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综艺文娱类节目新生态,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2024-01-17 09:23:00     中国艺术报    【字体:

目前,综艺文娱类节目已经成为新时代各种文艺类型、艺术娱乐形式与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数字文化产业交流、互鉴和融合的文化娱乐新载体。这类节目正在加速促进新时代青年不同代际群体与社群、圈层的大交流和大交融,其应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践行与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创办、创新和重塑“新生代”综艺文娱类节目的新形态、新业态和新生态系统。

综艺文娱“世代更迭与需求嬗变”新形态

当今时代,由于人口结构变化等多因素影响,致使年轻一代的受众群体更迭与需求嬗变,让综艺文娱类节目也产生迭代更新,即从国外概念、本土传播的“Z世代”到“青创世代”——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未来,正在倒逼综艺文娱类节目更新换代,更追求“年轻态”,以满足新青年、新世代、新主流受众的新需求。如2023年播出的各种类型的综艺文娱类节目,有一个较为普遍的趋势,就是凸显“社交+”因素,突出和强调综艺文娱类节目的社交场景、属性、功能和作用。可以说,这是综艺文娱类节目求生存、求发展或者说求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的体现。但部分综艺文娱类节目只是片面和肤浅地了解与理解年轻观众需求嬗变的“新青春化”浪潮,并没有深入系统、全方位捕捉这种更新换代、青春迭代的创意需求,如青年创造、年轻语态创意、青春特质创新、时代感塑造等。

近年来,“青创化”成为现象、潮流和趋势,更对青年一代的新时代形塑产生了影响,同时推动文娱、社会乃至整个时代倾听并满足“青创化”的声音,有效助推新时代中国青年实现审美现代化、情感现代化和文化(文明)现代化。

综艺文娱“数字文化产业”融合新业态

综艺文娱之“综”,在当下新一轮科技与文化产业革命中,越来越从“各种类型表现形式的形态综合”(表层体系),递进深入“信息数字智能技术和文化内容产业的新业态融合”(中介逻辑),开始触达“新发展观念不同领域的交融、融域和融创新生态系统”(底层法则)。换言之,当下综艺文娱类节目的另一大新趋势,是科技和文化双核驱动的“结构性新业态融合”,亦即所谓的“艺融”——综艺文娱类节目正在演变成数字(网络)智媒时代的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这将进一步导向“生态系统”的底层法则递进演化,从而带来综艺文娱类节目发展理念和格局的跨界变革——综艺文娱类节目的发展涉及不同领域、界别和范围,已然不再局限它本身所谓主责主业的文化娱乐行业和内容产业发展赛道,而是更为深层地被席卷和裹挟进新发展阶段的其他产业、区域和类别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中。如综艺节目《戏宇宙》,立足于“弘扬沂蒙精神、传播齐鲁文化、建构山东形象”,放眼全国、全域和全网,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重塑中华文明新符号和视觉形象,这就相当于综艺文娱类节目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赛道,被容纳和“嵌套”进新发展阶段的新发展理念、道路和格局中,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融域实践”(不同领域交融、融合和融创)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试点实验样本之一。

这其实反映了当下综艺文娱类节目发展的重大现实攻关课题:数字(网络)信息智媒时代,综艺文娱类节目如何以“科技+文化产业革命”双核驱动的数字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交融重建不同文化艺术娱乐的综合表现形式(从综艺到“艺融”)。更根本的是,其又该如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阶段的不同发展领域——从产业发展领域、区域发展领域再到青年发展领域,在融域之中重新融合创造新的业态和生态系统?这应是身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综艺文娱类节目的创新实践之道。

综艺文娱“新的文化使命”生态系统重塑

综艺文娱到底是不是“必有可为”,应不应该“有所作为”?这其实是综艺文娱类节目在新时代必须经受的拷问。有人将综艺文娱类节目定义为“娱乐”,甚至定性和定位成那种较低层次的娱乐:重“娱”轻“乐”、重“娱综”轻“艺融” 、重“娱乐”轻“文化”……显然,这是部分综艺文娱类节目过度娱乐化、较少艺术含金量,更不追求文化内涵与思想价值的根源所在。

要解决综艺文娱类节目的整体性问题,必须从根源到流变上,重建综艺文娱类节目的“娱乐”新形态与内容产业新业态,重构其“艺术(文艺)”结构、逻辑和思维“交互界面”,重塑其“文化(人文与化人)”生态系统与底层法则,特别是要以“综艺文娱如何担当践行新的文化使命”为根本命题,系统性地寻找和确立综艺文娱类节目的文化主体性意识(形象)、身份认同和时代位置。如此方能降维以求,重构综艺文娱类节目的艺术追求、文艺担当和审美取向,重建综艺文娱类节目的“新娱乐”角色、作用和功能,胸怀大局、取势而为,找准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结合点,使综艺文娱类节目真正能在推动新时代中国青年“人的现代化”(培养时代新人)、推行中国式现代化融域实践(服务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文化认同、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千秋伟业新史诗中有所作为。

关键词 :文化使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中国艺术报      责任编辑:赵若熙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