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唯一一次穿过的旗袍”“这把枪跟着我走过许多国家,从不轻易换”“这是我和玖哥哥(梅葆玖)到印度演出时拍摄的”——3月25日,中国剧协顾问、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上,边看着展览,边如数家珍地讲述着。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宣布展览开幕并讲话。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参观了展览。

铁凝宣布展览开幕并讲话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铁凝与裴艳玲、史建伟、张海英、贾吉庆、周宇合影
本次展览以“崇德尚艺 潜心耕耘”为主题,共展出裴艳玲、王晓棠、罗扬等三位知名老艺术家353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画面、 172件代表性实物以及4部专题宣传片,着力展现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品德,崇德尚艺、潜心耕耘的艺术追求,不忘初心、服务人民的创作实践,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铁凝说,长期以来,裴艳玲、王晓棠、罗扬三位老艺术家坚持与党同心同德、与时代同向同行,满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和对艺术的赤诚之心,在各自的艺术道路上,朝乾夕惕,精益求精,分别在戏剧、电影、曲艺等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
铁凝指出,裴艳玲、王晓棠、罗扬三位老师精彩的艺术人生,深刻回答了“做什么样的文艺工作者,怎样做文艺工作者”的根本问题,生动彰显了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和使命。他们的理想追求、艺术成就和高尚情操,值得广大文艺工作者敬仰、弘扬和学习。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文艺的天地无限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舞台无比开阔。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初心使命,站稳人民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弘扬行风艺德,不断从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和人生中汲取营养和经验,自觉立己铸己,矢志创造创新,把艺术追求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努力以优秀文艺精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新时代,以优异的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参观展览

参观展览

参观展览

参观展览
出身于我省沧州市肃宁县的裴艳玲,是三届中国文联副主席,对文联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她出身梨园世家,五岁登台,九岁挑梁,一生投身于戏剧创作,戏路宽广,文武兼备,唱、念、做、打俱佳,京、昆、梆皆精,曾以《林冲夜奔》《南北和》《钟馗》《武松》等戏两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在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年过花甲的她凭借在《响九霄》中的精彩演出,荣获“梅花大奖”,被中国文联评选为“跨世纪之星”。她视戏如命,戏比天大,就如在戏中唱到的那样:“戏是我的梦,戏是我的魂,戏是我的命,戏是我的根,梦里魂牵都是戏,我是一个戏中人。”王晓棠成功塑造了《英雄虎胆》中的阿兰,《海鹰》里的玉芬,《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的金环、银环等深入人心的银幕形象,主持创作、摄制了《大转折》《大进军》《较量》等一大批极具影响力的鸿篇巨制。罗扬长期从事曲艺领导和管理工作,推动创立“中国曲艺节”“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等重大活动品牌,主持编纂的《中国曲艺志》已成为当前曲艺界研究人员最多、学术成果最为集中、学术影响最广的曲艺志书,在中国曲艺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此次展览既是向老艺术家的致敬,也是激励和动员青年文艺工作者传承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裴艳玲接受中国艺术报采访
“今天回到我的‘娘家’中国文联,讲述我的一番经历,我的感受是受宠若惊,心里‘打咕咚’。我跟着爸爸妈妈为了生活,学了这门艺术,说不上伟大和了不起,自己也没这样想过。虽然我身子不好了,但我可以教学生,今后我更要多做一些事情,回报大家”。今年75岁的裴艳玲动情地说。当天,许多艺术家向她祝贺,有的还长时间地热情拥抱。趁人不注意时,她抹了抹眼角。裴艳玲在当天接受了众多媒体的采访,从艺术人生经历、艺术形象的塑造、艺术门类的选择等多方面,阐释了自己坚守一生的艺术观和人生观。

铁凝、史建伟与裴艳玲交谈
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史建伟应邀参加了开幕式。他说,这样的活动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也深受教育和鼓舞。这次活动后,我们将通过在河北举办裴艳玲老师的艺术成就展、拍摄纪录片、举行座谈会等形式,在向老艺术家致敬的同时,启迪和引领青年文艺工作者朝着正确的方向,与时代同频共振,为时代倾情躬耕,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据他介绍,河北省文联今后将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核心任务,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按照在全国文联各文艺家协会中有位置,在全国各艺术奖项活动评选中有名次,在担当中央和省委重点创作任务中有作为的“三有标志”目标,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才,形成“老中青梯次衔接、省内外交相辉映”的文艺人才新格局。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才,形成“老中青梯次衔接、省内外交相辉映”的文艺人才新格局。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永军、董耀鹏、俞峰、诸迪,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雁彬、张宏,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挂职)黄豆豆,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中国曲协名誉主席刘兰芳、中国曲协主席姜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刘绍勇、总装备部文艺创作室原主任王宸,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联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等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河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海英,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剧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贾吉庆,河北省文联组联部主任常黎青等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中国剧协青年演员代表邵天帅、中国影协青年演员代表杜江、中国曲协青年演员代表杨菲为三位老艺术家献花。

为三位老艺术家献花
本次展览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剧协、中国影协、中国曲协、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文联机关服务中心承办,展览将持续至4月15日。

合影
裴艳玲的艺术人生:


1952年,裴艳玲5岁主演《徐策跑城》

1959年11月23日,裴艳玲拜师

1960年,裴艳玲等在福建前线慰问演出纪念

1961年,裴艳玲在《闹天宫》中饰演孙悟空

1983年,裴艳玲在《哪吒》中饰演哪吒

1985年10月,曹禺(中)与裴艳玲(右)

1985年10月,裴艳玲在《钟馗》中饰演钟馗

1985年,裴艳玲在《南北和》中饰演杨八郎

1988年,裴艳玲在《宝莲灯》中饰演沉香

1988年12月,裴艳玲在《陆文龙》中饰演陆文龙

1989年10月,裴艳玲在《美狄亚》中饰演伊阿宋

1989年7月,裴艳玲在《石秀探庄》中饰演石秀

1991年5月,裴艳玲在《火烧连营》中饰演关兴

2004年,裴艳玲在《四郎探母》中饰演杨四郎

2004年,裴艳玲在《王安石拜相》中饰演王安石

2005年,裴艳玲在《林冲夜奔》中饰演林冲

2009年,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晚会现场,裴艳玲荣获“梅花大奖”

2013年2月17日,裴艳玲在甲子四折《武松醉打蒋门神》中饰演武松

2013年2月,裴艳玲在甲子四折《平贵别窑》中饰演薛平贵

2013年2月,裴艳玲在甲子四折《寄子》中饰演伍子胥

2015年5月,裴艳玲在《赵佗》中饰演赵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