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电影局局长史建伟
今天是小雪节气,窗外寒气逼人,室内暖意融融,非常恰当地体现了我们此刻激动热烈的心情。飞雪如花落,岁岁又年年。一本杂志,迎着新中国成立的曙光,见证着新中国的成长历程,推出了一篇篇历久弥新的名篇佳作,培育了一个个声名显赫的文艺名家,非常不简单。今天,在这个会议室内,新老朋友毕至,名家新秀云集,共同庆贺《当代人》的70华诞,共同探讨文艺期刊的创新发展道路,不忘初心再出发,非常有意义。在此,我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焦彦龙同志委托,代表省委宣传部,向《当代人》杂志社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杂志社的新老编辑、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来自国内省内、长期关注《当代人》的广大作家、艺术家、读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70年来,《当代人》始终与新中国一路同行,与人民同命运,与时代同步伐,秉承办刊初心,聚焦主责主业,担当使命,开拓奋进,为推动河北文艺繁荣兴盛作出了积极贡献。70年来,《当代人》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严把导向关、内容关,引导广大作家艺术家树立正确创作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70年来,《当代人》牢牢把握质量生命线,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坚持作品立刊,推出了大量经典佳作。大家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小兵张嘎》《红旗谱》《敌后武工队》《烈火金钢》《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以及改革开放后贾大山的《取经》、铁凝的《晚钟》、尧山壁的《理想,绝不待业》、关仁山《山坳里的月亮》等,都是通过《当代人》与读者见面的。特别是1998年,《当代人》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撰写的《忆大山》,让一段人民领袖与文艺工作者真诚交往的历史佳话广为流传,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70年来,《当代人》坚持出精品出人才并举,培养造就了几代文艺名家,老艺术家徐光耀、梅洁、浪波、尧山壁,现任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习近平总书记的朋友贾大山,河北“三驾马车”、后起之秀“河北四侠”等等。很多名家和新锐都是由《当代人》起步、成长,在文艺创作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辉煌的。70年来,《当代人》发扬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作风,从当初的编辑部3个人用90天时间创刊,到改革开放后,不断改革创新、做强品牌,勇攀新高峰、奋进新征程。《当代人》推出了一篇篇精品佳作,取得一个个重要荣誉。今年8月,《当代人》被中国期刊协会授予“致敬创刊七十年”荣誉称号。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当前,河北正处在千载难逢的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全省上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力做好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2022冬奥会筹备三件大事,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新局面。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河北改革建设的重大进展,燕赵儿女奋斗追梦的生动实践,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提供了丰厚的题材素材。特别是省委高度重视文艺工作,高度关注文艺期刊建设。省委书记王东峰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多次给予表扬。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焦彦龙同志几次调研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要求省委宣传部每年列支专项资金支持省直重点文艺期刊建设。这些都为《当代人》等省内文艺期刊更好地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希望《当代人》等省内文艺期刊要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担当培根铸魂的新使命,落实守正创新的新要求,进一步在出精品、出人才上下功夫,在夯实阵地、创新发展上求突破,努力提高刊物的传播力、影响力,建设全国一流文艺期刊。

会议现场
第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进一步在把导向、强引领上下功夫。文艺期刊作为文艺战线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承载着传播创作价值理念、引领创作潮流的重要使命,把握正确的方向导向是首要的政治责任。焦部长反复强调,讲政治的基础是学习。我们要把学习放在首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中央和省委精神转化为正确的办刊理念、具体的思路措施。要把准方向、把好关口,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工作导向、价值取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出更多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精品力作。要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观点、错误思潮,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进一步在文艺界树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风向标”。
第二,要奋力担当以精品奉献人民的时代使命,进一步在出精品、攀高峰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创作推出精品力作,最重要的是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反映人民心声。要紧跟时代推精品。立足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生动实践,紧紧围绕省委“三六八九”工作思路,推出一批展现河北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筹办2022年冬奥会、“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成效,聚焦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节点的优秀作品,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文化力量。要扎根人民推精品。文学艺术创造的根本问题是要搞清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人民情感共鸣,推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要对标先进推精品。坚持内容为王,全面对标国内一流文艺期刊,立足实际、取长补短,发挥自身优势,做强质量品牌,推出精品新作,切实把精品意识落实到办刊的每一个环节。
第三,要着眼河北文艺繁荣发展大局,进一步在育新人、推名家上下功夫。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如何为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冀军是摆在每一个刊物面前的重要课题。文学名家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号召力,我们既要与70年来推出的名家大家保持密切联系、不中断,也要居高望远、广揽博用,进一步联系名家、服务名家,刊发名家精品,为新时代文学树立新的标杆和风向。同时也要努力搭建平台,通过增设专门品牌栏目,搭建与省内外刊物交流互换机制,召开调研、改稿会等多种形式,为河北青年作家艺术家提供创作展示的机会,为培育河北文艺新人作出应有贡献。《当代人》的每一位编辑要自觉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锻炼在生活中、工作中发掘典型、提炼主题、发现人才的能力,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坚持“不薄名家爱新人”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做编辑,是需要过硬的功底和一双慧眼的,也是需要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和板凳能坐十年冷的定力的。
第四,要主动适应全媒体发展形势,进一步在求创新、提品质上下功夫。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纵观《当代人》70年的发展历程,之所以能够一直在全国业内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和良好的声誉,很重要的是其自身始终保持着改革创新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时代、媒体传播呈现新格局、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面临新期待的形势下,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推动文艺期刊加快转型升级。要清晰刊物定位。把握分析研判新形势下的受众需求和文艺期刊的传播规律,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守有为,进一步明确刊物基本定位和栏目设置,办出特色品味,坚持稳中求进,努力在巩固中拓展,在守正中创新。要注重内容创新。聚焦重大典型、重大事件节点加强选题组稿,要注重版面重组,打造更具创意的空间,使得刊物的外在表现力和内在形态达到完美统一。要注重机制建设。要进一步探索拓宽融媒体发展路径,创新方式,完善运行模式,进一步打通文联系统内部自有媒体的共享通道,进一步拓展数字阅读渠道,与“学习强国”平台、“人民号”“百家号”对接,努力推动优秀文学作品的立体化展现、全媒体传播,努力办成可读、可听、有声、有图、真正受人民喜爱的品质刊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希望《当代人》以创刊70周年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人民立传,为时代放歌,努力为河北文艺繁荣兴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祝《当代人》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2019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