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以“传承晋察冀革命精神,弘扬晋察冀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晋察冀日报》创刊85周年暨邓拓诞辰110周年纪念展开幕仪式在保定市新莲池书院举行。与会人员共同回顾晋察冀日报的光辉历史,感受邓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情怀,以此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弘扬晋察冀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奋力抒写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史诗。原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之女、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邓小岚,《晋察冀日报》记者、编辑陈春森之女陈华,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海英,中书协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月卯,保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海波,保定市竞秀区区委书记贾瑞生,保定市文联党组书记雷彦民参加开幕式。

邓小岚女士
保定市阜平县马兰村是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社旧址所在地。1937年,邓拓赴晋察冀边区任《抗敌报》社长兼主编。1940年11月,《抗敌报》改名《晋察冀日报》,邓拓任总编辑、社长。在马兰村,邓拓及报社工作人员在日军扫荡中边游击边办报达10年之久,创造了用“八匹骡子办报”的奇迹。邓小岚女士退休后,回到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土地,18年来深深扎根马兰村,用音乐启迪孩子们的心灵,照亮孩子们前行的方向。在刚刚结束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上,充满自信、自强的44个天籁之音的“马兰合唱团”精彩绽放,用希腊语为全球献唱《奥林匹克颂》,展现了新时代燕赵少年的风采,成为河北文艺界的骄傲。

张海英致辞
张海英说,阜平这片孕育革命的英雄土地,演绎过“人口不足九万,养育了九万人民子弟兵;两万人参军参战,五千人光荣牺牲”的慷慨悲壮的抗战传奇。《晋察冀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创刊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边区党报之一,对取得抗战胜利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宣传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弘扬晋察冀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

参观晋察冀史料文献和邓拓书法作品展
纪念展现场,新莲池书院阆苑舫展出了邓拓、舒同、陈春森书法作品30余幅,珍贵的《晋察冀日报》原版报纸合订本以及1944年5月晋察冀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等。

马兰小乐队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79岁老人邓小岚指挥阜平县马兰小乐队的9名小队员,深情演唱1943年首发在晋察冀日报上的红色革命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现场人员肃然起立,自觉加入合唱队伍,共同歌唱我们的党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晋察冀日报》原版报纸合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