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请来名家授课
2019-12-18 10:26:21     河北省文联    【字体:

王一川:通向中国艺术心灵传统

  12月14日,第五届河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在河北大学正式开班。中国文联十届主席团委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为学员作首场讲座。王一川以“通向中国艺术心灵传统”为题,从“热门话题的背后:中国文化传统”“到中国艺术心灵传统”“探索中国艺术心灵的特征”三个方面着手,援引宗白华、方东美、唐君毅、徐复观、李泽厚五位现代美学家的相关论述,探讨并阐述了中国艺术心灵的“感物类兴”“我他涵濡”“观有品无”“三才分合”“兴味蕴藉”五个显著特征。

  王一川在讲座中指出,当前探讨中国文化传统及其相关问题,需要回溯现代中国美学家对“中国艺术心灵”的思考。置身于全民族抗战的特殊时刻,美学家宗白华、方东美、唐君毅等曾先后对此做过深入研究,此后,徐复观和李泽厚也分别从各自角度做过继续探索,这些探索可视为现代中华民族危机时刻的文化复兴构想在审美与艺术领域的投影。今天,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同质化焦虑、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竞争,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社群间和个人间裂痕日渐加深的时代背景下,涵养中国艺术心灵传统是走向未来的中国高素质文化公民的必备素养之一,应成为当前艺术界乃至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

  王一川的讲座在学员中引起广泛讨论和热烈反响,学员们一致认为,对中国艺术心灵传统的探讨不仅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对于中国艺术心灵传统如何与当代文学艺术研究理论方法和批评实践相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和开拓意义。

  王一川简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文艺理论委员会主任,入选教育部200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近年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理论、艺术美学、影视评论等。著有《艺术公赏力》《远近幽深》《中国现代学引论》《第二重文本》《跨文化艺术美学》《中国艺术心灵》等。

周大明:文化生态与文艺评论

  12月14日下午,河北省艺术研究所原所长、省评协副主席周大明为广大学员做了《文化生态和文艺评论》的专题讲座。

  周大明从当今文化生态现状展开分析,指出一段时期以来文艺理论评论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如2015年以来全国性文艺类评奖奖项大幅度削减,奖励和促进机制的收紧等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艺评论的创作积极性。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随着党和国家对文艺事业的重视,文艺评论工作的有利因素也在不断增多。2014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相继成立,标志着我国和我省的文艺评论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年,我省三位青年评论家在中国文联“啄木鸟杯”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中荣获佳绩,充分展示了河北评论的实力。

  随后,周大明就文艺理论评论的构成情况、总体要求和现状进行阐述,并就通过多年的国家社科基金的评审经验,为大家讲解了项目申报和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技术性问题。讲座在广大学员中引起广泛讨论和热烈反响。学员们表示,周大明的讲座既有深刻的理论指导,又有实用的技术指南,为广大学员在文艺理论评论创作中指明了方向。

  周大明简介:河北省艺术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舞蹈、戏剧、杂技评论家。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化部优秀专家,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委;文华大奖评委;中国评剧艺术节评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评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出版专著《河北舞蹈史》《杂技概论》《河北戏剧》《艺术审美经验》《河北杂技》《河北省南部解放区文学概观》《河北文学史》《燕赵文艺史话·音舞曲杂卷》《中国节日志·春节》等11部。研究论文四十余篇在核心期刊发表,多次入选国际国内高规格学术会议,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荣获国家级奖项7项,省部级奖项11项。

刘宗超:艺术评论的价值取向

  12月14日下午,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项目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刘宗超为学员们做精彩讲座。刘宗超以“艺术评论的价值取向”为题,从关于工作重要性的论述、当前制约文艺评论的问题、评论家的做法与出路、评论家的素养等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当下艺术评论的价值取向和评论家的素养养成问题。刘宗超在讲座中指出,艺术应该是人类真感情的展现。面对新时代文艺创作中存在的有“高原”缺“高峰”,创作浮躁、价值观缺失和学术浮夸等现象,批评家更应该介入艺术实践。他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艺术创作和评论应该在思想上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的原则、坚持明德引领,在创作中坚持作品本位,坚持勇于创新创造,坚守艺术理想,坚持中国特色。在艺术家的价值取向和素养养成问题上,刘宗超通过当代艺术家和评论家应该扮演怎样的社会责任、当代艺术家和评论家是否应该学者化、当代艺术发展有哪些问题情境、艺术家和评论家的学术良知与学术规范等多个问题的提出和回答,并通过对启功等艺术大家的学术道德和生平实例的讲述,指出当下的艺术家和批评家的学术素养应该是:德识才学兼备。

  刘宗超的讲座娓娓道来、思路清晰,学员们认为,讲座切中了当下艺术评论的要害,是值得当下艺术评论界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启迪和引导着学员们思考自己在接下来的艺术评论中如何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界定自身的角色,端正自身心态,为进一步做好艺术批评,做出自己应有的学术储备和思想提升。

  刘宗超简介:艺术学博士,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书法教育分会副会长,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北省高校艺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第五届、第八届、第九届刻字艺术展评委,全国第九届、第十届书学讨论会评委,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监委,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展览监委会副主任。出版专著《中国书法现代史》《中国书法现代创变理路之反思》《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等。作品入选第12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第11届、12届中国艺术节书法展,第28届、30届中日自咏诗书法交流展等。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艺术写意体系研究”等。

关键词 :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河北省文联      责任编辑 :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