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革命路 缅怀先烈情——河北摄协到晋察冀画报创办地碾盘沟参观学习
2022-05-07 07:38:33     河北省文联    【字体:

  为纪念沙飞诞辰110周年、《晋察冀画报》社成立80周年,5月5日上午,河北省摄影家协会组织省、石家庄市摄协人员到平山县碾盘沟村《晋察冀画报》创刊地敬献鲜花,参观晋察冀边区影像展及晋察冀画报社陈列馆。

  河北摄协名誉主席刘瑞新,中国摄协副主席、河北省摄协主席兼秘书长杨越峦,省摄协副主席赵宇、霍志强,河北省评论家协会秘书长、省摄协副秘书长汪素芳,石家庄市摄协主席杨振勇,晋察冀画报社陈列馆馆长李君放,省摄协秘书处、办公室同志参加活动。

  参观晋察冀画报社陈列馆。

  晋察冀画报社陈列馆坐落于平山县寨北乡碾盘沟村,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群落包括陈列馆、文化广场、雕像群、旧址石刻、食堂旧址以及沙飞、罗光达、赵烈等前辈故居,晋察冀画报社印刷厂旧址复建正在筹备中。

  刘瑞新、杨越峦代表河北摄协向晋察冀画报雕像群敬献鲜花。

  摄影家们首先分别为晋察冀画报雕像群和晋察冀画报社陈列馆敬献了鲜花。

  向晋察冀画报社陈列馆敬献鲜花。

  1912年5月5日,中国红色摄影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沙飞在广东开平的赤坎镇出生。1942年5月1日,在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的关怀和支持下,晋察冀画报社在平山县碾盘沟村宣告成立,沙飞任主任、罗光达任副主任,赵烈任指导员;7月7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正式出版。

  晋察冀画报雕像群分别雕刻着:1942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新闻摄影与画报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沙飞、赵烈、石少华、罗光达在河北平山碾盘沟的合影画面;1942年在河北平山碾盘沟,晋察冀画报社工作人员康健、曲治全、杨瑞生在为创刊号制铜版;1943年为掩护晋察冀画报社转移牺牲的游击队员盖红红、盖二红烈士。

  参观晋察冀边区影像展。

  随后在晋察冀画报社陈列馆文化广场,大家参观了晋察冀边区影像展。展览展出了从《晋察冀边区影集》中精心挑选的49幅作品,在陈列馆文化广场刚刚落成的展廊首次呈现。《晋察冀边区影集》是摄影师沙飞及其战友们历经八年拍摄的中国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奋勇抗战的精华影像,内容涵盖了抗战期间八路军和晋察冀根据地的重大军事活动(防御、相持和反攻)、战争伤害、人民动员、民主建设、劳动生产、文化教育、国际交流等几乎所有领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重要贡献,记录了晋察冀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这个展览背后还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6月,已经从阜平来到张家口的晋察冀画报,奉上级指示,认真挑选了138幅摄影作品,利用从日军手里缴获的、当时最先进的摄影冲印设备和材料,由暗房技术最高超的刘克己亲手放大,经过精心编辑、并配合中英文图片说明,分别装进4本精美的像册、构成《晋察冀边区影集》,由顾棣送往交际处,转交给进步的安娜?路易丝?斯特朗女士,带到美国进行展览传播。70年后,这本保存完好的像册如同漂流瓶一样,由深圳“法本基金会”的高大鲲在美国拍到手带回了祖国。

  参观沙飞、罗光达、赵烈故居。

  随后,摄影家们又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晋察冀画报社陈列馆以及沙飞、罗光达、赵烈故居,重温了《晋察冀画报》所走过的烽火岁月和辉煌历程。

  在沙飞故居前合影。

  重走革命路,缅怀先烈情。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河北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以沙飞、石少华、罗光达等为代表的一代革命摄影人,用鲜血和生命开创了中国红色摄影事业,奠定了新中国摄影的光荣传统和未来格局。河北是中国红色摄影的摇篮,河北摄协始终将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作为使命担当,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家在参观活动结束后,就如何保护、利用好红色摄影遗址展开讨论,决心从红色摄影的血脉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时代留影、为人民写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中国摄影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关键词 :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河北省文联      责任编辑:赵若熙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