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本与化生——中国写意艺术主题学术论坛实录
2023-06-01 09:36:04     中国美术报    【字体: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与河北省文联、河北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写意画作品展览”于2023年4月16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近日,该展览以“教学观摩展”的形式在河北美术学院开展。展览以繁荣中国画写意精神、壮大写意画创研队伍为目标和方向,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与高校联合办展的一次探索性实践。

研讨会现场

依托本次展览,为深入研究中国写意艺术,进一步提升写意画创研水准,凝聚学术力量,河北美术学院于5月27日举办了“立本与化生——中国写意艺术主题学术论坛”。本次论坛共分上下两场,上半场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主持,下半场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鹏主持。出席上半场研讨的嘉宾有:中国文联副主席边发吉、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处处长杜松儒、河北美术家协会主席祁海峰、河北美术学院校长甄忠义、四川大学教授林木、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邢少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主任杨华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光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岳黔山、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唐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华三、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晓霖等。出席下半场研讨的嘉宾有: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绘画研究所所长朱万章、中国美术馆民间美术部主任王雪峰、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董雷、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陈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一级美术师阴澍雨、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纪念馆馆长黄戈、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文社科学术事业部副主任蒋文博、《美术》杂志编辑部主任吴端涛、《美术》杂志责任编辑杨灿伟、北京画院美术馆负责人薛良、北京画院研究员马明宸、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任军伟、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浅野泰之、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尹惠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王洪伟、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刘昊、河北美术学院常务副校长张建敏等。

研讨会现场

论坛主题“立本与化生”,出自《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和《周易》“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其中“立本”可视作守正,“化生”则是创新发展。与主题相呼应,论坛议题包括:“中国写意艺术的古今之变”“中国写意艺术的本土性与世界性”“中国写意绘画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三个方面。论坛旨在回顾中国写意艺术的历史传承和当代发展,进一步探讨和反思当代中国画写意能力与水平的发展现况,以及中国画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内容。这次论坛不仅是对中国写意艺术发展和现况的一次深入讨论,加深青年艺术家对中国写意艺术的认识,促进创作思维的创新并力图为当代中国画创作、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也对今后高校写意艺术教学与全国写意艺术创作提出了建议与希望。此外,此次论坛也为院校师生提供了一个与专家交流创作经验、探讨艺术理念的平台,促进艺术创作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美术报》视频号直播

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由《中国美术报》视频号进行全程线上直播,直播将研讨会的受众面扩大到社会各界,助力观众近距离体会中国写意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当代意义,为河北美术学院的师生和线上观众带来直观的观展体验,为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研讨会的内容提供了便捷。首播当天,累计观看量近1.1万人,点赞人数近两万。

研讨会现场

上半场(以发言先后为序)

尚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今天在河北美术学院召开“立本与化生”学术研讨会,探讨当代中国画写意问题十分重要与非常迫切。当代中国画写意能力与水平的整体下滑是中国整个文化艺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我们所理解的“写意”或“意象”既是中华艺术独特的美学观念,也是中国书画鲜明的艺术特征,但当下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丧失、写意表现的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次展览虽已倡导写意,以写意中国画为入选的基本标准,但整体水平不高更让学界焦虑。应当说,当代中国画发展已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其迷茫、困惑的原因也基本上源自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学科设置与教育理念,因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以西方再现写实美术教育为参照,素描、色彩是其教育基础,长此以往,中国画从教育开始就不断被西学所同化。今天在河北美院召开这个研讨会,就是力求从中国画教育这个层面来探讨中国画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画回到写意本体、创新生化提供思想方法。

甄忠义(河北美术学院校长):我认为本次论坛的核心意义,即立本与化生,重塑写意精神,推动和繁荣中国画写意创作,讲好中国故事,壮大写意画的创研队伍。探索中国写意艺术,是每一位中国画画家的文化使命,也是时下美术院校人才培养所应致力的重要方向。河北美术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内涵、文化能量、艺术价值,力图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精品。最后,我希望从名家示范引导、走进校园、请进来走出去三方面全力推动中国写意画的创作发展,擎举写意画家群体的文化责任和时代使命,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林木(四川大学教授):我认为当前的艺术教育面临中西融合和我国五千年文明选择的问题。以著名画家方增先为例,作为浙派水墨人物画的领军人物,到70岁的时候坚定意识到,坚持回到写意的立场进行水墨的革新。他的写意人物画对今天的人物画家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其次,我认为“写意”在起源上还存在误区。写意始于元代,一直到清代中期,写意仍然是与工笔的写生相区别的一种画法。我曾写过一篇溯源写意画的文章,认为属于中国艺术总体的特征是意象,而所谓意象就是以主观去融会客观、以主观去改造客观,代表中国古典美学基本精神的是意象而非写意。总之,如果我们能明白中国艺术的意象性,就能进一步突破思维方式的限制。探讨中国艺术的本质规律,相对于“写意”,“意象”的表达似乎更为全面。

邢少臣(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中国写意画的线条有长度,这个长度就是传统、就是上下五千年。但是中国写意画的线条也有宽度,这个宽度就是包容、就是借鉴、就是时代性。怎么样把写意画的线条拓展开来,继承长度、拓展宽度,让自己的线有内涵、有哲思,驰骋纵横在写意画的空间里。我认为写意画最根本的是线的发展,线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就像是人的骨骼一样,起到一个支撑稳定的作用,因此对于写意画来说,线的变化决定了其生命力,所以要反复锤炼、锻造这些线。过去古人讲屋漏痕、锥画沙、折钗骨,线条反映时代、反映写意画的精神,因此我认为当下线条的演变还要升华。对于每一位写意画家,线的锻造都应该每天笔耕不辍、反复磨炼。

另一方面还要去梳理线的运用,作为画家,要想使自己的线条与当下的时代融合,就要丰富这些线条的内涵,要包容、博大、厚重、苍老、圆润。我认为画家也应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线条根据画家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变化,所以线是有节奏的,而节奏感在写意画里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中国画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线的内涵性、思想性对于线的锻造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内涵。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立本与化生,立本是写,是用笔;化生毫无疑问是写意的。但是立本是东,化生绝不是西,绝不能为了写意画的吸引性,而把西方文化过多融入,而是去演变、变革、升华传统的笔墨经验,尽量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变革,使我们中国写意画更具有生命力。所以怎样将线锻造好,我认为是写意画里非常关键重要的部分。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我谈几点体会:第一,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立本与化生”,“本”在哪里?从哲学层面、美学层面来讲,老庄哲学中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是合为一体的,绘画中讲“心师造化”,后来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它是从“心师造化”四个字把它演化成八个字,概括了中国画的哲学本质。我觉得中国画的本质特点是天人合一,心无同源,要与天地并生万物同齐,是一种哲学美学观点。我们中国画的本就在这里,这是中国写意艺术的根本哲学基础。再说20世纪的美术革命,陈独秀、徐悲鸿等人主张改良中国画。但是我们现在反过来看,100年后的水墨画没有被替代,只能进一步地发展。当然,在中西融合的道路中,徐悲鸿等人作出的探索,在水墨文化的发展中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评价,用写实的方法、素描的方法改造中国画,我个人认为,对于中国写意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今天大家去全国各地看展览,写意的佳作尤其缺乏,怎样推出精品力作和标志性作品是当下应该重视的问题。其实这正是当代文艺创作中的“高原”与“高峰”,我们的创作,既要“高原”,也要“高峰”,最后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和研讨,能够鼓舞美术界涌现出更多的高峰之作。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这次会议主题是“立本与化生”。结合主题我谈两点:第一,询问主体精神。首先,本立还是立本?本在何处?其“本”何以求得,其“务”以何形式?君子务本,君子是主体。凭借一个虚构的主体,演化为道德的”化身,是“我”的自况。我是君子,我是艺术家,艺术家是有良知的,艺术家是君子,君子务本,君子借道而行。其次,天地因何而感,万物为何化生?天地各为主体,一阴一阳,互动而生,其中又有一个隐逸的主体,触动天地上下、阴阳两界。这是超越天地万物的自然力吗?是绝对理念,是至上的神还是自有规律的道? 第二,艺术“写意”的指向性,其重在“写”还是“意”?传统艺术“写意”强调其书写性,如果去其书写性,强调其“意”,那么,其意则在于人。人持于艺,感化于物。人之意、艺之意与物之意,三者之间,相互贯通,其本依然在于人。以上两点,仅供思考。

祁海峰(河北美术家协会主席):我认为中国写意画的创作结合“谢赫六法”来谈的话,用其中的“气韵生动”来概括最准确。我们在创作过程中,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气息,这种气息是个体从自身的独特感受出发,进而生发出的对物象的一种表达的愿望,它是性情的抒发。

从我个人的创作经历来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在面对一个具体物象时,传达的是什么?我觉得传达的是精气神。气息的传达与个人的修养紧密相连,当你面对物象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才能传达什么样的气息。我认为画家要具备这种对物象的把控能力。

第二点我想谈的是中国画的意象,它是超越了物象本体的一种精神性的再现。我们面对一个物象进行表达的时候,无论何种表现形式,它只是媒材不同,但作品最后传达的气息与精神性是一致的。最后呈现出的作品状态,就是画家本人对物象的理解、对笔墨的把握。

笔墨当随时代,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我想我们传

达出的精神状态和古人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对物象的把握,也就是“化生”,即化万物,化出生命的气息,最后达到气韵生动的状态,传达出新的力量、新的生命力。

于光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写意作品的创作要以平日的功夫和方法论为前提,这点对于当下院校美术教育十分重要,学子应该从古典哲学、传统文化以及形而下技术层面的提升出发,进而实现精神上的升华,这就是我强调的写意性。对此我有三个观点。一是如何把现实物象的物理结构转化为笔墨结构,首先艺术家的功夫要做到,当然更重要的是具有形而上的智慧和韬略;再一个是笔墨如何超越物象提升写意精神的境界,这关系到各个方面,具有了笔墨结构和意象造型的意识,画面的形式、布白,包括阴阳、有无等各种哲学理念,自然都会互相渗透,这是我认为现在写意绘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最后,我认为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形而下的技术理念,还要强调写意的精神,这是道、器合一的问题,希望在将来的发展中,能够二者并举。

杨华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主任):中国传统教育方式是师傅带徒弟,但现代一些艺术家是经过美院严格的造型训练的艺术路径,在人物画的创作中,笔墨与造型难以协调,笔墨往往受到造型的束缚。薛永年先生将中国艺术精神概括为载道精神和写意精神。我认为写意亦能载道,如齐白石、黄宾虹、八大山人这些大家的作品都具有载道精神。中国绘画强调的就是“意”,即便是存在写实因素的工笔,整体上也是写意的。以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为例,写意其实就在这之中,和我们传统的中庸之道一脉相承,这也是与西方抽象的不同之处。因此当下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我认为坚守传统、强调写意精神非常有必要。

岳黔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我们站在中国文化立场来看,写意精神的丧失是当下中国画出现的最严重的问题。此次画展是对中国写意画的抢救和呼唤中国写意精神的回归,由此也体现出本次展览的意义。本次展览的主题——“立本化生”,“立本”可视作是守正,“化生”则是为了创新。而写意精神丧失的原因之一就是当今的美术教育除了少数美院外,其他院校仍普遍采取西方的教育内容作为招生标准,但中国画并非速成的专业,除了要学会技巧与造型之外,笔墨功夫、意象造形、艺术品格等包罗万象的内容同样十分重要。从近些年本硕的毕业创作来看,写意画仍占比较小,这是因为写意画需要深厚的文化素养积累和手头笔墨功夫。它对用笔有极高的要求,既要完成形,也要完成意,同时要在一瞬间完成画家本人艺术气质的表现,而这种一瞬间的把控能力需要长时间的沉淀。最后,借用李苦禅先生所说的一句话:“画离生活越近则会离艺术越远”。如果我们以自然作为参照、作为标准,以物象作为标准,那就离中国画就太远了,而对于写意精神仍需要深刻的思考与探讨。

唐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当前写意画面对的困境有来自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的重要一点是将写意画过于神圣化。我认为应该将写意通俗化,入门门槛要低,要容易获取。写意画过去多为社会地位与学识才华之人的专属,以元代绘画发展为例,文人画为何在元代出现了鼎盛的局面,成为一个社会现象,但是在后来却无法复制这一现象,其实是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艺术家群体的原因。在新时代背景下,我赞成将中国写意画进行大众化、普及化,将写意精神外延,可以涵盖每一个学科,这才是写意发展的一个趋势。其次,写意画要随着时代的步伐革故鼎新,不能固步自封。对于水墨的学习要“简单”,而非简练。除此之外,关于当下大热的人工智能,我们也应该将科技用在教学与校园里,使艺术与科学和世界接轨。一门艺术如果只是坚持自身高尚的艺术特点,不向其他学科学习,那么是无法一直发展的。其实中国文化一直是求新的,每一个时代都应是求新的。

黄华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从一个画家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中国写意艺术本身具有历史的长度、文化的宽度、艺术的高度。支撑起中国画写意精神的,首先应该是文化,因此,画家就应该是文化人。对于这一点,我个人有点悲观,以我们这一代画家的平均素质,无论是文化、艺术修养、技法的锤炼,是否能够承担起延续、拓展写意绘画的使命?对美术创作而言,画家的文化储备与人文关怀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少了这个支撑,那么画家们无论多么拼命地画画,也不过是原地高抬腿,看起来每一下都很用力,实际上却毫无进步。此外,从个人创作感受出发,我认为对画家而言,想象力远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能够创造出无限可能。事实上,中国画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采取哪种方式进行表现并不能决定学术和艺术质量的高低,只要画家能够在创作中有新的发现,并同时展现出自己的真性情,那么无论用什么“方式”画画,都可以出现佳作。画家年轻的时候靠才情,而老了则需要捋顺自己创作与古典艺术的上下文关系,因为支撑起我们绘画品质和高度的,除了文化积淀与人文情怀,还有我们的艺术抱负!最后,我认为写意艺术有一种不可言说、永恒的东西一直吸引着大家,中国画最终能够打动人心的,不是华丽夺目,而是朴素与安宁。同样,人活到极致,也一定是朴素与简单,写意画同理。对于构建当下中国自主艺术知识体系的问题,仍需各位专家学者、艺术创作者共同努力,并对此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正如“思想总是走在行动之前,闪电总是在雷鸣之前”。

杜松儒(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处处长):我一直在思考,将来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展览中,除了征集展外,还有很多我们自主策划的优秀的写意画展。优秀写意作品的展出能够提高观众的审美水平,作品肯定个性鲜明,让人赏心悦目。所谓“见多才能识广”,不管是观众还是艺术家,可以通过观摩好的美术作品,挖掘到美术作品蕴含的美,感受到生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激发出对艺术的独特审美见解,从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结合我近期的绘画经验,我认为中国画并非一门速成的艺术,对于笔墨的理解与表达需要时间的沉淀与学养的积累,学画时间不同,笔墨理解都会大不一样。在线条的表达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其中蕴含的笔墨韵味都不一样。我认为画画的关键还是在于人本身,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杨晓霖(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我认为写意绘画在传统中国画里最能直接表达创作者情感,与文人画本质意性相通,“立本与化生”的研讨主题就是写意艺术守正与出新的延展。其一,立本守正是写意绘画的根基,是支撑发展的脉络。时代与文化变革的不断冲击,使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写意被冲散,但近年来传统国学的自信复兴,带动写意绘画开始复追先贤,由表及里回归道统,成为幸事。其次,化生出新是写意绘画的张力,是引导发展的脉络。西方写画所用工具不同,而中国传统书画工具则一致,故而只有中国才有书画同源,才能创造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写意。但若只追求其固定程式而闭塞创新之路,则限制了写意绘画的前景,根植于传统的再创新才是其生命力所在。从古至今,历代写意画家面对“如何对待传统,如何创新艺术”这一中国画的终极命题,经过艰辛的上下求索,坚守了文人写意的核心内核,并延展出中国画的新道路,当代写意画家更把守正出新演绎为内涵更丰富的“立本与化生”,为青年创作者作出了良好示范。

边发吉(中国文联副主席):费孝通先生曾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认为这是他站在社会学家的角度,对艺术的一种把控。那么艺术如何可以保持生命力?其实中国历史上,很多艺术已经消亡了,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创新,没有创新艺术就没有发展,就会被边缘化甚至逐渐走向衰落、消亡。

最后我想说何为艺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叫文化,文化习惯上,高于生活是艺术。进一步说艺术的终极是什么?是美。当人们的审美得到愉悦,进而得到健康,最终得到最后的幸福。这就是我想谈的人、文化、艺术与生命的问题。

下半场(以发言先后为序)

张鹏(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写意”相关问题的研讨,近年在美术界可谓众说不乏。今天组织这次学术会议,尤其是依托这次写意画展览来进一步深入、多元地讨论,其立意在于将中国写意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历史与当代、本土与世界等多重品格予以全新的开掘和呈现。以“两创”精神为内核,将论坛主题的命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性相贯通,与中国画的当代现状与未来命运相表里,更与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系统内的写意艺术教学和创研人才培养紧密相连。“本”于中国文化心魂而“生”于语言变法与艺境新拓。从这个角度来看,构建写意艺术的思想体系与实践路径,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表达,更是砥砺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中华本土艺术内生动力与阔远升华的必由之路。让我们接续上半场的讨论,期待参与本场研讨的各位专家奉献高论,为中国写意艺术的理论建设助力增华。

王雪峰(中国美术馆民间美术部主任、研究馆员):从“意”字的构成来看,心底是指从心而发的,“日”代表日光之下万物生发,“立”则表示万事万物规律得以确立,合起来是从心而发对于事物规律的觉受。佛家将“意”称为六识之一,就是意识,道家则认为“意”是从心而发的一种超越,而客观物象与内心的交融则成为“意象”。中国艺术是在中国传统世界观指导下从开始就注重“意象”表现的。北宋以苏东坡为代表的文人画家群体,开始强调以书入画,超以象外,通过写意抒发文人胸臆,文人画的兴起促进写意的发展,笔墨的写意成为中国绘画史的重要表现语言。近代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写意画发展式微,这有美术机制的原因,更多是时代风潮所致。在现代社会里,如何重振写意,应该立足现代、融汇中西,寻求体现现代性的写意思想和途径,既要从写意技法进入到更为宏观的写意精神中,还要从个人修养境界的升华来提升传统写意艺术的时代新境。

尹惠俊(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韩国东洋画在中国元代时期受到南宋文人画的影响开始发展,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继承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和思想观念。中国传统哲学对东洋画的发展影响深远。东洋画与中国写意画一样追求自然和生活的真实表达,强调艺术家通过笔墨的运用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审美追求。通过表现自然元素以及传统的象征性符号来体现艺术家对自然、生命和哲学的理解。当代韩国东洋画艺术家们对韩国传统东洋画进行了重新解读与再创造,让东洋画展现出新的生命力,使东洋画的当代性得以深化和扩展。通过跨界与跨文化的路径,将东洋画融入到全球艺术的语境中。

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绘画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所谓的写意画我认为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写胸中逸气,一是写物体的形之外的神,也就是“以神写形”。在传统中国绘画中,山水、花鸟、人物都有写意,但写意画表现最为明显的不外乎花鸟。从南宋的法常,元代的倪云林,明代的林良、沈周、文徵明,到晚明时期的“青藤白阳”,写意画逐渐发展到高峰。到了清初,像石涛、八大的写意画又是在“青藤白阳”基础上的融合与创新。再到清代中期的郑板桥、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等,他们又在石涛、八大的基础上有所融合。到晚清民国时期,像吴昌硕、齐白石,一直到二十世纪画家,像潘天寿、李苦禅等,整个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可谓承传有序。我们在梳理了这种古今之变之后,会发现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今天的写意画和古代的写意画相比,各擅所长。在技术层面,并没有明显的区别,甚至今人要远远超越古人,但是在写胸中逸气方面,还是有“今不如古”的感觉。这种“逸气”是发乎肺腑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要做到这一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及搜尽奇峰打草稿是必要的。

董雷(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一级美术师):很高兴受邀参加今天的学术研讨会,能够系统地思考和梳理关于写意的一些问题。写意是中国画的核心概念之一,但同时对写意的认识和理解也还有一些误区。写意是一种精神、观念,是对物象的一种内化的理解和表达,所谓“立象以尽意”。而说到中西方艺术的特征时,又往往把写意与写实相对应,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对等的概念,写实是表现手法和方式,写实的作品也可能传达写意的精神,比如怀斯的水彩画,比如何家英的工笔画等,都是具有写意精神的。同时,作为当代画家,不但要写胸中之意,还要写时代之意,写意不是对主题的消解,如果我们的作品没有时代性,那将是历史的失语。我们呼唤艺术性与主题性相统一的具有时代性和写意精神的作品,这需要艺术家们努力的思考、巧妙的构思以及不断的艺术锤炼来实现。

陈明(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我觉得中国写意绘画的当代意义体现在下面几点。第一,当代写意绘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呈现。写意思想历史久远、积淀深厚,是中国人看待宇宙万物的思想与观念的体现,反映的是中国哲学思维方式,写意绘画是这一思维方式的形象化表达。从传承的角度来看,它对维系中华民族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思想文化脉络起着重要的作用,标志着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位置和方向。第二,东西方绘画经历长期的发展,到当代已形成多元丰富的格局,在这样的艺术格局中,写意绘画以鲜明的风格语言和浓厚的东方意蕴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写意绘画中追求“以形写神”“立象以尽意”“虽笔不周而意周”“意在笔先”的精神,对于表达当代人的审美情感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其他艺术形式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第三,写意绘画是当代人精神观念和生命状态的一种重要表现路径。写意绘画摆脱了客观物象的限制,在表达人的精神层面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代替的。通过写意性的绘画语言,“度物象取其真”,从客观物象表面深入到内在的精神层面,获得主观化的表现方式,在表达当代人的精神方面具有独到的价值。

阴澍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一级美术师、研究生院美术与书法系主任):“写意”是一个热词,我们经常会把写意认为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特征,与西方的写实进行对比。但在不同的语境当中,它实则是一种平行的比对,并无关联。中国的写意有自己的特点,当下写意花鸟画从业人员特别多,但是到专业领域相对就少了,欠缺专业创作。

我觉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在研究,一方面在教学。研究可以提供一个支撑,而教学可以解决写意画人才的培养问题。所以说写意画的教学,是解决写意画发展的根本。写意画如何发展,需要真正热爱的人沉下心来进行长期艺术实践,以变化和发展的眼光去衡量当代中国画之变革,感悟中国画学的文化本原与精神归宿,以实践研究推动写意画的创新发展。

黄戈(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纪念馆馆长、研究员):有关中国画“写意”概念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认识:写意与写实、写意与人文精神、写意与“书写性”的笔墨价值,而恰恰在傅抱石山水画中能够充分地反映出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实践意义。傅抱石的山水画,其迷人之处即在于继承写实传统与把握时代节奏中依然体现中国画“写意”的审美意趣,调适二者的矛盾统一,实乃透入中国画“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之精髓。“写意精神”在历史上往往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意趣相联系,所谓“适兴寄意”,透发出归隐超迈的人生理想。但同时“写意精神”中往往也包孕着眷顾现实、积极入世的家国情怀。这也在傅抱石作品中非常典型地体现出来。傅抱石的成功在于创造性的地汲取写实因素的同时依然坚守住写意传统的价值体系,所以对于傅抱石“写意精神”的理解,不仅着眼于笔墨形态的考察,更应该注重其精神内涵的探究以及对当下的实践意义和参鉴价值。

蒋文博(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文社科学术事业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首先需要明确,“写”和“意”都不是指语言风格。如果回到原点,追问什么是“写”?什么是“意”?艺术家所写的“意”来自哪里?我认为,哪怕是具象语言,它也是在表达抽象意味,表达内在的艺术真实,绘画语言的本质属性是“写意”。确切地说,这种意象思维决定了审美的品质和格调,要求绘画语言从写真、传神到达悟道的境界。尤其在信息社会语境中,“写”和“意”既是方法也是内容,融合虚拟与现实,穿越各类物象,确保艺术的拓展度和文化的能见度。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质朴的大地,回归人类的本质需求,思考朴素的意象,回到卢沉所说“用线如铁犁耕地”的状态中,澄怀味道,让“写”与“意”归于人之本真需求,让艺术方法与内容自然交融,而至升华。

马明宸(北京画院研究员):传统中国画在进入20世纪之后经历了一个功能和主题的转换,它由内在的个人性灵抒发转向了外在的社会风貌反映。但是我们今天的重大题材鸿篇巨制也出现了写意性退化和严重弱化的现象,图像化模式太严重,作品背后的深层人文意蕴和文化内涵稀薄。这就要求我们当代艺术家在创作这个层面恢复和增强巨幅中国画的写意性,所能做到的解决办法就是打破重大题材和主题性创作与人文写意表现之间的对立认识,打通二者之间联系的通道,把大画画得放松一点、自由一点,在重大题材和主题型创作之中深入开掘、厚积薄发,渗透和浓化写意人文主题的表现,强化个人情感的附加,这样作品的主题内涵才会立体丰富、厚重多元。

浅野泰之(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站在书法的立场来看,写意书法大多是指心意、心画,是内心情感的外在表露。写意书法是有感而发,强调一种“笔畅情浓”的状态,淡化“法犹在”的一面。如果说“尚意”是宋代书风的整体特征,那么苏轼在很大程度上诠释并践行了宋人对书法“意”的理解。日本书道分为汉字、假名、汉字假名混合体三大类,当前有两个影响力较大的书道社团,一个是读卖书法会,一个是每日书道会。读卖书法会尤其重视作品里有没有体现传统的东西,因而缺乏“写意”的因素。每日书道会是前卫派、创新派的作品较多,可以说“写意”的因素相对较强。

任军伟(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借助本次展览,可以探寻中国写意画的当代之变。第一,从简逸到精工。当代写意画创作在保留“写意精神”的同时,适当吸收借鉴工笔画的创作手法,形成了一种工写结合的写意画新形态。第二,从水墨到色彩。当代写意画虽然明显具有轻水墨、重色彩的倾向,但是并没有因此舍弃水墨,而是将色彩“水墨化”,让色彩真正地融入写意画的创作和审美之中。第三,从程式到形式。打破写意画的“程式”,易之为“形式”,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将西方现代绘画创作中的形式构成原理引入到写意画的创作之中,二是以写生对自然万象进行创作并借此突破“程式化”。第四,从意境到主题。近代以来众多写意画创作者依然把意境当作重要的目标追求但不再是唯一追求,意境之外的“主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代写意画的重要主题是展现新时代人民的新生活、新精神、新面貌。总之,积极探寻传统写意精神的现代意味,用笔墨描绘砥砺昂扬的奋斗图景和美好悠长的人间情怀,为当代中国写意画的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展现出中国写意画的时代气象。

薛良(北京画院美术馆负责人):今天的美术界处于写意画势弱、缺位的状态,无论是在展览体系或是艺术市场中,写意画的数量占比、艺术水准都远低于工笔画,所以今天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美术学院组织的学术论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写意画相对缺失的根本原因与中国画自身的发展规律相关,写意需要画家具备极高的笔墨功底,更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综合修养,甚至还与艺术家自身的性情息息相关,所以写意画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需要艺术家究其一生的探索。令人欣慰的是,今天的美术界又处于写意精神复归的状态,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意识到“写意精神”是中国画最内核的生命力,也是中国画艺术所特有的魅力,所以写意与写意精神的未来可期。另外还想补充一点,工笔与写意虽然是中国画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但是它们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关系。正如齐白石曾言“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复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形神俱见,非偶尔可得也。”

吴端涛(《美术》杂志编辑部主任):针对现在“工笔”的强势,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写意”会出现今天这种状况的一些本质原因。首先,相较于古代前辈先贤付出的努力,目前短暂的学院式教育是不够的。写意画教学能否速成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我认为写意画有它的本质规定性,蓬勃而出的笔意不是乱涂乱画,是“有法”基础上的“无法”,是看似没有规律但实则建立在精研传统的基础之上的融合运用,而这个过程显然是需要年轻的艺术家长时间的积累。其次,写意之意求的是把握生活本质基础之上的意,不为平淡意,而求深刻意、本质意。石涛早年在宣城敬亭山十年内,多次爬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得益于常年仔细观察生活和自然的基础上,才达到了一般常人所达不到的深刻的领悟,所以他才能在创作的时候,随心所欲地宣泄胸中之意气。这两点说明了,无论时代如何改变,没有对传统系统而扎实的学习,没有对生活深刻而本质的把握,也就无法创造出属于时代的精彩的写意画作品。

杨灿伟(《美术》杂志责任编辑):对于近年写意人物作品出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七点解决:第一,应加强基本造型能力,提高表现技巧,不能让它们成为制约当下写意艺术发展的重要问题;第二,应加强速写训练,以速写强化对线条的认知,并解决画面上的生硬、僵化与滞涩的问题;第三,应加强书法训练,以书法用笔丰富写意技巧表现,在绘画中强化书写性用笔,以此锻炼笔性,同时警惕不能陷入卖弄用笔的境地;第四,成熟的写意表现,离不开创作主体鲜活的生活体验,必须要考虑自己熟悉的、能触动自己的题材内容;第五,绘画本身比制作更重要,本体语言的深化与锤炼比西化的形式感与浮于表面的装饰性更重要;第六,要深度思考如何在画面中凸显创作主体的个性与情感,不能淹没在简单拙劣的抄袭或者模仿中;最后,要增强人文素养,多读书、读好书。因为很多优秀的写意作品,往往能传达出生命哲理,或者深刻的人生观。

王洪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写意”传统,画家从“观物取象”落实到“立象以尽意”,再升华为“得意忘象”,这个过程是画家体验自然之后通过笔墨为自然形象赋予意境与文化内涵。本次参展画家也是秉承中国写意画的历史传统,用画笔抒写当代社会民生和大好河山,积极探索和拓展中国传统写意画的时代空间,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写意画丰富而多元的局面。参展的很多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我结合今天论坛主题的两个关键词“立本”和“化生”,宏观地谈谈中国写意画形象与意境内涵。何谓“立本”?“立本”应该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本”,就是写意画的基本立足点是“同自然之妙有”和“寄兴写意”。第二个方面的“本”,就是写意画重在“立象尽意”,要实现这个过程是“非力运而能成”的。那么其“本”在哪里呢?其本就是中国文人画讲求的“画为文之极”,强调画家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人文关怀意识。何谓“化生”?写意画家既要寓意于物,以形寄意,又要以情化生。画家要达到“化生”的目的,就需要在自然万物之“形”中灌注自己的情感,通过有形的万千世界寓意于物。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化”理解为画家在寓意于物的创作过程中,不为单纯的物象所拘,要努力挣脱物象与形迹的控制而复归一种心象与物象交融的自然状态,最后达到“本”立而“意”生。这是我结合这次展览对中国写意画的一点粗浅思考。

刘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谈到民族自信、中西对比的时候,中国的艺术包括写意在里面,我们大概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们怎么去解读去诠释它?我之前长期在伦敦做艺术史研究,发现中国写意的作品在国外的中国艺术的展览当中其实并不少见。但怎么能很明确地把写意这个含义去诠释,这个是我们未来越来越多的交流中,需要做的一些工作。第二是写意这个概念在跨文化展览当中的时候,我们怎么去解读它?写意被译作“free hand”,在英文中是自由的不拘束的意思,简单翻译就是自由式。在这种跨文化语境当中,把写意当成自由社会化,是否能够完全地去诠释写意的含义,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所以其实在西方的语境下,中国写意画也不单单是一个技法的展示,它其实也十分关注它背后的内涵、背后的含义,究竟要写的意义是个什么,一定要表达清楚,会更能打动全世界各个地方的观者。

最后一点,写意这个概念在国外展览很容易同中国水墨画的概念混淆,在国内这些展览非常的明确,但这些概念拿出去以后,可能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我们是要去做切割,还是要把它并置,我们怎么能很明确地把这个概念去输出,这可能是我们未来,尤其是疫情过后,在越来越多的交流之中我们需要做的一些工作。

张建敏(河北美术学院常务副校长):河北美术学院近年来一直在搭建各类艺术平台,推进学科建设。我们认识到美院的发展、教师的修养以及学科的构建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因此河北美院不仅建立起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研究中心,自2013年起与各大高校联动、合作,这对教师学养、专业建设都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包括这次展览的学术研讨会,也是文化建设的直接结果。

关键词 :论坛实录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中国美术报      责任编辑:赵若熙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