第一个水果的国家驰名商标,我们富岗苹果走上了北京奥运会的餐桌,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苹果。从此后,李保国成了我的好兄弟,他是一个好老师、好教授。
经过李保国的帮助,岗底村从人均不足80元达到了人均4.3万元,孩子们都能上幼儿园,还培养了91名职业农民。被人民日报评为苹果专家种苹果的第一村。
主持人:杨书记,人怕出名猪怕壮。《李保国》的演出让你们岗底村名气更大,现在岗底村和富岗公司有什么压力?
河北梆子《李保国》、电影《李保国》在全国的巡回演出,宣传报道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岗底村和富岗苹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我们感觉到压力更大。
我们一定传承好李保国的精神,把他的事业进行下去。现在,岗底村已经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红色教育基地;富岗苹果小镇是生态旅游示范村,富岗品牌更响亮了。每年春夏秋季来到富岗旅游观光的游客很多,尤其是到苹果的采摘季节,外国友人、京津、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的游人如织,都来富岗学习太行山精神、品尝富岗苹果、享受绿色生活。我们一定会开拓他的事业,把我们新农村发展的更好。
主持人:许老师,您也演过《子弟兵的母亲》,郭素萍和这个剧中人物戎冠秀都是现代人,你怎么把这两个人都演好演活的?
许荷英:刚才,我已经介绍了演郭素萍的情况。下面,我再介绍一下饰演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的情况。
戎冠秀是毛主席接见过的一位模范人物。她的亲儿子和救下来的兵儿子都在牺牲了。要表演她为了我们祖国儿子战场牺牲的悲痛,又要表现她为了革命而死,为了我们抗战而死,为了我们国家而死,为我们祖国的兴旺而死,为胜利而死,死得光荣的高尚情操。
舞台就是美学,作为演员,不管你哭成什么样,你悲痛成什么样,总是给人从声音上要有一种精美的处理,给人的感觉就是通过你这个艺术、这种造诣,把它这个悲哭控制得有声有色,绘声绘色。剧中人物从中年直到90岁的老年,要把这个人物演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演的让大家可信。
主持人:刚才,这几位剧中人都畅谈了自己所思所想。方主席,你有什感悟吗?
方竹学:河北艺术家用河北剧种演绎河北故事,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感染力。在河北、在内丘县岗底村,正上演了两场精彩的大戏:一场是舞台大戏《李保国》,像许荷英这样的艺术家是主角;一场是田间地头大戏,像郭素萍教授和杨双牛是主角。
通过今天下午的分享,希望各位朋友喜欢上河北梆子,也希望大家更多地了解河北乡村振兴的故事。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许老师和各位的精彩分享及耐心解答,也感谢下午茶朋友们的参与,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许荷英:谢谢大家!以后有机会再交流!祝大家节日快乐!
关键词 :艺术家|开播
稿源 : 河北省文联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