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举措,引导全省广大舞蹈工作者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战略部署上来,凝心聚力搞好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河北省文联、河北省舞蹈家协会于2022年12月27日-28日举办了“2022年河北省中青年舞蹈人才创作培训班”。全省的160余名舞蹈创作骨干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党的二十大宣讲、专家讲座、名师授课,让学员们在学习中强化理论武装,提升创作能力。

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史建伟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题拉开了培训的序幕。课程紧扣二十大精神,从牢记国之大者,把正把准前进方向、强化做好文艺文联工作的责任担当、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文艺力量三个方面,为舞蹈工作者在新时代应该怎么做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史建伟指出,正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之际,新华社发布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东方演艺集团的艺术家的回信,勉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崇德尚艺、守正创新,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使我们再次受到鼓舞和激励,也更加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文艺工作者一定要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嘱托,在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上走在前作表率,用更好的作品,更优质的服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史建伟要求全体学员一定要深刻领会二十大重大意义,增强学习宣传贯彻的自觉性,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把握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找准贯彻落实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在新的征程上,要更加自觉地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舞蹈工作者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要立足自身特点特长,发挥专业优势和组织优势,明确着力点、切入点、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河北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面向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主战场,深入到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八大场景,体验火热实践、记录发展成就,感受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推出一批充满时代气息、具有河北特色的优秀舞蹈作品,讲好河北故事,凝聚奋进力量。
在开班仪式上,河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张新茹对全体学员致以新年的祝福,对一直以来支持配合协会工作的每一位舞蹈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新茹指出,本次培训对标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全面履行协会职能,加强行业管理,提高会员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弘扬德艺双馨,推动舞蹈创作高质量发展。大家要按照二十大精神指引和要求,把学习始终贯彻在我们每一步成长和发展之中,补足精神之钙,迈好专业之步。
她对本次培训班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体现舞蹈工作者的责任担当。要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二是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作为舞蹈工作者,要致力于舞蹈精品的创作生产,要通过学习、交流、研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艺术审美。三是要坚持与人民同心。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来源于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基层百姓、深扎田间地头,用优美舞姿去展示河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她要求会员们珍惜学习机会,坐下身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认真思考,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获,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创作能力,转化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动力,为今后的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工作处处长、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团秘书、中国舞协少儿舞蹈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雷娟就《少儿舞蹈创作要点及趋势》开展授课。雷娟从“小荷风采”发展历程以及少儿舞蹈选材类型、创作注意事项、创作存在的问题、创作趋势等五个方面全面地阐释了少儿舞蹈创作要点及趋势,同时雷娟以诸多“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的金奖作品为例,如《我的偶像》《毛毛虫》《鼓韵新生》等,从创作理念、舞蹈题材、舞蹈形象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地分析,使学员们对少儿舞蹈有了全面的了解,受益匪浅。

山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教授(二级)硕士生导师傅小青以《群众舞蹈创作之我谈——以舞台艺术群众舞蹈创作为例》为题,围绕着“选材立意的深远性”“选材和表现的别致新颖性”“选材和风格的把握性”三个方面,从他自己创作的亲身经历谈起,结合着《海英和她的妈妈们》《工地节奏》《岁月·拴马桩》等颇具代表性的舞蹈作品,对编舞者应如何从“模仿”中寻找“灵感”和“创新的突破点”,如何从把握“时代特征”、观察“客观的社会生活”中做好创作题材的“选择”与创作方向的“把握”,如何在取材“立意”与“表现形式”上做到“以小见大”“意境高远”,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度等核心观念条分缕析,将原本专业性较高的编舞理论剖析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石家庄市政协常委、河北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河北省社科院语言文学所特邀研究员王律作题为《河北解放区舞蹈简述》的讲座。以冀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舞蹈艺术、河北解放区舞蹈的发展历程,讲述了舞蹈前辈以实践经验作基础,按照艺术来源于劳动、来源于斗争,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则,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一面注意继承红军舞蹈的优良传统,一面又注意从新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艰苦的创作过程。

来自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的副教授何蓓蓓与大家分享了《少儿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教学设计课程的实施途径》。从民族民间舞蹈组合创排、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讲解。讲座适用于高职舞蹈教育专业学生群体、各级艺术院校、社会艺术培训演出机构、幼儿园、中小学等各类社会群体,社会效益潜力大,影响辐射范围广。以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内容为载体,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化共情,以期实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根本教育目标。

会员们对本次培训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有政治高度、理论高度,实操高度,现实针对性很强,学后很受启发,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理解和把握,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找出了差距,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舞蹈创作实践中,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