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与蒙古族民间舞的融合研究
2023-09-25 09:40:05     中国艺术报    【字体:

蒙古族文化中的音乐与舞蹈是不可分割的,蒙古族有着独特的音乐表演形式和舞蹈表达形式,无论是富含蒙古族民族气息、文化底蕴的马头琴,还是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民间舞,都具有震撼人心、抚慰心灵的神奇力量。将马头琴与蒙古族民间舞相融合,不仅是不同艺术形式的相互交融,更是草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但获得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和认同,也为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头琴的发展历程及风格特点

马头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狩猎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过渡时期。马头琴最初的作用是作为具有娱乐性质的弦乐器而存在,在人们开展歌舞类娱乐活动时为其进行伴奏。在最开始马头琴并不单独使用,而是以弦乐器的身份与其他乐器配合演奏。在元代,马头琴逐渐从民间走进宫廷,成为了宫廷娱乐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另外,马头琴的制作工艺、演奏方式不止局限于一种,不同制作工艺下制作出来的马头琴其音色也存在着不同,同样,以不同的演奏方式演奏马头琴,其最终呈现的效果也略有差别。除此之外,不同地域和文化中对于马头琴的称呼也是不同的,例如在内蒙古西部,马头琴通常被称为“莫林胡兀尔”,这一名称同时也是马头琴的蒙古语名称,意为“马头弓”。而在内蒙古东部,特别是锡林郭勒草原地区,马头琴则被称为“潮尔”或者是“胡琴”等。马头琴的前身是蒙古族古老的拉弦乐器“潮尔”,这也是为什么至今仍有部分蒙古族人民称呼马头琴为“潮尔”的原因。马头琴最为明显的外部特征就在于其独特的琴头,因琴头上雕有马头,故称之为马头琴。值得一提的是,马头琴虽是彰显民族特色的乐器之一,但它在说唱、民歌、舞蹈伴奏以及民族乐队演奏方面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在演奏过程中,马头琴的情感表达特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需要大量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乐曲所传达的情感;第二,需要演奏者对乐曲的情感进行寻悟。只有当演奏者能够深刻地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并具备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出马头琴的情感。马头琴演奏需要演奏者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力,并在演奏当中能够将自身情感、激情释放给观众。马头琴的特点在于它情感表达的深刻、生动、细腻,而为了将马头琴的优势彻底展现出来,需要演奏者了解马头琴的发展历史,去尽可能的了解、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演奏技巧等,要学会领悟大自然与生命的真谛。

蒙古族民间舞的文化特征及风格特征

蒙古族的舞蹈艺术具有分布范围广、种类多、风格各不相同等诸多特点。从分布地区上看,要数居住在呼伦贝尔沿湖一带的人们最为能歌善舞,其舞蹈内容主要是以展现劳动妇女生产生活、男女之间纯洁爱恋为主,舞蹈形式多为双人对舞,在舞蹈高潮部分还会伴随着呼号声,整体呈现出热烈、激情澎湃的景象,除此之外还有以展示狩猎生活为主,或以祭天求神为主的舞蹈。科尔沁比较典型的民间舞是安代舞,而生活在鄂尔多斯高原的蒙古族人民的民间舞蹈以顶灯舞、筷子舞、盅子舞等比较常见,这些舞蹈形式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因为这些舞蹈形式欢快、愉悦,所以多应用在结婚、丰收、过节等喜气洋洋的时刻,以此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喜悦之情。一些传统的节日活动也是在人们生产生活基础上诞生的,比如阿拉善地区的“陶日古特”“赫屯”“哈拉哈”等,以及在那达慕大会上呈现的摔跤、赛马等传统活动,都是在不断演变、加工,与艺术元素相互融合发展,并以舞蹈艺术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蒙古族的民间舞蹈离不开实际生活。从蒙古族的诸多舞蹈动作中也能看到生活元素,例如“肩”的动作,实际上是从骑马演变而来的。蒙古族舞蹈节奏欢快分明,时刻彰显着蒙古族人民热情奔放、自由洒脱的特点。在蒙古族舞蹈当中,抖肩、翻腕是比较常见的舞蹈动作,能够将蒙古族女子的热情活泼、欢快明亮的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蒙古族男子的舞蹈造型多以挺拔豪迈、刚劲有力为主,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在舞蹈动作上,都呈现出蒙古族人民的另一种魅力。蒙古族民间舞种类有很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安代舞,随着时代的发展,安代舞现在已经发展为了全民健身舞。在过去,安代舞的表演形式主要以唱为主,在吟唱的同时伴有相应的舞蹈动作,一人领唱众人附和,男女老少皆热情参与其中。安代舞的自娱特征比较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蒙古族特色和生活气息,它没有地点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完全凭借人们的心情和兴致,旋律轻松、歌词简单。如今的安代舞不仅成为那达慕盛会上呼声最高的民间舞,而且逐渐从民间走向舞台,成为一种成熟的、独具风格的舞蹈表现。

草原文化的融合

对于蒙古族民间舞蹈而言,要想将自身的审美情趣和美学充分展现出来,拥有具备自己民族特色的伴奏音乐必不可少,音乐于舞蹈来说是灵魂般的存在,舞蹈将音乐中的动作展现出来,而音乐又将舞蹈中的声音释放到外界。舞蹈需要音乐的加持与辅助,舞蹈是一种具有形态美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态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形象,是由动作、节奏、音乐、情感、灯光、造型等多种因素组成的艺术形式。而音乐则是一种通过声音和旋律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对情绪、情感的完整表达,从而塑造出完美的舞蹈形象。在蒙古族民间舞当中,马头琴的作用是帮助其完成对艺术形象的构造和对舞蹈主题的揭示。舞蹈无声,其中隐藏的情绪波动、情感变化需要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力度表现出来,而舞蹈也正是通过肢体动作与音乐的节奏、旋律、力度相结合从而塑造出鲜明艺术形象的。蒙古族人民将形体体态与民间舞蹈相融合,在悠扬的马头琴旋律中展现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新时代的赞美。利用马头琴为蒙古族民间舞伴奏,传承传统文化,寻求新的发展,是真正意义上的草原音乐文化与舞蹈文化之间的结合。

(作者系内蒙古艺术学院讲师)

关键词 :融合研究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中国艺术报      责任编辑:赵若熙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