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过大年 燕赵文艺云上演|摄影作品云展播(一)十万大军建雄安
2023-01-18 12:10:46     河北文艺网    【字体:

2020年12月29日,受寒潮的影响,雄安新区的最低气温降到了零下15摄氏度。凌晨5时30分,穿梭于各工地的通勤车开过来,一辆接着一辆,把工人们送往雄安新区建设项目的各个岗位。

木工班组的翟义敏和工友们走出生活区宿舍,突来的寒流让他下意识地紧了紧衣领。他们今天的任务是在北京城建集团承建的容东片区B1组团8工区11号楼制作二次结构模板。

2020年12月29日,北京城建集团职工宿舍区,这里配备了健身设施,下班的工人可以在这里锻炼。©赵杰

天还未亮,雄安新区建设者们新一天的工作就已经展开。

作为雄安新区开发建设先行区,容东片区备受瞩目。容东片区各组团承担着大量的安置房建设任务,是第一批搬迁群众回迁的安置房项目,肩负着安置搬迁人口、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的重要使命。目前,雄安新区共有在建工地260余个,奋战在容东片区的建设者近10万人。

202012月25日,雄安新区剧村220千伏变电站,工友们站在自己建起的楼房上欣赏建设中的雄安夜景。©赵杰

雄安建设,质量第一。“我们负责容东片区B1组团119栋住宅及相关配套设施的精装交付,大部分已顺利封顶。”北京城建集团技术负责人介绍说,随着气温骤降,很多受温度条件限制的施工工序已经暂停。所有施工单位都制定了详尽的冬期施工方案,确保规范操作,保证质量。

202012月28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一处工友集市,工人们正在这里吃晚饭。©赵杰

“能为雄安建设出力,挺自豪的!”上阵亲兄弟,郭海超和郭海滨哥俩儿来自河南,在中建八局承建的C组团安置项目做工程水电。奋战在雄安的建设大军中有不少来自河南、四川、安徽等传统劳务输出大省的建设者,他们把雄安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202012月28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中建c组团安置房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扛着钢筋走过已经封顶的建筑群。©赵杰

今年25岁的杨涛,毕业于吉首大学土木工程专业。9月1日从湖南来到雄安,当起了工程项目的现场安全员。“建设项目强度高、节奏快,对安全管理工作是个挑战。”杨涛除了每天对工地现场进行例行安全检查之外,还要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监督整改落实情况,晚上还要加班整理资料,任何一个环节都来不得半点马虎。杨涛说辛苦是有一点,但和大家一起雄安追梦的经历,更是难忘的青春记忆。

202012月29日中午,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浩浩荡荡的工人队伍走出工地去吃午饭。©赵杰

冬日里的雄安新区,所到之处塔吊林立、热火朝天、夜光如昼,分布在多个片区的建设者们正以工匠之心,不舍昼夜地为这座“未来之城”贡献汗水与力量。

202012月29日中午,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工人在路边购买生活用品。©赵杰

202012月29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B1组团安置房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在喝水。©赵杰

202012月29日,北京城建集团职工宿舍,室外温度零下10摄氏度室内24摄氏度,工人正在洗漱。©赵杰

202012月29日中午,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为了抵御严寒一位工人“全副武装”。©赵杰

202012月29日,中建八局宿舍区食堂,每天有近4000工人在这里就餐。©赵杰

本组作品入选 第2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 纪录类(组照)

赵杰,河北日报记者,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专业,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十年,连续三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河北新闻奖摄影一等奖。

关键词 :展播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河北文艺网      责任编辑:赵若熙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