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联“双推”直播栏目 “紫藤树下”第十七期 | 影像刻录 未来之城 ——“启航新征程·放歌新时代”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成就书法美术摄影展之摄影专题访谈
2022-05-21 17:34:00     河北省文联    【字体:

日前,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联主办的“起航新征程·放歌新时代”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成就书法美术摄影展,刚刚落下帷幕。广大艺术家深入到雄安火热的生活和建设实践中,创作出一系列记录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的史诗般的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5月25日20:00,河北省文联“创推”栏目“紫藤树下”播出了第十七期节目——《影像刻录  未来之城》。邀请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著名摄影家杨越峦,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影像评论家汪素芳,分享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成就摄影展的盛况,从影像中解读雄安的前世今生,同时,也分享了他们对于摄影艺术的理解与感悟。

主题:影像刻录  未来之城 ——“启航新征程·放歌新时代”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成就书法美术摄影展之摄影专题访谈

播出地点:河北广电网络产业中心2号演播室

嘉  宾:

杨越峦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

汪素芳  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总监制:方竹学(河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监  制:郭文岭(河北省文联文艺宣传中心主任)

策  划:陈延慧(河北省文联文艺宣传中心副主任)

执行策划:尉迟克冰(河北省文联文艺宣传中心词作家)

主  持:尉迟克冰

文  案:尉迟克冰 

编  辑:

荣岩(河北省文联文艺宣传中心干部)

周津皓(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干部)

摄  影:周津皓

技术支持:王朝阳 刘冰 严森 邵帅

背景设计:拾叁

视频剪辑:王伟娟

播出时间:2022年5月25日

主办: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河北省文联文艺宣传中心“紫藤树下”栏目平台、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中国广电河北网络公司

媒体支持:新华网 河北日报 长城新媒体集团 河北新闻网 河北文艺网 河北省文联微信公众号 《当代人》微信公众号 中国广电河北网络公司 河北收视指南频道 河北杂技频道 河北广电互动电视

尉迟克冰: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河北省文联“创推”栏目“紫藤树下”,我是主持人尉迟克冰。今天我们推出第十七期节目——《影像刻录 未来之城》。

日前,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联主办的“起航新征程·放歌新时代”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成就书法美术摄影展,刚刚落下帷幕。广大艺术家深入到雄安火热的生活和建设实践中,创作出一系列记录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的史诗般的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我们节目分三期,分别就书法美术摄影展进行专题访谈。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著名摄影家杨越峦老师,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影像批评家汪素芳老师。欢迎二位老师!两位老师将与我们分享本次摄影展的盛况,从影像中解读雄安的前世今生,同时也将分享他们对于摄影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直播现场

杨主席您好,关于雄安主题创作,其实我们省摄协在很早之前就入手这方面的组织工作了是吧?大概是在什么时间?

杨越峦

杨越峦:雄安新区从2017年4月1号宣布成立,我们就开始着手“雄安新区建设影像工程”这个项目的谋划,应该说从它诞生的那天起,我们就开始绷紧了这根弦,开始了这项工作。

尉迟克冰:杨主席,请您跟我们谈谈都开展了哪些活动好吗?

杨越峦:雄安新区宣布成立以后,我们摄影界非常振奋,我作为摄影家协会的组织工作者,也是把它作为我们摄影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对待。

对于雄安新区建设的影像记录,我们把它定位为一项影像记录工程,它并不是简单的采风、创作、展览,因为雄安新区宣布成立到它逐步建设、建成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我们摄影家的主要责任和使命就是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一路走来、一起成长,用我们的影像来记录雄安的发展变化。为此,我到北京跟一些专家学者进行研讨,关于雄安新区建设影像工程怎么来构架、怎么来实施,做了一些调研和谋划。在雄安新区建设工程启动时,我们就开始着手对雄安新区摄影队伍的培训。虽然我们说摄影没有地域的限制,但是对于以记录为主的摄影来说,还是熟悉的地方能够产生更加接地气、更加深入生活的作品。雄安新区的作品可能主要有赖于生活在雄安新区和雄安周边的摄影人来创作。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培训工作,请专家学者帮助我们的摄影人梳理和确立自己的摄影理念,以一种在学术上有一定高度的理念和方法来支撑他的拍摄工作,包括后期的展览传播。我们希望第一在体系上尽量的完整,第二在个人的创作上尽量能够拍出精品,第三对雄安新区建设过程能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记录。为此,我们也组织了工作坊,组织了多次的摄影讲座,也在雄安地区组织了多次摄影比赛和展览。应该说,这些措施让我们雄安地区的摄影人能够随着雄安新区建设的不断的发展和深入,逐渐的锻炼成长,与时俱进地拍摄了大量记录雄安新区建设的作品。

尉迟克冰:这次展出的作品内容和形式上都非常丰富,可以说是多角度、全景式的记录和展示。有火热的建设场景,有美好的白洋淀风光,还有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和化不开的乡愁等等。我也去展出现场参观了,我觉得非常的震撼,看到了很多以纪实类为主的专题,也看到了很多单幅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杨主席,请您跟我们谈一谈本次摄影展的理念以及主要特点,好吗?

杨越峦:我们现在说到摄影的展览,实际上和几十年以前的摄影展览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以前的展览可能就是把照片挂在展厅、挂在墙上,今天的摄影展览,无论是它的呈现方式,还是它的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策展人,我们要适应这个时代,要满足观众和读者的要求。这次的雄安主题展览,你刚才说到全景式,实际上我们觉得也谈不上很全,但是我们尽可能涉及到雄安新区建设的方方面面,能够通过这个展览让大家来了解雄安的前世今生,了解它火热的建设场面,了解当下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也了解摄影家的艺术创作。

从展览的结构上来说,我们既有反映雄安历史的作品,也有反映雄安当下现实的作品。我们知道雄安新区刚刚诞生,但是雄安这块土地是非常古老的。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创会主席石少华老师,他长期在冀中这片土地上战斗生活,拍摄了大量的能够进入摄影史的作品,比如说雁翎队,比如说白洋淀。这次我们也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石少华老师拍摄的三幅作品参与了展览,都是在中国摄影史上非常有地位、非常受关注的作品。当然,展出作品更多的还是反映雄安当下现实的作品。我们这个展览当中既有摄影名家的作品,也有我们普通影友拍摄的作品。

1944年,白洋淀雁翎队的游击队员使用自制的“土坦克”进行冰上军事训练。石少华摄

从展览的形式上来说,既有单幅作品,也有组照和专题作品;既有挂在墙上的作品,也有跟我们作品内容相关的一些实物;甚至我们这个展览还可以称得上是听得见鸟鸣的展览。随着白洋淀生态的优化,随着白洋淀治污工程的展开,白洋淀的水和它的植物也一天一天的好起来。蓝天、白云、芦苇、荷花,还有很多的鸟。我们的摄影人拍摄了很多生活在白洋淀的数百种鸟,并且记录下了鸟的各种叫声,这次我们也把鸟的声音采集过来,放在了我们的展览现场,让我们的观众能够听得见鸟鸣,感觉到很亲切。

北红尾鸲  杨蜀国摄

有的作品我们放得很大,是巨幅的作品,也有的作品可能是相对比较小,是一种矩阵式的陈列,巨幅和精微同时呈现;有的作品是用传统的胶片相机拍摄的,也有些先锋性和当代理念拍摄的作品。在作品的呈现上也实现了多元化,比如有一组作品是拍摄白洋淀的渔猎生活、渔猎文化,我们就把白洋淀打渔捕虾的一些实物放到了展览的现场,很受观众欢迎。

尉迟克冰:杨老师,请您选取几件有代表性的作品点评一下吧。

杨越峦:也谈不上点评,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摄影作品从我们摄影师的手中产生之后,实际上就脱离开摄影师了。我作为一个读者,愿意分享自己对摄影作品的感受和心得。

这组作品是我们河北日报的记者赵杰拍摄的,叫《十万大军建雄安》。雄安是我们新时代一项伟大的工程,需要千千万万的建设者。赵杰的镜头就对准了雄安的建设者,它一方面反映了雄安火热的建设场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雄安建设者的生活场面。我们通过他的镜头,通过他拍摄的影像画面,能够感受到火热的建设气氛,同时也能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建设者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什么样的条件下,穿着什么样的服装、在做着什么样的工作,我觉得特别接地气,时代感也特别强。

杨越峦点评摄影作品  百对夫妻建雄安

《百对夫妻建雄安》,作者是我们雄安地区的一个集体,这是六个人拍摄的作品。他们拍摄这个作品实际上也有一点偶然性,就是他们在拍摄雄安建设者的过程当中发现有很多夫妻档,就触发了灵感,开始留意和侧重拍摄雄安建设者当中的夫妻。说实话,这作品拍的特别不容易,要深入工地,深入他们的生活区域,把雄安建设者当中的夫妻拍了下来。这组作品,它的诉求不是单纯的审美诉求,告诉读者我这个作品拍得多么好,光影多么独到,实际上不是的。它就是记录在雄安建设大军当中,有这样一对一对的夫妻做着艰苦的努力,做着无私的奉献,特别的感人。

这组作品叫《雄安时刻》。雄安新区成立之后,有一位摄影师从头到现在一直在盯着,他就是刘向阳。刘向阳是我们河北摄影队伍当中一位佼佼者,他拍摄了大量的摄影作品,其中有很多是公益题材的,反映我们太行山孩子的作品。他的作品发表和传播之后,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引起很多爱心人士对这些失学孩子的关注,爱心人士的捐助让这些孩子又重新回到学校。刘向阳的摄影作品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获得了很多荣誉,也由此产生了更多的机会。他现在作为雄安新区的首席摄影师,从雄安新区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开始记录雄安新区的发展变化。所以,我们就沿着雄安新区从成立到一步一步成长的过程,以时间为轴搞了这么一组作品,就是记录了雄安新区建设发展过程当中重要的时刻,用影像进行了很生动的记录。

《雄安建设者》是河北电视台的记者李辉用手机拍摄的一组作品。李辉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摄影师,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手机拍摄上。现在我们进入了全民影像时代,拍摄的器材和工具也多样化,手机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非常便利的拍摄工具。李辉除了完成他本职工作外,还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记录雄安新区的发展建设上。对这个题材,他长期关注,甚至春节都在雄安新区和我们这些建设者一起度过,所以他记录的内容非常丰富,表现的时刻也非常丰富。有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来,也有夜晚灯火辉煌,还有下着雪的场景,也有工人的建设和生活场景。他的影像作品构成了雄安建设者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李永清是保定的一位老摄影家,他对雄安、对白洋淀长期的关注,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30年以来雄安新区的发展和变化。大家可以通过画面感觉到它的对比性特别强,我们对展览方式也做了一定的探索,是采用了三角形的角度,从这面看全是黑白照片、是以前的白洋淀,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是彩色照片、是当下的白洋淀,观众对于这种展览方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刘立昌是一位优秀的老摄影家,在华北油田工作,他的家乡就在白洋淀。对于一个成熟的摄影师来说,他的镜头创作空间是无限的。他可以把他自己的镜头对准广阔的世界,也可以把自己的镜头缩小到生活当中的某一个场域,某一个局部。刘立昌的镜头就对准了家乡炕上这个特殊的生活场景。在他的镜头下,可以看到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他影像的记录非常生动,非常朴实,没有特别刻意,也没有特别多的雕琢,更没有人为的干涉和摆拍。当我们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白洋淀地区老百姓的生活气息就扑面而来,我觉得特别的亲切,也特别的感人。

这组作品是赵瑞光拍摄的,叫《水乡大田庄》。白洋淀的生活,白洋淀百姓的生活形态,他们的劳动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到底是怎么样呢?没有去过白洋淀的人可能没有一个印象,赵瑞光通过他长期对白洋淀生活的记录,把一幅幅非常生动的画面展示在大家面前。大家可以看到白洋淀老百姓是用什么工具来编织苇席的,是用什么工具打渔的,他们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雄安的四季美景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都通过他的镜头做了回答,我觉得特别接地气。

《冀中民间笙管乐生态样貌影像调查》,作者是谷鹏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摄影师。雄安地区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文化形态也丰富多彩。我们的摄影师除了表现雄安新区建设等等生活内容之外,像谷鹏羽这样的摄影师,也对雄安地区的文化进行了田野调查,做了很深入的影像记录。这组作品呈现的就是冀中地区笙管乐的生存状态,采取了一种非常朴素的摄影语言来展示雄安地区笙管乐。有人也把这种音乐作为一种活化石,它有特殊的用场,有特殊的表达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音乐形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尉迟克冰:非常感谢杨主席的精彩点评,让我们通过这些画面了解到一个血肉丰满的雄安。汪老师,这次摄影展您也去了展出现场,观赏了所有的作品之后,您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汪素芳

汪素芳:这次的展览其实我从一开始就有接触,比如我们雄安工作坊的时候,我其实是参与了的,两次工作坊我都参与了。包括李楠老师、傅拥军老师他们来,我都全程参与了工作坊,对这个展览,其实我是不陌生的。我为我们河北摄影人感到自豪和骄傲,也为他们感到高兴。河北这块土地,它的幸运也在必然之中,雄安新区建设从2017年4月1号宣布以后,河北人都为之感到兴奋,激起了摄影人的这种记录社会现实的创作热情。

尉迟克冰: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对吧?

汪素芳:对,在全国只有河北摄影人才有这样的幸运,能够见证这样的国家大事和千年大计。这是第一个最初的印象。这个展览本身,我觉得真是超出我的想象,没想到这次的作品真的有好多让我眼前一亮。还有一个整体印象是,这次展览的策展我觉得特别的有亮点,布展采用了多种形式。并不是说只是把照片挂到墙上就算了,它还用了实物,甚至用了声音,有现场感,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它跟真实的生活就对应上了。策展方面,我觉得还有一个点,就是相近的题材、相近思路的拍摄,把它们放到一起,这样就有比较,也很丰富、活泼,这种策展方式也让我印象深刻。

汪素芳点评摄影作品

尉迟克冰:这些作品当中肯定有一些是您印象非常深刻的,或者说能够打动您的。请您结合展出的作品,做一下点评赏析好吗?

汪素芳:好的。

汪素芳:这幅作品是1943年石少华老师拍摄的,他是我们中国摄影家协会的首任主席。

杨越峦:石少华老师是创会主席。

汪素芳:对,石少华老师,他本人也是从革命战争年代和沙飞他们一起走过来的。1943年的时候,还正是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这个拍摄的是白洋淀的捕鱼人,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服饰,白洋淀当时非常原始的状态。

1943年,白洋淀上捕鱼人 石少华摄

这是1944年石少华老师拍摄的雁翎队游击队员,他们在冰上的一个土坦克的训练,这个是非常珍贵的影像。当年的雁翎队队员,他们既有对革命的奉献精神,同时我们也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在训练中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也都体现了出来。

这幅照片是1944年石少华老师拍摄的,叫《攻克赵北口》,其实它是刚刚攻克,战场的后期工作正在进行中。摄影这个事情它就是需要你走得离现场越近越好,而且对现场越熟悉越好。

1944年3月,雁翎队协助八路军主力部队攻克日伪赵北口据点  石少华摄

我们可以看到这次的雄安新区的拍摄也是这样,摄影师都是深入到工地一线和工人们在一起,就在他们的工作现场,长期驻扎,并非蜻蜓点水。这种特别深入的拍摄,才能拍出真正的、摄影艺术能够体现出的这种本质来。

尉迟克冰:真正的深入到生活当中。

汪素芳:是的,能够抓住最能体现历史那一刻的瞬间。

尉迟克冰:才能留下这么宝贵的影像资料。

杨越峦:因为沙飞说“摄影武器论”,实际上我们这些摄影师同时又是战士,只不过他们的武器是照相机。

汪素芳:对,他们当时的身份,都是军职的摄影师。这幅是我们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省摄协主席杨越峦的作品,作品的名字叫《广场律动》。当今这个时代审美的日常化真的是体现在这幅作品里,整幅作品本身的美,它的点、线、面,包括雕塑,还有人物,他们自己也在审美,他们拿着相机在互相拍,拍了之后再给对方看,就是这种日常生活的审美体现出我们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大家的这种精气神和愉悦的心情。

广场律动  杨越峦摄

尉迟克冰:接下来这幅也是杨老师的作品是吧?

筑牢基础  杨越峦摄

汪素芳:对,这幅作品叫《筑牢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密集的钢筋,这是我们一座建筑最基本的基础,但是实际上我们从摄影的角度来看,它是由钢筋组成了一个背景、一个画面,然后这些人物是点缀其间,是“破”了这个平面的, “破”的作用是非常好的,而且他们的衣服的颜色对这个背景,灰色的钢筋的背景,是非常好的点缀。

这幅作品是解放军画报原社长,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柳军主席的作品,反映的是容东片区初步建成的一个场面,是一所幼儿园刚刚投入使用。

下面这幅作品,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真的是眼前一亮,我认为它是整个展览里形式感最强的一幅作品,出自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也是辽宁省摄协主席线云强主席之手。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这种构成感,点、线、还有面,这种格子的感觉,让我们一下子就能想起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就是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格子画”,他的《红黄蓝构图》。影像感非常棒,而且除了这个之外他还加入了“人”,因为毕竟是雄安主题创作,所以正中间视觉最中心、最显眼的地方,是两位正在施工的雄安建设者。除了点、线、面之外,它的色彩也非常棒,并不是多么的强烈,这种有点近似莫兰迪色让人觉得不突然、不刺激,很舒服,我觉得这幅作品可以从摄影的角度作为这次雄安主题创作的一个经典之作。

用心筑就安置房  线云强摄

杨越峦:非常有味道,经得起琢磨,越看越耐看。

汪素芳:对。接下来的这几幅作品,我连续跟大家介绍一下,因为它们接起来呈现了雄安新区变化中的整体形象,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一直到新世纪,整个社会面貌的变化。这是第一幅,拍摄于1965年,乡亲们捕获了一条大鲤鱼,这么大的一条鲤鱼,这个孩子抱着,得有十几斤,甚至二十几斤。当年的白洋淀生态,真的是非常好。

这幅作品拍摄于1972年,70年代的时候,白洋淀的一个水中村,叫王家寨村,这里的村民在采菱角。70年代,正是我们刚刚出生甚至还没有出生的时候,那个年代的人穿的衣服,当时的船是这样的船,当时的水边植物,现在我们看上去还是距离很遥远的。这幅作品的作者非常重要,是我们河北省留在摄影史上的一位摄影家,他是保定摄协的老主席,叫李棫,他也是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摄影家。这幅作品就到了80年代的白洋淀,我们看到当时的生态还是有一点不尽如人意的,好多的水域已经干枯了,芦苇也非常少,一片黄色,一片土色,没有绿色,让人触目惊心。这样的作品留下来,其实也给我们警示作用,这幅作品的作者是我们本土摄影家保定摄协的副主席,也是保定日报的副总编,他叫张英杰。这幅作品时间就来到了新世纪,2011年,生态已经有了很大的恢复,水变绿了,芦苇也变多了,而且水鸟也出现了。这幅作品出自省摄协副主席康林益老师。这幅作品拍摄于2017年,作者是省摄协副主席康同跃老师,上一幅只是生态恢复了,这一幅是整个的环境变美了,色彩、人,还有动物、植物都已经变得美起来了,生机盎然了。这幅作品的作者是省摄协副主席许宝宽,他来自张家口,他在白洋淀拍摄的这幅作品非常有特点,跟我们前面看到的作品不一样,后期做了素描化的处理,非常有创意,在整个展览里也是非常出挑的。这幅照片拍摄于2005年7月,出自我们保定摄协副主席张保林老师之手,这一年恰逢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记得当时我带着中国艺术报两位年轻的记者,他们和我一样,也是刚刚入职,两位记者来到保定,我们把涉及红色革命的点都走了一遍,我印象非常深刻,当年采访我们现在照片上看到的这位主角,他就是徐光耀老师笔下小兵张嘎的原型赵波老先生,我们还可以从他身上看到当年雁翎队员的那种革命的意志和风采。这是2021年刚刚投入使用的雄安高铁站,正好是在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时候按下了快门。接下来的这两幅作品,作者是薛志勇老师和陈伟老师,这幅是夜晚建设中的容东片区,下一幅是已经建成的容东片区。

杨越峦:基本上是一个视角。

汪素芳:对,同一个视角。所有的边、线都是一致的。这幅作品是反映京雄首趟列车进入雄安站的瞬间,这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节点时刻,由摄影师记录了下来,像这样的作品将来会留在历史上的。这件作品是多个作者合作,叫《千年大计,雄安“第一”》。它这个点选的特别好,所有的事物都有“第一”,雄安新区的“第一”,尤其让大家期待。它选择了很多个雄安建设的“第一”,比如说第一座高铁站,第一座景观大桥,第一座220千伏的枢纽的变电站,第一条区内的快速路。这幅作品作者叫王伟倩,他选择的都是“我眼中的雄安”,是以一个“外来人”的视角来看雄安。我觉得这幅作品还有可以提纯的地方,他不妨直接的、只是拍摄来雄安的这些所谓的“雄漂”。我们相信这是第一代“雄漂”,它可以更把它提纯为只拍这些第一代“雄漂”,作为一个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更加纯粹一点,这样对作品的完成度、纯粹度可能更好一点。这件作品来自陈有柱老师,他把雄安新区涉及的637个村庄整个航拍了一遍,这个影像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将来会凸显出来的。这幅作品是李辉老师拍摄的《雄安乡愁》,这些东西随着雄安的建设,将来可能也会以另外的一种面目,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田间地头,在我们的船上出现,以后可能这些东西出现的地方,它的环境就跟现在我们看到的就不一样了,所以用镜头记录下来当年这些非遗,还有人们的这种民俗生活、文化生活的变化,我们就能看出来,将来雄安建成的时候,我们拿出这些照片来,再拿出以后这些场景、这些文化活动出现的场景来,我们做对比的时候可能会更加有意思。这组作品是刘向阳老师拍摄的,刘向阳老师是不是可以算我们雄安拍摄的第一人,甚至是首席摄影师?

杨越峦:对,首席摄影师。

安置房建设加紧施工  刘向阳摄

汪素芳:他把一个村子的变迁拍摄了下来,整个的历程,原来的村子是什么样的,人们的面貌,人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然后入住到雄安新区建成之后的容东片区,住进了新房之后,生活又是什么样子,整个的过程拍摄了下来。这幅作品是柳成林老师的作品,刚才我们说的那件作品它记录的是一个村子,这个作品它记录的是一户人家的变化,周边的环境、家庭内部的情况,还有它的摆设,孩子当年玩耍的情景,这个作品的所在地叫大田庄村,这个村子也是当年孙犁写下《荷花淀》的地方,这户人家的男主人今年66岁,他以摆渡、捕鱼为生,我们可以看到他和家人的生活情景,包括他们以此谋生的生存方式,将来这些都会成为历史。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几组作品反映了白洋淀地区方方面面的情况,有千里堤,有土炕,有渡口,有白洋淀的音乐会,还有白洋淀的荷花,白洋淀的渔猎文化。这幅赵瑞光老师的《致富路上荷花开》,我们可以看到白洋淀的特产——新鲜的荷花,它在上市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采摘荷花,一边吃饭,一边劳动,非常紧张,因为荷花花期比较短,要迅速在当天采摘,当天上市。

致富路上荷花开  赵瑞光摄

杨越峦:这个作品特别养眼,你看现在生活在白洋淀的农民与时俱进,那组作品是他们在搞直播。

汪素芳:对,这是直播的。

杨越峦:他是在直播他们的莲蓬。

汪素芳:网上销售。

尉迟克冰:他们卖的特别好吧。

汪素芳:这也成了白洋淀地区百姓创收的一种方式。这种渔猎文化的场面真的是抢救性拍摄,现在实际上都已经不多了。

赵克琪  摄

杨越峦:因为现在白洋淀好像不让捕鱼了,这组作品特别难得,它对于白洋淀地区的渔猎文化进行了一种系统的梳理,包括用的工具、捕猎的方式,都用影像做了很生动的记录,我觉得非常难得。

汪素芳:它应该是白洋淀地区渔猎文化的一种影像调查。

杨越峦:对,是的。

汪素芳:张文英老师的这组作品是我看着拍的,尤其第一次,这里边其实投入了很多的感情成分,我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张文英老师本人曾经在特别小的时候被寄养在白洋淀,所以她带着自己的感情,带着自己的童年记忆又重新走进了白洋淀,拍摄了这样一组作品,拍摄的也非常有特点,就是在我们白洋淀那个水中村,叫王家寨村,它里边的门和门口所见的场景,我们经常说回家,我们回家回到哪儿,就是进了门就叫回了家。现在给大家展示的是薛志勇老师的作品,记录的是容城县的一百多个村党支部,我们知道村党支部是最基层的党组织,也是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最前沿的地方。雄安新区的建设也是由一个一个的村党支部从基层一点一点地做工作才启动的,雄安新区的建设也正是由这样最基层的工作来奠基的,我们非常感谢他们辛勤的工作,基层的领导干部特别不容易,他们天天走村串户,没有休息日节假日,甚至不分白天黑夜,他们做的基层工作真是让我们非常敬佩。这一组作品也是来自多个作者,是白洋淀地区一个鸟类的汇集,叫《百鸟集》,可以看到白洋淀地区的生态现在已经是非常的优化了。

杨越峦:丰富多样,是鸟类的天堂。

汪素芳:我们可以想象将来人和动物在这里和谐相处。

杨越峦:白洋淀的鸟始终都在,只不过它的环境是有变化的。以前白洋淀的水质比较差的时候,鸟自然就少,白洋淀的水质改善之后,鸟就更多了。以前人们对白洋淀的鸟类可能没有很好的保护意识,因为以前的老百姓,鸟可能也是他们食物的一种来源,你看白洋淀的大铳,那就是打雁的,打了雁干嘛?就是要吃,还要去捡大雁的蛋。现在都不会了,现在大家对于鸟的保护意识非常强,白洋淀的生态越来越好。

汪素芳:我们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也不必跟动物去争食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了。

张学农老师是从一个航拍的角度,表现的是“上帝视角”俯瞰下的雄安的抽象之美,是线条美、色彩美,呈现的是从高空俯视下的雄安的地理地貌之美,其实也是人文之美,是我们人类活动的结果,组成了大地的乐章。

尉迟克冰:非常感谢汪老师精彩的点评,让我们又一次了解到雄安的前世今生。

尉迟克冰

面对社会变革和重大事件,摄影人从未缺席,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他们关照社会现实,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体现出责任与担当。杨主席,近几年围绕着重大时间节点,省摄影家协会都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产生了什么样的社会影响?

杨越峦:实际上说起来,摄影跟社会生活,跟现实生活,跟人民大众是须臾不可分开的。作为一级摄影组织,我们省摄影家协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些年开展了很多活动、谋划了很多工作。比如说疫情到来的时候,我们为河北赴武汉的医疗队拍了“最美天使照,最暖全家福”,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为什么呢,一是我们援助湖北的医疗队规模非常大,有1000多人,第二就是他们的工作非常特殊,等他们从抗疫一线返回自己所在的城市后要隔离,跟他们沟通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另外他们回到工作岗位之后,工作非常紧张,我们拍摄就有更多的难度;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个工作我觉得我们做得很漂亮,我们这些摄影师都是在没有报酬、没有经费保障的情况下,完全是以一种志愿者的态度和方式来完成这项工作的。

尉迟克冰:非常富有奉献精神。

杨越峦:对,我们也是被白衣天使所感动,尽一份我们摄影人的责任。比如说脱贫攻坚工程,我们摄影师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尤其是阜平,阜平是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的地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第一次到农村视察的地方。我们组织了13位摄影师,进行了将近一年时间的拍摄。他们到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到老百姓家里与老百姓同吃同住,零距离的来拍摄和记录脱贫攻坚工程。我们在阜平县城的广场和骆驼湾村做了户外的大型展览。当时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郑更生同志也看了这个展览,非常受感动。在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我们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也被评为先进集体,我们既没有钱又没有人,为什么会给我们这个荣誉?是我们的摄影师用我们手中的相机,用无人机,对脱贫攻坚这个伟大的工程进行了影像记录,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可,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肯定。我觉得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个荣誉。

尉迟克冰:杨主席,除了刚才您讲到的,近几年,咱们省摄协还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杨越峦:比如说,我们对于塞罕坝——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也是最伟大的造林工程的记录,对于我们林业工人的讴歌;比如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申奥成功之后,我们摄影家就一直在关注冬奥会场馆的建设,关注冬奥会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也包括我们跟河北省国土资源厅一起合作的一个绿水青山的摄影展览项目,我们是把国土资源厅一个工作的重点和亮点——矿山修复整治——作为我们一个拍摄的重点,并且采用了工作坊的方式,请摄影界的专家老师进行指导,汇集了矿山整治的成果,也取得很好的成效。

尉迟克冰:杨主席,咱们河北和摄影之间应该有着很深厚的渊源,我想很多观众可能不太了解,希望您能给我们讲一讲。

杨越峦:好。我也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河北与摄影的渊源。大家都知道实际上是我们中国人,是墨子最早发现了小孔成像的原理,但是我们没有把这种原理运用到摄影上。摄影术现在公认的是1839年由法国的达盖尔兄弟来申请的专利。专利公布之后,就标志着摄影术诞生。摄影术诞生之后,时间不是很长,就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登陆了中国,从香港从广州然后一路北上到天津到北京,因为清代的时候北京是首府,天津是直隶,我们河北都属于直隶,应该说包围着北京,所以摄影术传入河北相对也是比较早的。我们看到的比较早期的影像,关于河北的影像,大部分都是传教士,还有国外的摄影师拍摄的。唐山是我们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关于早期唐山近代工业的照片也不少。另外一个我们唐山还走出了一位摄影大师,就是张印泉老师。摄影术在河北大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抗日战争时期沙飞、石少华、罗光达他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我们现在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们河北是中国红色摄影的摇篮。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沙飞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他就进入了晋察冀根据地,当时受到了聂荣臻司令员热情的接待和非常有力的支持。在1937年12月份,沙飞就加入了八路军,成为我党、我军第一个专职的摄影师。在1939年的春节期间,沙飞和罗光达就在我们平山县的蛟潭庄村办起了第一个摄影展览,当时也引起了轰动,不管是八路军战士还是老百姓,都觉得非常惊讶,都非常喜欢摄影这种方式。由此也坚定了聂荣臻司令员支持摄影、要办一份摄影画报的决心。在1942年的7月7号,由沙飞、罗光达、赵烈他们创办的《晋察冀画报》,就在平山县碾盘沟这个村诞生了,由此开启了《晋察冀画报》的一段传奇的历史。要说《晋察冀画报》对中国摄影的贡献,我觉得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在沙飞的“摄影武器论”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八路军在作战体系之内建立了专门的摄影队伍,每一个作战部队都有一名摄影师,他拍了照片之后,不是自己把照片留下来,而是把照片交到《晋察冀画报》统一来保管,统一来处理。另外一个就是《晋察冀画报》一共办了13期,应该说在当时世界上也是非常有水准、有影响力的一份画报。当时不光是受到了我们八路军战士和老百姓的喜欢,也极大的鼓舞了全民的抗日斗志,同时也引起了侵华日军的忌恨和畏惧。他们千方百计的要围剿和消灭《晋察冀画报》,他们原先以为《晋察冀画报》这么好的一本杂志,一定是在大城市、在条件非常好的地方创办的,他们就在北京、天津寻找《晋察冀画报》可能的办刊地点和人员,但一无所获,因为《晋察冀画报》就转战在我们太行山区,就转战在我们晋察冀解放区的大山里边。当然,《晋察冀画报》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牺牲了他们的办刊人员,牺牲了保卫他们的八路军战士,也牺牲了他们的通讯员。沙飞说,“人在底片在,人与底片共存亡。”《晋察冀画报》社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八路军抗战的照片,建立了非常规范和严格的图片管理体系。图片怎么来保管,以一种什么方式进行管理,都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的。另外就是《晋察冀画报》还办了好几期的摄影培训班,培养了好几百名摄影学员,这些人走上了抗日的战场,后来又走向了解放战争的战场,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成为新中国主要的摄影力量。所以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们河北是中国红色摄影的摇篮。我们现在摄影家协会所开展的这些摄影工作,也得益于我们红色的摄影基因,得益于我们摄影前辈奋斗牺牲的这种精神。

尉迟克冰:体现出了我们河北摄影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杨越峦:对,我们说要赓续红色血脉,就是要体现在我们的组织工作、我们的拍摄理念,我们摄影工作与现实生活、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这一方面。

尉迟克冰:杨主席,摄影中的现实与我们所经验着的现实世界,必须要构成一种怎样的关系,它才能够被看作是一种独立于现实之外的艺术形式?

杨越峦:这个问题挺抽象的,我就我自己的理解谈一下自己的感受。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一个客观的世界。摄影中摄影师的镜头所对准的现实,所反映的现实是经过摄影师的思考选择和呈现的这一个结果,也是现实世界的一个折射,也并不能等同于现实世界本身。只有当这个摄影师被身边的现实世界当中的人或事所打动,他通过摄影来揭示问题,表达他的态度和看法的时候,才能创造出超越现实而独立存在的摄影作品。我是这么来思考的,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尉迟克冰:我觉得您说的非常有道理。我有时候随便拿起手机一拍,拍出来之后一看,又觉得没什么意思,没什么价值,然后我就又删掉了,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因为没有进行一个比较深入的思考,不太明确自己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作品。

杨越峦:因为我们现在应该说进入了一个全民影像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摄影作品的消费者和创造者。我们以前说摄影是一种贵族艺术,它的门槛比较高,不管是它的技术门槛,还是它的物质门槛都比较高。在今天小康社会,在我们物质生活相对比较发达的时候,每个人都有手机,很多人都有照相机,所以说摄影已经变成了一种公众的文化活动。摄影这种文化本身它是多元的,每一个人对摄影的诉求也是不一样的,也不是说你手机拍的作品就没有价值,今天你觉得没有价值,明天,10年,20年之后可能就很有价值,但是真正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通过影像这种方式来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尉迟克冰:明白了。杨主席,您认为优秀的摄影家最起码要具备怎样的素质?要练就哪些本领?

杨越峦:这个问题实际上真的特别不好回答,因为对优秀摄影师的评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我自身的拍摄经历和经验来看,同时作为一个摄影组织工作者,对于我们摄影师的引导和倡导来说,我觉得优秀的摄影师的世界真的是千差万别、五彩缤纷的,用几句话来概括可能就有些武断。我觉得一个优秀的摄影师首先应该是有文化的人,虽然文化不等于学历,有的人高学历,但是不一定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有些人虽然学历比较低,但是他可能真的是有文化底蕴,我觉得摄影它就是一个文化活儿,不能把它单纯的当成一个手艺活。优秀的摄影师还应该有情怀,善于思考,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感情,这种感情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可以是热爱,也可以是欢欣,可以是愤怒,也可以是怜悯,可以是无奈,各种各样的态度都是可以的。作为一个摄影师,他应该是很敏感的,同时又是很执着的,他要愿意去学习,愿意去跟人交流互动,还要有创造性,另外还需要能吃一点苦,耐得住寂寞,最主要的是热爱,义无反顾的热爱、无条件的热爱。我觉得这是成为一个优秀摄影师的先决条件,就是你真的要热爱它。

尉迟克冰:杨老师所说的让我非常受启发,肯定也会启发很多从事艺术创作的朋友。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

杨越峦:对。实际上对于艺术创作也好,其他的劳动也好,如果要做好,肯定“热爱”是个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它,你才能把自己的热情,自己的精力,自己的时间,甚至自己的物质都投入到你所热爱的事业当中,才能让它达到一个相对比较高的高度。

尉迟克冰:感谢杨老师的精彩分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主编单之蔷先生曾经在他写的一篇文章中表述过这样一个观点,他说,“一幅好的摄影作品的标准应该是它构建了一个世界,即它构建了一个因缘际会的意义的世界。”汪老师,对此您是怎样理解的?

汪素芳:“一件好作品构筑了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因缘际会的世界”。这个说法比较文学,我的理解就是,一个完满的、自足的作品,不是那么简单就生成的,它一定是有之前的很多的积累的。作为一个完成度很高的作品,作者自己本身,作者自我的这种构成,他就已经是一个非常的自我成立的这样一个个体;他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丰富的一个世界,那么他做出来的作品才有可能是一个独立的、丰富的世界,他对世界有看法、有所表达,我觉得首先对于一个作者本人来说,这是对作者的一个要求,这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说到一个作品的时候,我觉得首先它的选题,它要表现的对象,它要表达什么思想,它要实现什么目的,它的内容、它的意义上来说,它本身就要是一个自我能够说服自己的世界,它才能说服别人,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别人接受这样的一个内容的世界。还有一个世界,就是说意义的一个形式的世界,一个作品本身它想要表达什么是一方面,那么它表达了没有,它要靠形式来实现,它是否构成了一个所谓有意味的形式世界,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作品之所以成为作品,而不是停留在一个想法,停留在素材上,一个最关键的点就是,它是否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的世界。

尉迟克冰:谢谢汪老师的解读。刚才,您在讲您的观点的时候,我突然就想到杨越峦老师这么多年拍摄的长城,就是一个因缘际会的意义的世界。杨老师,您能给我们讲一讲吗?

杨越峦:长城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它是我们中国古人所创造的一个非常庞大和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罗哲文先生对中国的长城有一个非常简练而精确的描述或者说定义,他说,“中国的长城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既说了它物理的长度,又说了它时间的维度,所以长城是一个非常丰富的世界。我们作为世界上的一分子,作为世间的一粒尘埃,投入到这个世界当中,实际上是微不足道的。我特别喜欢长城,也非常仰慕我们古人所创造的灿烂的文化,所以这些年我用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长城的拍摄当中,也拍摄了一些作品。全国现在在学术界说中国长城的分布是15个省,我走到了13个,我国有些地方的建筑遗存我觉得是长城,但是还没有被学术界承认,比如说西藏我也走到了。2020年的时候,我到了西藏拍了大量的古堡烽燧,很荣幸就有21张作品参加了成都双年展,当然不光是所谓的长城的作品,还有西藏的风景、西藏的人文等。成都双年展是艺术展览,更侧重美术这方面,其中的摄影作品很少,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老师是总策展人。长城自身是一个世界,那么我们能不能用我们的摄影作品、艺术作品来构筑一个长城作品的世界,这也是我们一直所努力的。

尉迟克冰:汪老师肯定对杨越峦主席的长城系列作品非常了解,因为您做过这个系列作品的研究和评论,我觉得您一定有话说。

汪素芳:杨越峦主席的长城摄影,我确实有一个整体的欣赏过程,对长城和长城摄影也有一个认识过程。我觉得长城对每一个摄影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对我们一个个渺小的个体来说,它太大了,我们非常难把握它。而且太多人拍过长城,你怎样以你个人的渺小但独特的角度,去把握长城这么一个伟大的题材,是一个难题。我觉得杨越峦主席他也有过作为一个摄影发烧友那样去拍长城的“风花雪月”,但是他走过了那个阶段,又上了一个台阶,把长城以及跟长城周边有关的事物作了影像思考,这样它就突出了长城的人文性。长城好像现在它已经成了一个自然物存在了,其实它不光是风景。长城摄影曾经作为一个持续多年大范围的大规模的风景片存在,甚至长城成了一个自然景观,但实际上它是一个人造物,我们甚至忘了它是一个人造物,忘了它的人文色彩。杨越峦这样的摄影人通过他们的镜头又把它的人文色彩打捞了起来,凸显了出来,我觉得这是他们的长城摄影给摄影界,也给欣赏摄影的人带来的一个贡献。

杨越峦:长城在那里,我们一直要爬坡。

汪素芳:说不尽的长城,也说不尽的长城摄影。

尉迟克冰:今天我们聆听了摄影家与评论家之间的精彩对话,给了我们很多艺术方面的启发。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二位老师的精彩分享!

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方竹学在直播现场

大合影

直播链接: 

https://wx.vzan.com/live/page/DE7DFC0725E7999EA1488CF1D0AA0EB4?jumpitd=1&topicid=1988247845&shauid=UTznJgFPxO4kJMSHEZxroQ**&vprid=0&sharetstamp=1653106413820

识别二维码观看直播

关键词 :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河北省文联      责任编辑:赵若熙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