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声音教育需要全球视野、学科创建与专业拓展(姚国强)
2019-10-18 14:19:07     中国文艺网    【字体:

  近年来,我国的影视产业呈现出了“效益+口碑”双丰收的大好局面。不难发现,当下获得“效益+口碑”双优佳绩的影视艺术作品几乎都是由受过高等教育的各类艺术家所创作的;而我国各地出版机构出版的有关影视艺术学术理论的著作和论文的作者中,绝大部分也都是各高校中从事影视学科教育的专家和学者。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新时代的中国已形成了一个由“高等教育+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市场拓展”等诸多影视重点、热点和支点构建起来的“影视教育+影视艺术”创作循环圈。

  当下我国的高等院校作为影视声音学科的教育教学理论、艺术创作实践和专业技能拓展的基础研究平台和学术理论机构,已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影视界如果想进一步地提高影视艺术的创作水平,迈向世界影视艺术的创作巅峰,是离不开高等院校的大力支持的。所以,依托高等教育,构建中国影视声音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理论平台,既刻不容缓,又是必经之路。

   中国电影录音艺术专业和影视声音学科的发展沿革

  经过深度挖掘,笔者从北京电影学院移交给北京档案局的、自1950年至1988年成立以来被尘封已久的教育教学档案中,了解到伴随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电影录音艺术专业和影视声音学科的发展脉络。

  1951年,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艺术系演员班教学计划草案》中,第一次出现的“电影录音”课程是目前可考的影视声音学科史中最早出现“电影录音”字样的文字记录。1956年9月22日,新成立不久的北京电影学院向文化部呈报了《北京电影学院函报对电影学院设置专业的意见》,将设置电影录音等7个本科专业。1960年4月,在《北京电影学院1960年暑期招生的若干事项》的文件中,注明了学院设有录音等5个系,修业年限均为4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录音专业介绍》的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了“录音艺术”字样。

  1960年,在文化部编订的《(1960年暑期)艺术院校招生升学指导与考试大纲》中,将艺术专业分成电影类等五个大类。其中,电影类专业包括“电影录音”等9个本科艺术专业。同年6月9日,北京市电影事业管理局签发了《关于开办电影录音系和演员六年一贯制班的批复》文件,对北京电影学院拟设立的录音系的请求给予了批准。7月16日,文化部确认了北京电影工程学院的正式建立,并将北京电影学院新成立的录音系合并到了北京电影工程学院之中。不久后的10月27日,北京电影工程学院声明,经文化部党组决定,北京电影工程学院已与北京电影学院合并,在北京电影学院新建立电影工程系,下设电声等3个专业。录音系的称谓至此中断。

  1964年,在《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工程系招生专业介绍》中,介绍电影工程系下设有“电影录音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1973年9月,“文革”中的北京电影学院被迫改制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下属的电影学校,系中专学制,下设录音等4个系。至此,录音系又被重建。1977年,“文革”后,国务院批准恢复了原大学建制的北京电影学院。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录音”等5个系的本科专业招生工作。自此录音系开始以“电影录音”作为本科专业名称在全国进行了首届本科生的招生。1987年12月21日,教育部高教一司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与专业简介》。在艺术类的本科下设了“录音艺术”(专业编号:1249)等3个相关的本科专业。这是“录音艺术”作为一个专业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本科专业目录中。1988年,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开始招收全国首届电影学“电影声音艺术创作与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3年7月,国家教委颁布了重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艺术并入到文学门类中,成为了下属的一级学科。录音艺术专业代码随之由专业编号1249变更为050441。1997年4月,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的通知》。艺术类下设的“音乐音响导演专业”等4个专业被取消。而录音艺术专业则保留。专业代码由050441变更为050417。2009年,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率先在全国招收首届电影学“电影声音艺术研究方向”博士生。2011年3月8日,教育部经过慎重考虑,将艺术学脱离文学门类,升格为第十三个门类,下设5个一级学科。其中,录音艺术专业代码由050417变更为130308。2017年3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首次招收电影声音艺术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成为第一家招收电影声音艺术方向博士生的综合类高等院校。

  目前,我国有30多所高校开设了录音艺术专业。而且,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将录音艺术(尤其是影视录音)单独作为本科专业开设的国家。至此,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影视声音学科经历了学士、硕士到博士的非凡发展历程。

   全球视野下声音学科录音艺术专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值得思考

  影视声音学科下的“录音专业”究竟该如何命名始终莫衷一是。从1964年的“电影录音工程”到1987年的“录音艺术”专业,录音专业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正式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其后,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影视声音学科陆续设置了“音乐音响导演”“音乐工学”“演出音响设计”等不同但与声音相关的本科专业。最终由于各种原因均被归并到了“录音艺术专业”中。因此,录音艺术专业所涵盖的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当今数字时代对于影视、传媒和音乐创作的全部需求,是个值得商榷的专业命题。

  目前,一些业界的专家学者认为录音艺术的专业命名问题已经到了亟须进行论证的历史时期。而对于当下传媒产业中与声音相关的专业和学科命名上,大致出现了以下三种比较典型的学术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在“录音”的后面再加上“艺术”二字是对于本专业不够学术自信的一种表现。如同“摄影”专业没有加“艺术”两字,音乐和美术也没有强调其是“艺术”一样,社会各界都普遍认同了它们的艺术属性。因此,“录音”也可以和“摄影”一样,保持一致的命名风格,只用“录音”两字作为专业名称即可。

  一种观点认为,强调“艺术”无可厚非,但“录音”已经不能完整描述当代大传媒时代对于声音作为艺术的全面理解,故应该将“录音艺术”改为“声音艺术”或“声音艺术与技术”。这样,“媒体声音”“传媒声音”和“数字音乐录音”等均可包含在内。

  一种观点认为,“录音艺术”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在经过调研、考察和严格论证后,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提出的专业名称,并且在多年的教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专业体系。因此,这个专业名称应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延续下去。

  我们知道,专业名称的命名宗旨是在于能够准确地体现该专业的实质内容。目前来看,“声音艺术与技术”这个称谓从艺术和技术两个角度出发,涵盖了对声音的拾取、技术制作和处理以及艺术创作等不同层面的意义。因此,将“声音”作为一个学习和研究的目标和主体,具有更大的信息量。显然,它更适合作为录音艺术专业在未来发展时的学科专业名称。

  从影视声音学科录音专业的教学制度来看,目前我国借鉴了包括学分制在内的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制度,但在操作实践中却借鉴得不够完整。因为,对于当代学习录音专业的学生来说,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创意和想象力,才是成为行业中高水准人才的素质标准。我们认为,国外先进大学教育教学制度中的选修课制度,非常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学习能力。简单说,就是通过减少必修课在整个教学课程培养计划中的比例,加大选修课在整体课程中的比重,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同时按照学生所选课程的数量进行教学收费,甚至可以适当提高学习费用的额度,这样可从根本上扭转被动学习的模式,并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创作水平。

  对于开设影视声音学科录音相关专业方向来说,目前教育部规定,高等院校本科招生需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招生,但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不同的专业方向。根据这一指导精神,全国高校开办录音专业的同时也可设置多个专业方向。从国内院校开办的专业方向的情况可以看出,“影视录音”“音乐录音”“电子音乐制作”是开设高校中最多、分布最广泛的3个声音专业方向。而“音响工程”等音频技术方向目前只在中国传媒大学等少数综合性院校中开办;“数字媒体与游戏声音”方向是近几年兴起的、与声音有重要关联的媒体技术类专业方向,有着较大的交叉性与融合性。

   当前哪些影视声音学科的专业方向急需开设?

  在笔者看来,当下最热门的影视声音学科的专业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类。首先是“声音设计”专业方向。“声音设计”是一个近期在业界与学界得到较大认同的概念。它的出现对于影视声音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电影的创作维度上看,声音设计具有双重的含义:一是对电影的声音风格进行把握,与声音指导或声音监督有一定意义上的重合;二是对电影的声音细节进行设计,涉及到声音编辑、制作与合成等细节问题。我国目前的电影行业对“声音设计”这一概念的理解更多地倾向于前一种定义。此外,基于声音设计,又催生出诸如“音乐设计”“音响设计”“游戏声音设计”“声音特效设计”等相关专业方向与就业岗位。

  其次是“音频软件技术开发”专业方向。录音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应用性与实践性。而之所以录音在全国众多的学科专业中尚属一个比较薄弱的专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科跨度太大,缺少基于成熟学科群的基础研究能力与成果。而音频技术与设备是录音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但是,目前我国在音频行业还缺乏基本的技术生产力,而高等教育中也缺乏相关的专业方向设置。因此,这应该是以后重点发展的声音学科相关专业。

  再次是“影视声音修复”专业方向。影视艺术作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记录、再现以及表现等手段,表现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随着时间的变迁而产生的文化与社会的更替。因此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者。虽然中国电影资料馆自2005年以来启动了“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工程”。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电影的修复工作绝大多数是体现在对画面内容的技术修复上,而对电影声音的技术修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实,就如同画面修复一样,电影声音的修复工作同样需要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结合,而同时具备这两方面能力的优秀人才,至少在国内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中还不曾被专门培养过。因此,这些就成为了电影修复行业快速发展的技术障碍。

  总之,自北京电影学院1958年开办了第一个录音短训班以来,录音专业在中国已经走过了60余年的发展历程。将录音专业单独设立为一个本科专业,不仅是我国在探索本土高等艺术教育过程中的一项创举,更是对世界影视文化和艺术教育事业的一份特殊贡献。

  事实证明,录音专业的开办在国际上几乎没有先例可循。因此,影视声音学科下属的录音专业从一个本科专业建设成为一个系统化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成熟学科体系,是每一个投身于影视声音学科高等艺术教育事业的教育者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因此,我们影视声音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在聚焦新时代的中国影视声音学科教育发展时,除了需要具备宽阔的全球视野外,关于影视声音学科的创建与录音专业的拓展,一定要扎扎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向世界艺术教育的高水平迈进。相信这个愿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真正实现。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姚国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导、国家一级录音师)

关键词 :全球|学科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中国文艺网      责任编辑 :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