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扬琴发展趋势探究
2023-09-25 09:40:26     中国艺术报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让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自觉意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步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而在我国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扬琴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世界性乐器,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在民族音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大约在清朝时期传入我国内蒙古地区的扬琴,以其独特的乐器形制、演奏风格、演奏技法、音量音色、作品创作等艺术特征与地方音乐融合创新,并在扬琴教育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内蒙古地区扬琴艺术和民族音乐的发展,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内蒙古地区扬琴艺术不容忽视,亟须高校扬琴教学积极思考并深入研究发展策略。

融合纵深发展,彰显扬琴独特技法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器乐合奏在内蒙古当地民族文化中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优秀的蒙古族音乐文化孕育了草原上热情好客的人民,也造就了别具风格的内蒙古传统器乐合奏。扬琴与马头琴、笛子、三弦、四胡等特色乐器都有了很好的融合,并且在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音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充分发挥扬琴在内蒙古民乐合奏中的作用是扬琴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鄂尔多斯奈日音乐。“奈日”是蒙古族重大仪式宴会,包括祭敖包、那达慕大会、婚仪等,“奈日音乐”是牧民们将在“奈日”上演奏或为歌曲伴奏的小乐曲连起来演奏的一种音乐形式。扬琴在鄂尔多斯“奈日音乐”中主要通过“加花变奏”来展现节奏型技法;以“八度衬音技法”表现于音符较为密集的民歌乐句中,这一技法可以使鄂尔多斯民间器乐合奏更加流畅,使整首音乐充满活力。因此可以在加花变奏、八度衬音技法、大跳音程等演奏技法方面加强应用与创新整合。

锡林郭勒阿斯尔。“阿斯尔”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音乐形式反映着察哈尔蒙古族古朴的民俗风情。扬琴在此类音乐中的合奏可以重点借助加花变奏、大跳音程、弹轮等技法进行演绎,选取一些旋律色彩华丽的曲目,如《白旗阿斯尔》《明安旗阿斯尔》等,充分展现草原的辽阔和蒙古族人民的粗犷豪放。

科尔沁合奏乐。科尔沁合奏乐曲目丰富多样,对器乐化要求偏高,扬琴因音色颗粒鲜明,在科尔沁合奏乐中要加强“轮音”这一演奏技法的应用,更需要不断优化左右手交替形成的密集而均匀的点所组成的轮音的音效,生动表达婉转悠扬的科尔沁地区民歌。此外,扬琴在八度齐竹、单竹加花变奏等合奏乐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求演奏者要重点掌握演奏技法,并进行深入研究。

二人台牌子曲。“跳进进行为主,级进为辅”是二人台牌子曲的主要旋律特征,此起彼伏、辽阔悠扬是此类曲目的风格特征,扬琴是二人台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常常借助八度衬音交替竹法、只手轮音、弹轮、后三十二分节奏型这四种演奏方法使枚和四胡的声音相互衬托,演奏者要发挥好这一关键性能,使得音响既丰满又富有特色。

优化教学策略,张扬艺术个性魅力

当下,扬琴专业教学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加强培养、训练专业理论知识与演奏技能的同时还尤为重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高校扬琴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蒙古地区音乐风格的作品,如《草原随想曲》,以悠扬动听的旋律、蒙古族的长调唱法将内蒙古大草原的辽阔美景和草原人民热情好客、豪爽的性格及美好生活的景象展现出来;《原风》,凭借扬琴丰富的演奏技法来模仿蒙古族马头琴和呼麦的声响,对蒙古族音乐风格与现代扬琴音乐的碰撞与融合做了进一步的探索。通过对这些蒙古族音乐风格作品的学习,深入培养学生创作有地域特色的内蒙古扬琴音乐的综合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不少开设扬琴专业的高校,为了使扬琴音乐适应时代发展的多重需求,扬琴重奏、合奏、伴奏等形式多样的课程被不断创设,但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因此高校要在扬琴教师队伍的专业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强化实践培训工作,推动扬琴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内蒙古地区的扬琴艺术家或是知名的扬琴演奏家进入课堂,指导扬琴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开阔学习视野,提升学生对扬琴这门专业的学习兴趣,充分展示内蒙古扬琴艺术的独特魅力。

丰富音乐审美,引领扬琴绽放光彩

以蒙古族传统曲调为基础,融入方言中的声调规律,深入挖掘民间音乐元素,结合无序音的现代作曲技法,强调渲染气氛,力求在烘托内蒙古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充分展现新时代的扬琴音乐审美特征是扬琴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的发展方向。

流行音乐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因为它更能够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浪漫主义扬琴音乐在个人情感的表达、抽象思维的运用和色彩鲜明的旋律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扬琴本身独特的音色和高难度的演奏技术,使其广受业内人士的欢迎,逐步发展成为新时代下旋律性扬琴音乐的潮流趋势,引领扬琴音乐逐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不论是当下还是未来,和谐自然的音乐、优美动听的旋律依然是扬琴音乐发展的基础性追求,高水准的演奏技巧、灵活运用各种不和谐音程、创新现代作曲技术、相对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都是扬琴音乐不断突破、深度发展的优化方向,在技术上彰显扬琴优势,进一步探索扬琴美学,以更好地满足大众的审美心理诉求。

时代在更迭、审美在嬗变,扬琴作为民族乐器中的重要一员,在传承扬琴艺术、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弘扬民族器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化内蒙古高校扬琴专业教育和扬琴艺术基础教育,有益于推动内蒙古扬琴的进一步发展并使其能够在中国扬琴体系中彰显优势,这也是内蒙古扬琴未来发展的重点目标。

(作者系内蒙古艺术学院讲师)

关键词 :趋势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中国艺术报      责任编辑:赵若熙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