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兰亭序、孩儿枕、盘龙纽丨重量国宝在香港!
2022-06-27 09:23:39     中国文艺网    【字体:

“我会是故宫永远的仰慕者,

祝愿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大放异彩,

不负中央对香港的厚爱!”

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上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激动地说道

开馆仪式现场(图源:北京日报)

6月22日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

并将在7月2日举办开幕展

正式向公众开放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外景。摄影/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张炜

7月2日的开幕展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香港故宫)与故宫博物院共同策展,故宫博物院从超过186万件藏品中精选出了914件文物借展,其中一级文物166件,属国宝级别,可谓万里挑一。

其中许多还是故宫博物院都不舍得展出的珍藏,这次是首次公开展出。

展出文物数量多、等级高,种类丰富、名作云集,是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藏品出境外借。

当然,香港故宫的东西也不全是借的,也有自己的藏品。其中的946件中国古代金银器珍藏,是香港 “梦蝶轩”慷慨捐赠的。

香港故宫的九个展厅“各司其职”,展示璀璨的中华文明。

(图源:大湾区之声微博)

展厅1“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透过179件故宫典藏介绍清代的紫禁城。

展厅2“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以时间为脉络,不同空间为场景,展示18世纪紫禁城的生活点滴。

展厅3“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瓷”,为香港首个大型故宫博物院陶瓷藏品展览,169件展品均为各时代的精品,是中国陶瓷史的缩影。

展厅4“龙颜凤姿:清代帝后肖像”,从多重角度解读8件清代帝后的祭祀朝服像及画稿。

展厅5“器惟求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精选故宫博物院超过90件工艺瑰宝,以设计、制作及使用三个角度解读中国传统工艺的艺术价值。展览亦会与香港的优秀设计师合作,展示传统工艺对当代设计理念和文化生活的影响。

展厅6“同赏共乐:穿越香港收藏史”,回顾香港本地收藏史,细述香港超过一个世纪的收藏活动,勾勒本地博物馆发展的轨迹,并向一直为香港及海外观众推广中华文化精髓的收藏家、学者、博物馆工作者及其他各界有心人士致意。

展厅7“古今无界:故宫文化再诠释”邀请了6位香港多媒体与跨界艺术家,从香港当下的角度重新诠释和演绎故宫文化和收藏,发掘红墙黄瓦之下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

展厅8“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汇聚30件中国书画史上的经典名作,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更有一些为书画家的传世孤本。30件展品将分为3期展出,每个展期为期约1个月,展示其中10件展品。

展厅9“驰骋天下:马文化艺术”,精选111件故宫博物院藏马文化艺术珍器,有绘画、雕塑等,并展出13件来自法国罗浮宫,以马为主题的世界艺术藏品,展出时间为期6个月。

不同于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

香港故宫有哪些亮点?

别具匠心的独特设计

北京故宫长这样

台北故宫长这样

而香港故宫长这样

整体外形借鉴中国传统器物设计理念

兼顾中国古代建筑特色

与香港都市文化

快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香港故宫建在了西九龙,附近就是最近大火的M+博物馆,算是西九文化区的一部分。

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既要和西九文化区、M+相呼应,也要和北京的故宫相呼应,所以香港故宫的设计理念就是中西古今大融合,既保留了香港的现代化特点,又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香港故宫楼高7层,共有9个展厅。其设计上把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现代建筑的手法,以及香港城市景观配合起来建筑而成,最重要的是其布局参考了紫禁城中庭宫殿之间的关系和紫禁城的琉璃瓦,用现代铝的金属材料去展现琉璃瓦形态,制造出一种动态感,形成了香港故宫天花板的设计,是传统与现代的连接。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源:香港故宫官网)

同时,香港故宫引用了紫禁城的中轴线的概念,又结合香港向上发展的现代都市建筑风格,把中轴线向上延伸,引领访客向上参观。

博物馆于地面、二楼及四楼设有三个分别面向西九文化区、维港和大屿山的中庭,游客步入其中、移步换景,可多方位领略香江美景。无论是地面大堂中庭参照紫禁城屋顶琉璃瓦设计的金色天花,亦或是红色正大门上整齐排列的玻璃门钉,都在传统中蕴含着独树一帜的现代风格,令整座博物馆随着时空转换,流光溢彩,展露生机。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源:香港故宫官网)

据中国建筑国际集团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项目负责人王勇介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大门非常有故宫特色,它是由五个门十扇构成的,门上有一些玻璃钉,总共有810个,也是参考了故宫的一些做法来做的。前面的平台广场金水河的设计也非常有特色,它是用玻璃天幕来做的,不是一个真正的一个水或者河,但它的这个曲线和造型是跟金水河一致的。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源:香港故宫官网)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源:香港故宫官网)

据香港故宫设计师严迅奇介绍,大门上的门钉传统是用金属门钉,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用的玻璃,目的是希望门关了之后,夜晚闭馆了,里面依然有灯。这些光就可以慢慢通过玻璃砖渗出来,给人的感觉就好像这个馆虽然关了门,都继续有生命力存在。建筑的外墙吸收阳光,不同角度的阳光不同,可以达到很多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阳光从低角度照射它的时候,它表面就会呈现一个很柔和的色彩。如果阳光从高角度照射它的时候,就会有小小的闪光效果。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源:香港故宫官网)

据香港故宫承建方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建国介绍,香港故宫建设过程中,从图纸设计、工厂生产、现场施工方案模拟、进度计划模拟、施工检验等方面都深入运用了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从而减少了项目图纸的错误。同时通过智慧工地系统从施工进度、安全、环保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流程,极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与准确率以先进的科技手段守护文物的安全,力求打造美好的参观体验。

香港故宫在外观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器物设计中“上宽下聚,顶虚底实”的美学特点,并辅以现代化建筑手法和新兴建筑材料来体现建筑特色。颜建国表示为实现独特的外部建筑造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外墙使用倾斜度高达1:3的清水混凝土结构和大悬臂的四层悬挑结构,外墙清水混凝土面积达到11000平方米,表面安装了3999件弧度不一的带孔曲面铝板,最大悬臂长14.6米,由100毫米厚的型钢构件组成,单个构件重达12吨。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源:香港故宫官网)

工程团队还设计了一系列复杂精密的系统来精确控制场馆内的温度、湿度,保障文物展出所需的环境条件。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项目团队采取积极措施,创新应用智慧建造体系,开发先进的建造技术,克服混凝土、钢结构等材料供应紧张的影响确保了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不得不看的珍贵藏品

香港故宫展出的文物种类齐全,涵盖故宫博物院藏品的各大门类,有绘画、书法、青铜器、陶瓷、金银器、珐琅、玉器、漆器、玻璃、玺印、织绣、首饰、雕塑、图书典籍、古代建筑等。

时间跨度为五千年。

据悉,这914件文物在香港故宫的展期由一个月至超过一年不等。从文物保护角度出发,部分文物需要轮换展出。例如古代书画这类纸质或绢本文物,对光照、温湿度十分敏感,展期只有一至三个月,部分文物展品在今次展出后,要回到故宫博物院休眠数年。

相比北京故宫的《清明上河图》、《平复帖》、青玉云龙纹炉,台北故宫的毛公鼎、《富春山居图》、翠玉白菜、肉形石,香港故宫展出的藏品同样不容小觑。

部分藏品展示

晋 顾恺之(宋摹) 洛神赋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本品一般被认为是北宋摹本,属存世《洛神赋图》中年代较早之佳作。作品不书赋文,以连续的构图,描绘了曹植与洛神从邂逅到分离的多幕情景。画面敷色浓艳,用笔如春蚕吐丝般细劲绵延,人物几乎与山、树等大,体现出古朴稚拙的六朝绘画遗韵。

本品钤金章宗明昌御府玺印,表明曾为其珍藏。乾隆六年(1741),被收入清宫,著录于《石渠宝笈》。乾隆对本卷推赏备至,不仅御书“妙入毫颠”引首、小楷《洛神赋十三行》以及多则题跋,还曾命宫廷画家丁观鹏绘制摹本。在比较了多件《洛神赋图》后,乾隆将本品定为“洛神赋第一卷”,珍藏于御书房。

这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将于展厅8的“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览展出。

唐 虞世南(传)行书摹兰亭序帖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兰亭八柱之《唐虞世南(传)行书摹兰亭序帖卷》为唐纸本,距今超过1300年。众所周知,《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是书圣王羲之47岁时在浙江绍兴兰亭宴饮之后写下的。

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介绍,“虞世南版摹兰亭序帖”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唐代之后重要的书法家要通过虞世南按照原作进行的临摹来学习王羲之书法的精髓。到了清代被乾隆刻入“兰亭八柱”,列为第一。

这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将于展厅8的“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览展出。

北宋 米芾 研山铭卷 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爱石成癖,此作即与其收藏南唐后主李煜旧物“灵璧研山”有关。米芾得此奇石后欣喜非常,于是卓然挥毫,运笔迅捷多姿。米芾行书大字传世甚少,此作堪称代表。本卷后纸所附研山图及隔水题跋则均为后配。

宋室南渡后,书坛仍以保存及延续北宋书法为旨。故此,高宗推重并收藏米芾书作,本卷正是佳证。骑缝钤“内府书印”,为宋高宗的鉴藏玺印,印的篆文风格与钤盖位置均同高宗收藏的其他书作吻合。后黄绢隔水亦有南宋权相贾似道藏印,可推断此卷是从皇室中流出。明末清初文献著录有《研山铭》传本多件,本件原作则一直秘藏不录,直至近代辗转流落日本。国家文物局于2002年成功竞购此作,后由故宫博物院收藏。此次为《研山铭》首度于境外展出。

这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将于展厅8的“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览展出。

宋 赵佶 夏日诗帖 纸 故宫博物院藏

《夏日诗帖》是书于政和年间,经典瘦金名帖代表作,流传九百余年,至今保存完好。古人评论瘦金体云:“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飞动而干脆”,是对瘦金书特色的高度概括。又有赞云:瘦金书“金镂之妙,细比毫发,殆与神工鬼能,较奇逞并于秋毫间。”对瘦金体书法的高度艺术成就推崇备至。上述特点在此贴中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毫无遗憾可言。

这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将于展厅8的“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览展出。

雨后帖 王羲之 宋代摹本 故宫博物院藏

《雨后帖》传为王羲之所书的一通信札,所谈之事不可考,书字不够规范,个别字难于辨认。

此帖最早见于清代安岐《墨缘汇观》:“雨后帖,草书,纸本,唐模,有‘世南’墨印。”今专家鉴定认为此帖并非王羲之亲书原迹。

从此帖的墨色浓淡变化观察,与运笔的启收、顿挫转折的徐疾和用力相吻合,无勾摹痕迹,因此判断此帖应是古临本,书写年代在北宋至南宋绍兴以前。

清《书画记》、《平生壮观》、《墨缘汇观续录》、《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清  郎世宁 狮子玉 故宫博物院藏

此马名“狮子玉”,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进献的贡品,由耶稣会教士画家郎世宁绘制。作品的画法上采用了西方绘画的透视法,有光影的呈现和写实的记录,连马的血管也画了出来,但这幅画却是用水墨创作的,乾隆还为这幅画题跋。

这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将于展厅9的“驰骋天下:马文化艺术”展览展出。

五代阮郜的传世之作《阆苑女仙图卷》、代表宋徽宗艺术审美画作的《雪江归棹图卷》此次也出现在展品清单中。

五代 阮郜 阆苑女仙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赵佶 雪江归棹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阆苑女仙图卷》是五代南唐画家阮郜唯一的传世作品,是唐代至今为数不多的画在绢本上的人物画。

山水画成熟于五代至北宋年间,宋徽宗的《雪江归棹图卷》一般被视为中国山水画早期高峰期作品,也是宋徽宗赵佶存世的唯一一幅山水画作,绢上既能看到宋徽宗代表性的签名“天下一人”,也有瘦金体书“雪江归棹图”。该画作曾于2015年与《清明上河图》一起在故宫博物院展出。

“纸寿千年绢八百”,当年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研究员金运昌的这段话,恰恰说明两件距今超过800年的画作的珍贵价值。金运昌说,书画的保护主要是恒温恒湿。“绢本确实是很难保护的,因为绢都是蚕吐的丝,都是动物蛋白质,所以这个绢本画越少打开越好。”

清 雍正帝朝服像(局部) 绢本水墨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皇室遵循传统儒家文化,提倡孝道与祭拜祖先。宫廷人物肖像中即有一类专用於祭祀典仪,风格雍容华贵、庄严肃穆,记录了皇室成员的面容、气质,以及彰显其身份地位的服饰。本展展出的几代帝后之朝服像,代表清宫最高规格人物肖像的艺术成就,其样式变迁、画面元素的象徵意义,以及供奉建筑与祭祀仪轨,均与宫廷历史文化紧密联系。白描画稿的陈列亦体现肖像画的创作与修复过程。

看到这幅作品,是不是想起了之前大火的雍正表情包呢?

除了珍贵书画,宋定窑瓷名品孩儿枕、巧夺天工的清乾隆款白玉桐荫仕女图山子等重量级文物也都出现在展品清单中。

北宋 洗 河南汝窑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汝窑以其仅供宫廷的天色青瓷名重于世,但只生产了约二十年,传世的汝窑瓷至南宋时已经非常罕有。现时存世品不足一百件,如凤毛麟角。

这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将于展厅3的“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瓷”展览展出。

宋 定窑白釉孩儿枕 故宫博物院藏

此枕乃由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所制作,为时人所喜爱。清代乾隆帝甚爱定窑孩儿枕,并曾赋诗多首,其中一首谓:“伏犹曲四体,醒自瞪双睛。怜尔供人寐,已恒寐不成”。

这件展品为属国家一级文物,将于展厅3的“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瓷”展览展出。

清 乾隆款桐荫仕女图山子 玉 故宫博物院藏

山子为文房常见的陈设品。此山子底部镌有乾隆的款识及题诗各一,可知原玉本为和阗所贡,中间的部分被挖出以制碗。但经过一位佚名的苏州玉工把本应弃置的玉材重新设计,如将挖去的圆洞化为桐荫蔽天的月门,未经打磨的玉皮点缀为梧桐、蕉叶,从而制成此巧夺天工的工艺品。

这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将于展厅5的“器惟求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展览展出。

清  盘龙纽 玉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帝钦定二十五宝之一,位列二十五宝之首,是“大清受命之宝”。以玉石雕刻,纽的形状为象征帝王的龙。据《交泰殿宝谱》所记为“以章皇序”之用,即表明清王朝受天之命统治中国的合法性。又据乾隆帝《交泰殿宝谱序后》,此宝原是太宗皇太极以来“先代相承,传为世守”的旧物,故乾隆十三年(1748)诏改玺印中的满文本字为满文篆书时,该宝得以保持原貌。其材质洁白温润,盘龙纽线条简洁流畅,技艺纯熟,显示出清前期玉石雕刻的水平。

这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将于展厅1的“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展览展出。

元 朱碧山款槎 银 故宫博物院藏

“槎”即木筏。据西晋张华《博物志》所记,曾有人乘槎出海,最后上达银河,与牛郎织女相遇。以传说中的槎为器型,制作饮具,可能为元代银匠朱碧山首创,今日仅存四只。此杯造型模仿盘根错节的树干,中空的树干内可以盛酒。槎杯的主要部分由银铸造而成,细部用錾刻工艺表现,人物的头、手等部分均是独立铸造之后,再焊接在杯上,接焊之处混然无迹,既是实用的饮器,亦是巧夺天工的雕塑。

这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将于展厅5的“器惟求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展览展出。

清 乾隆款画珐琅八棱开光山水花鸟图提梁壶 绸平金绣 故宫博物院藏

壶身以铜为体,表面镀金,再以画珐琅装饰。设计结合中西元素,外型借鉴当时外来式样,壶身各图却是中国传统工笔风格。除用料与技巧上乘之外,此壶设计亦兼顾实用:把手加上金星玻璃珠衬托,既美观又能有效防滑;另配有小油罐供燃料点燃加热。

这件展品为属国家一级文物,将于展厅5的“器惟求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展览展出。

香港故宫和故宫博物院的策展团队以宏观的文化史角度,透过文物背后的故事,带领观众走入紫禁城,讲述紫禁城由皇宫到博物馆的转变历程。这批故宫珍藏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瑰宝,观众能从中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卓绝瑰伟的艺术成就。

见证香港回归25周年

2017年6月29日,《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签署,标志着香港故宫项目正式推展。

2018年5月26日,在香港举行的“狮子山下·工银国际大讲堂”上,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在题为《世界文化格局中的故宫博物院》的演讲中提到:“故宫博物院与香港特区政府均认为在香港兴建一个聚焦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故宫文化博物馆,将积极配合香港成为国际文化都会的愿景,以及故宫文化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的发展策略。”

单霁翔认为,香港故宫的建立,可以让观众通过参观博物馆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也有益于开拓年轻人的视野、启发年轻人的智慧,对培育下一代有重要的意义。

2018年5月28日,嘉宾出席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奠基仪式。(图源:新华社)

香港故宫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支持兴建的重点文化项目,承载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功能。

“并非北京故宫的分馆,

也要与台北故宫不同。”

谈及建馆初衷,香港故宫馆长吴志华曾这样回答。

“在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之前,我曾任香港海防博物馆的创馆馆长、古物古迹办事处执行秘书以及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原副署长。丰富的工作经历,让我有很多机会与北京故宫打交道。40年前,我还是香港历史专业的大一学生时,就曾到北京参观故宫。北京故宫丰富、精致、珍贵的文物,让我大受震撼,更沐浴到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

“我至今已记不清去过北京故宫多少次了。但几乎每次去北京,我就一定会到故宫。上班后,我与故宫的来往更多从游客的身份变为了一种工作。事实上,成立香港故宫的想法,多年前就有了轮廓。从200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来港展出,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故宫文物到港参展,再到后来的兵马俑在港展览、敦煌展览等等,我们与北京故宫的合作越来越常态化,越来越有了更稳固和更亲密的关系。”

“2015年9月,我陪时任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到北京出差,与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聊天,提出了“香港故宫”的概念。2017年6月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签署仪式,香港故宫正式启动。四年多时间过去,我和同事眼看着香港故宫从无到有,从一砖一瓦到如今将要竣工,内心满满都是激动、兴奋和荣幸。”

谈及博物馆的定位和愿景,吴志华表示,香港故宫并非北京故宫的分馆,也要与台北故宫不同。香港故宫文博馆定位为一个“连结的博物馆”,旨在连结古今、连结香港与内地、连结世界。“我们希望由此促进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事业融合发展,让香港的文化发展融入国家文化发展大局,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给世界观众,助力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伙伴关系,互为补充

6月20日,正在访港的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走进香港故宫,发表了“共同守望人类的故宫”主题演讲。“这是见证香港回归25周年的‘重大礼物’。”

王旭东发表演讲 (图源:团结香港基金)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不是我们的分院。相反,双方是伙伴关系,馆藏定位互为补充。”王旭东表示,香港故宫的展览有很多创新角度,也考虑到要吸引年轻人,如古与今的对话、中西方对马文化的解读,都反映香港中西文化交汇的优势和特色。

香港故宫可一览维港风光(图源:北京日报)

虽然在疫情影响下,这两年的世界仿佛按下了暂停键,但艺术的脚步不会停滞。

香港故宫将在7月2日正式对外开放,作为见证香港回归25周年的一份“重大礼物”。

关键词 :国宝|香港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中国文艺网      责任编辑:赵若熙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