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七夕——漫话民俗“我们的节日”(十一)
2022-08-04 09:04:52     河北省民间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公众号    【字体:

我们的节日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并不缺少浪漫,比如在有关元宵节的诗篇中,青年男女相约观灯赏月,蕴含了美好而朦胧的爱情,而七月七日的七夕节,仿佛就是专门为爱情和女性所设,它体现的爱情主题凄美而浓烈,被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所以七夕的民俗活动也以女性为主角,又叫女儿节、七姐节、少女节、七娘会、乞巧节等等。

七夕的由来

七夕的由来源于上古时期先民对天象的崇拜。在中国古代的星宿体系中,由6颗星组成的“牛宿”位于银河的东岸,这6颗星组成了一个两角三足的牛形,古人称其为“牵牛”。“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在银河之西,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被直接称为“织女星”。在“牵牛”星的南面,有9颗星组成了“牵牛星”耕作的“天田”,再往南,“九坎”9星组成了一片可以灌溉农田的湖泊。“牵牛星”和“织女星”被合称牛郎织女,到了农耕社会时期,他们寄托了先民对男耕女织,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向往,因隔河相望,又繁衍出牛郎织女在七夕鹊桥相会的爱情传说,到了现代,七夕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夏季星空的牛郎织女示意图(图片来源《燕赵都市报》)

一种说法认为,七夕起源于先秦,发展于两汉,鼎盛于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大量有关七夕的优美名篇,使七夕更加成为一个脍炙人口的节日。而牛郎织女的传说,流传千载,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成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围绕这个传说,还产生了多个故事的起源地之争,仅在河北,就有邢台说、内丘说、灵寿说,在国内,还有山西和顺说,山东沂源说,河南鲁山说、南阳说,湖北郧县说,陕西西安说等等。

河北七夕旧俗

在民间传说中,织女又叫七仙女、七姐,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她不但貌美,还心灵手巧,善于织锦,相传绚丽的朝霞和晚霞就是她巧手织成。俗信在七月初七,织女和牛郎相会,心情很好,所以有求必应,这催生了民间在七夕的一系列乞巧活动,这些民俗有月下穿针、水上漂针、置蛛观网、献丝缕补鹊桥等等。

观网卜巧

在承德遵化,秦皇岛乐亭,以及邢台新河县等地,七夕之夜,姑娘媳妇们把瓜果切成花瓣状,摆在香案上,然后查看蜘蛛在瓜果上结网的细密程度,或者查看网丝的圆正状况,如细密或圆正,即认为是得巧。在沧州地区的青县等地,则是在七夕之夜,将一个装有蜘蛛的小盒子放在窗台上,第二天打开盒子,如果蛛网密而正,就认为得巧了,如果结网稀且不正,或者没有结网,就认为没有得巧。这种置蛛观网的民俗叫卜巧。

穿针赛巧

七夕之夜,年轻女性成了节日舞台的主角,她们还将上演月下穿针等绝活。在七夕的月光下,姑娘媳妇们围坐在一起,每人手拿一针一线,看谁在月光下穿得准穿得快,谁就被认为是“巧娘”,这叫赛巧。

抛针测巧

“针影如棒槌,拙手能怨谁;针影赛剪花,巧手令人夸”,这句冀东民谚说的是七夕抛针观影的民俗。抛针观影,又叫测巧。七夕中午,把水注入碗、盆中,在阳光下暴晒,之后将绣花针投入水中,针浮水面上时观看水底针影,如针影分散如花鸟,或飘动如云,即为得巧。如针影粗直,没有花样,被称为“得拙”。固安县民间将这种民俗叫“丢花针”。文安县叫“投花针”。当然,这种抛针测巧民俗,带有很强的游戏成分,也有“巧娘”抛针测巧却得拙的结果,这种巧合只能博得女人们一笑了。

讨七夕水

七夕的夜晚,姑娘媳妇们把一盆水放到瓜架下,相传在水中能看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景,瓜架下的水盆还能接住牛郎织女相会时留下的泪水,这叫讨七夕水,用此水洗眼,俗信能治各种眼病。

儿童乞智

旧时的七夕还流传着儿童乞智的民俗。不满15岁的儿童,在七夕之夜,伏到葡萄架下或者井旁,相传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私语或哭泣声,能听到私语的儿童可以开启智慧,变得更聪明。民国年间的《高阳县志》就记载了这种民俗。

牛的生日

据康熙五十年的《永平府志》记载,今秦皇岛地区的卢龙、昌黎、抚宁,唐山的滦州、迁安等县,民间认为七夕是牛的生日,这一天要在牛角上挂花枝,让牧童吃饼,可保佑牧童和牛一年无病无灾。第二天早晨,观察喜鹊的顶毛是否减少,如果少了,就印证了喜鹊昨晚飞到天河搭鹊桥的传说。

剪纸《牛郎织女》(图片来源《燕赵都市报》)

七夕节日文化融合了神话、传说、爱情、男耕女织等丰富的人文元素,在民俗活动中,除了乞巧、卜巧、测巧、乞智等内容外,还繁衍出乞寿、乞子、乞财等内容,成为一个以女性为主的影响广泛的民俗节日。

河北七夕新民俗

以家庭和爱情为主题的七夕节,在千百年的传承中,不断融合时代元素,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河北的七夕节日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守正创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

天河山“牛郎织女相望”景观(图片来源网络)

内丘的七夕庙会和七夕文化论坛

每年的七夕,邢台市内丘县东关玉皇庙,要举办热闹的七夕庙会。玉皇庙七夕庙会的重头戏之一,是祭祀“天棚地棚”,相传这个仪式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立。庙会会期是七月初一至初七,正期是初六至初七。“天棚”和“地棚”是两张4米见方的五彩大纸,上面用剪纸塑造了与牛郎织女故事有关的多种图案。其中“天棚”剪出四大天门、银河、鹊桥、红日、月亮、牵牛星、织女星、五斗星君等图案,“地棚”剪出了牛郎、织女、花鸟虫鱼等图案。祭祀时,人们在玉皇殿前围着“天棚”和“地棚”说唱做“功”,七夕晚上,焚化“天棚”“地棚”,演出大戏《天河配》。据地方文献记载,内丘东关玉皇庙祭祀“天棚地棚”仪式,始于明隆庆年间,是为了祈祷家庭美满幸福。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内丘县流传久远。在县中部王交台村的一座高大土台上,建有一座牛王庙,相传始建于汉,今为清代建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牛王庙的奇特之处是有一座带罩棚的戏楼,罩棚为木质结构,正卷棚式屋顶,上覆布瓦,檐头覆瓦当,下有26根木立柱支顶,罩棚与戏楼形成一个整体建筑,使演出和看戏不受风雨影响,当地民谚说,“南京到北京,唯有牛王庙的戏楼带罩棚”。牛王庙每逢三月十五有庙会,相传是为了纪念牛郎和织女这一天水边初遇而设。邢台地方学者李恒坤根据《太平寰宇记》有关先秦时期牛犊子和连眉女子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内丘的记载,考证这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原型,并撰文提出内丘是牛郎故事原型地的观点。

内丘玉皇庙七夕庙会的“天棚地棚”(图片来源网络)

2006年,内丘牛郎织女的传说及祭祀仪式被列入首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天棚”“地棚”主要传承制作者李丑妮、张喜凤,被批准成为首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丘牛郎织女传说及祭祀仪式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5月,内丘七夕节保护示范地被列入“首批河北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

2018年8月16日至18日,“我们的节日——2018中国内丘七夕民俗展演暨七夕文化论坛”在内丘举办。活动由中国民协、河北省文联主办,河北省民协、内丘县委县政府承办,主题是“传承优秀,弘扬经典”,来自省内外23所高校和29个社科单位的63位学者齐聚内丘,就七夕文化在当代的价值与影响,如何保护和传承七夕文化等课题,进行了交流探讨。七夕文化论坛是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有益尝试。

天河山“七夕情侣节”及“寻找今日织女星”活动

天河山风景区横跨邢台市邢台县(今信都区)白岸乡清泉村和山西省和顺县松烟镇夫子岭村之间。主峰天河梁海拔1780米。这里流传着牛郎织女的古老传说,景区内有天河梁、老牛岩、牛郎庄、织女峰、鹊桥等许多有关牛郎织女故事的遗迹。2005年,天河山注册为“中国爱情山”。2006年,天河山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七夕’爱情文化之乡”,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中国‘七夕’文化研究基地”。

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图片来源网络)

从2006年的七夕开始,河北省民俗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在天河山举办了“河北省七夕情侣节”活动,这个活动两次在全国传统节日评选中获奖,成为河北省一个有影响的民俗文化品牌。从2015年七夕开始,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婚爱理念,倡导女性自立自强和担当精神,以“爱情忠贞,夫妻和睦”为主旨,配合七夕情侣节开展了“寻找今日织女星”活动,分别评选巧女、才女、善女、孝女等若干名。这个活动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可以说是河北人守正创新,将传统节日文化赋能文旅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

灵寿县织女山的七夕民俗

在石家庄市灵寿县寨头乡的牛庄、女庄等几个村庄,分布着许多和牛郎织女故事有关的山川、河流等遗迹,也流传着七夕节的一些独特民俗。

灵寿县与平山县的界山天台山,海拔1252米。因山顶建有一座王母观,又叫王母观山。相传此处是王母娘娘的道场。山阴的七油河从王母观山发源,流入灵寿县寨头乡,绵延流淌20多里后汇入慈河。这条七油河,当地俗称天河。相传当年王母娘娘拔下头簪变成河来阻挡牛郎织女相会,因簪上有头油,所以河上常漂有油花,故又名漆油河。天河两岸有两个村庄,一个叫牛庄,一个叫女庄,两村相距三四里。历史上,牛庄本叫牛郎庄,女庄本叫织女庄。据《灵寿县志》记载,王母观山下,牛庄女庄隔河相望,有不少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除了村名和传说,这里还有许多和牛郎织女故事有关的遗迹。牛庄的上游七油沟村,又叫七女沟村,村旁有七条形状和长度基本相同的小山谷,都趋向王母山主峰,当地民谣说,“七女沟,七女沟,一个仙女一道沟。七女门前都走过,然后才到王母楼”。从七女沟往里走,就是织女山。织女山上有一个阔约数丈,清澈见底的水池,叫织女池,相传是七仙女洗澡的地方。织女池旁有一块平地,原有一座牛郎织女庙。天河的上游西岸有一座山峰叫牛郎峰,对面是织女崖。

对于寨头乡的牛庄、女庄、七女沟等村子来说,七夕是他们一年中重要的节日。除了传统的乞巧、乞智、乞寿外,情侣们到织女山约会,交换爱情信物,祈求白头到老。晚上,村里唱《天河配》。姑娘媳妇们摆上果品,对天祭拜牛郎织女星,守在瓜架和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相会私语。

这里独特的饮食风俗是吃面条吃蒸食。当地民谚说,“七月七的面,吃了情不断。面条吃七根,亲人心连心”。吃面时还有一个风俗是必须挑出两根扔到地上,说是喂给搭鹊桥的喜鹊吃。蒸面食主要是蒸面牛,因为神牛是牛郎织女的媒人,俗信吃了会爱情永固。因为这些独特的七夕民俗,2009年6月,灵寿县七夕节被列为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灵寿织女山七夕节保护示范地被列为“河北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

七夕民俗文化之所以流传千年而不衰,是因为蕴含了人类追求爱情永恒、家庭和美的主题,这或许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之一吧。

关键词 :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河北省民间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公众号      责任编辑:赵文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