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淡如菊 执着坚守 ——访省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杨荣国
2020-12-09 08:20:51     河北省文联    【字体:

  杨荣国

  民间艺术根在乡野,杨荣国本就从乡野中走来,那一方土地是她的根脉,是她的精神栖息地,她与它们,息息相关,血脉相连。

  杨荣国热爱民间艺术,也敬重那些在古老与现代中培植着民间艺术之花的民间艺人。她在为民间文艺这项事业尽着全部的努力,默默耕耘,低调谦逊,淡然而执着……

  民间沃土的助梦起飞

  杨荣国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行唐县一个名为颖南村的小山村,父母生了5个孩子,她排行老大。颖南村盛产民间故事,传说唐尧访贤、许由洗耳就在此地。母亲做过村民办教师,很会讲故事,杨荣国听着民间故事长大,民间文艺的种子早早就播种在她的心中。

  在镇上工作的父亲,上大学时学的无线电专业,三里五乡哪家的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坏了,都找他。杨荣国清楚地记着,家里的土炕上总是摆了一炕各式各样等待修理的收音机,而父亲每次回家,都要通宵达旦地修理好,再热忱地送还给乡亲们。他做这一切都是义务的,有时还要自己搭上更换零件的钱。

  从父母身上,杨荣国学到了做人的优良品格。

  父亲还爱读书,家里藏着《红楼梦》《水浒传》《青春之歌》等书,杨荣国打小就喜欢阅读这些藏书。虽然书中的意思她并未全部理解,但文学带给她的影响让她受益至深。杨荣国上小学时,作文总是被语文老师当成范文在课上读。有一次老师还把她的一篇作文抄写在黑板上,同学们读后都叹服不已,这下杨荣国在全校都出了名,大家都称她“才女”。

  杨荣国

  1984年,行唐县人民政府招聘乡干部,杨荣国通过层层严格考试应聘到乡政府担任妇联主任。那时的她忙忙碌碌,每天骑着自行车下乡,日子如流水般淙淙而过,那个写作的梦,如果再没有机会去碰触,连她自己也差点要忘记了。

  然而命运总不会亏待每一份挚爱,杨荣国的机会来了。1986年,全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普查活动大规模开展。全省各县也都开展搜集整理本县的民间文学作品。杨荣国得知这个消息,激动不已。

  从此她有了新的目标——搜集整理当地的民间文学作品。乡妇联主任这个职位,让她与当地老百姓密切联系,也为她开展搜集整理工作提供了机会。休息日或工作间隙,她就深入到各个村庄去听人讲故事。遇到不愿意讲的,她就一次次登门,点烟递水送点心,直到对方肯讲为止。

  回到住处,杨荣国要连夜把听到的故事写下来。那时没有电脑,全靠手写。很多次,她都熬到曙光初露。

  那时,行唐县文化馆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名叫田青法,他几乎每天收到署名为“杨荣国”的来稿。他与杨荣国素不相识,但对她充满浓郁乡风民情的稿件赞赏有加,看名字还以为她是个男的。在一次会上他说:“杨荣国这小子真能干,数他搜集的故事多,数他整理的稿子好!”

  1987年9月,杨荣国被调入行唐县文化馆专门从事民间文学的普查和编辑工作。当田青法见到杨荣国时,大吃一惊,原来她是个二十来岁的大姑娘呢!

  在行唐县文化馆,开启了杨荣国挚爱的民间文化之旅,只是她没有想到,等待她的还有更加广阔的民间艺术天地。

  天道酬勤的艺术花开

  命运再一次眷顾了杨荣国。

  1987年,在全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大普查工作推进过程中,石家庄市文联从各县文化馆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普查组。杨荣国有幸成为普查组成员。

  此时石家庄市民协发现了藁城县有一个叫耿村的地方,是一个民间故事村,全村每个人肚子里都装着民间故事,有的人甚至能讲出几百个。普查组决定进驻耿村,深度挖掘、研究耿村文化。

  进驻耿村后,普查组居住在老乡们闲置的空屋里。杨荣国住的房子门缝儿有半尺宽,夏天屋内蚊蝇乱飞,冬天冷风刺骨,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里,她不停地采访,不停地写作。她在这里挖掘到了宝贵的“矿产”, 1989年6月,由她整理的著名故事家靳景祥故事专集《花灯疑案》一书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自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第一本民间故事家专集,当年即荣获第三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杨荣国也荣立三等功。

  杨荣国以突出的成绩,再次改变了自己的命运。1990年,她被破格录用为国家专业技术干部。杨荣国感恩组织,感恩命运,她唯有更加倾情于民间文艺这项伟大的事业。但她明白,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于是她毅然报考了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师从乌丙安教授。乌丙安是著名民俗专家,在当代民俗学史册上,被誉为“我国第二代最富有声望的民俗学家”。杨荣国说,乌丙安教授对她的影响很大,不仅传授给她民俗学术理论,更让她懂得,人要永远有忧国忧民的意识,永远保持乐观、坦然的人生态度。

  1993年9月,杨荣国正式调入河北省文联工作,专职从事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国家卷中河北卷的整理、研究和编纂、出版工作。在省文联,很多人都是艺术大家和名家。杨荣国唯有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只要听说哪里有专业讲座,她就不辞辛苦地去听课;只要能买到的专业书籍,她就要去买回,几十元的工资有时全成购书费。业余时间她还要坐进课堂学习或到图书馆读书,在卷帙浩繁的知识海洋里,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她还虚心地向民间文艺前辈宋孟寅、肖杰、郑一民等老师求教。

  苦心人天不负,由杨荣国担任编委和责编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北卷》送到中国民协后,全国著名民间文艺家、《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主编钟敬文先生审阅后评价:“这部书是个典范,令人高山仰止!”这是多么高的肯定与评价啊,那一刻,杨荣国热泪盈眶。

  为了表彰杨荣国做出的贡献,文化部和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等单位授予她编纂国家重点社科研究项目编纂成果二等奖。

  之后,杨荣国更是笔耕不辍,先后编著出版了《居落文化的明珠——中国耿村故事》《民间故事家——靳景祥》《中国涉县女娲祭祀文化》,参与编纂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北卷》《河北省传统村落图典》《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北•县卷本》等多部精品力作,其中《花灯疑案》《居落文化的明珠——中国耿村故事》《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北卷》荣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

  不求回报  添火加柴

  1997年5月,在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杨荣国当选为秘书长,主持省民协的日常工作。2002年,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她又以高票当选省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2014年2月,河北省民协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杨荣国再次当选省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杨荣国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她牺牲了自己的创作时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全省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上。杨荣国深深知道,民间文艺要传承与发展,发现和培养人才尤为重要。为了发现和培养人才,杨荣国不遗余力。

  出生于1928年的靳景祥,是杨荣国在藁城耿村重点发掘的故事家。为了更好地宣传、推介他,杨荣国主动承担了《民间故事家——靳景祥》一书的撰稿任务。她白天要忙于工作事务,只有在晚上才能潜心创作。每天通宵达旦的写作,她的颈椎、腰椎病都犯了,痛苦难忍,但她咬牙坚持着,在两个多月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书稿。在杨荣国的推荐和努力下,靳景祥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被中国民协列入“中国民间文化百名杰出传承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靳景祥的老伴儿每次见到杨荣国,都拉着她的手不肯松开,称她是自己的“亲闺女”。

  邢台市的谢丙月爱好新故事写作,但生活困顿。杨荣国得知情况后,专程登门拜访,帮助谢丙月向相关杂志推荐稿件,后又组织专家学者为他召开作品研讨会。谢丙月很快名声大振,写新故事挣的稿费竟能够养家糊口了。

  邢台市任县的宋君芳是一名面塑手艺人,生活虽艰难,但身残志坚。为了帮助他,杨荣国推荐他成为省民协会员,后又帮他申报获得“民间工艺美术家”的荣誉称号。为了提高宋君芳的技艺,杨荣国联系了石家庄市深泽县以捏面塑蝈蝈而闻名的民间工艺大师王亮,恳请王亮收宋君芳为徒。然而,在手工艺行业,师傅从不轻易收徒。但王亮被杨荣国的真诚和善举感动,欣然破例收宋君芳为徒。经过学习,宋君芳的技艺有了质的提升,在参加一次展销活动后就收入1万多元。当他高兴地把这一喜讯告诉杨荣国时,她欣慰地笑了。

  2018年,省文化厅组织了一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征文活动,邀请杨荣国当评委。在众多来稿中,有篇稿件让她眼前一亮。她默默记下电话,回头就联系了作者。作者杨瑜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的教师,在电话里,杨荣国鼓励她继续创作。之后,省民协在邯郸涉县举办“2018我们的节日”活动时,杨荣国特邀杨瑜参加并请她在会上发言。杨荣国的一次用心,让她发现了一名民间文艺人才。

  张家口有位叫史万杰的作者,写了一本名为《张家口老游戏》的书,托人找到杨荣国,想请她为书作序。杨荣国跟史万杰素不相识,按常理她本可以拒绝,但她认为一个基层作者出书不易,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在书正式出版后,她更没求过任何回报。

  像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为了让民间文艺之火燃得更旺,杨荣国甘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她不止一次说过,民间文艺改变了她的命运,她想用民间文艺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人淡如菊  执着坚守

  在杨荣国的日历里,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她的所有时间,都被民间文艺事业填满了。

  她参与策划创办了涉县“中国女娲文化节”、蔚县“中国剪纸艺术节”、滦县“中国滦河文化节”、柏乡“中国汉牡丹文化节”等,并主持召开学术研讨会,使其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

  杨荣国

  她承担了国家级文化项目 “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我们的节日—2018中国井陉春节民俗展演暨传统村落与庙会文化当代价值研讨会”“我们的节日—2018中国内丘七夕民俗展演暨七夕文化论坛”“我们的节日—2019中国涉县春节民俗展演暨女娲文化研讨会”……每一项活动都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赢得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与称赞。

  然而有谁知道,每组织这样一次活动,她要怎样的辛劳付出!从接任务到策划,到与地方的对接,从稿子的审阅,到与会人员的发言,从领导的讲话稿,到会议的主持词,再到专家学者的接站、送站。事无巨细,她都要亲力亲为,一人掰成多人用,工作到深夜两三点是常有的事。面对高强度的工作,累病的杨荣国,脸上依然有着灿烂而坚定的笑容。

  杨荣国以这样的热忱和情怀主持协会工作,河北民间文艺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推出了刘立忠、张增楼等九位“国际民间工艺大师”。在国家级大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申报工作中,成绩尤为突出,已有57人(项)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奖项目及人数在全国名列前茅,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授予河北省民协“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民协“河北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作品照片

  杨荣国也先后荣获国家、省有关部门颁发的荣誉奖、成果奖28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她“发掘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突出贡献奖”,中国民协授予她“全国德艺双馨工作者”称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对她进行表彰,授予她“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成就突出奖,河北省委组织部、河北省妇联等单位联合授予她“燕赵百名优秀女性”称号……

  面对荣誉,杨荣国说,成绩只属于过去,为了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她愿意坚定执着地走下去,用她的手与心,让民间文艺焕发出新的光彩!

关键词 :执着|坚守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河北省文联      责任编辑 :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