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2024井陉民间文艺展演暨“文化乡建”调研交流活动在石家庄井陉成功举办
2024-02-28 09:07:00     河北文艺网    【字体:

  手持伞扇、抖动彩绢、拧肩翻腕,翩然起舞……现代井陉的气质风貌融在拉花独有的一招一式里,引得井陉县全民健身中心广场的观众一阵阵掌声。2月24日至27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井陉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我们的节日——2024井陉民间文艺展演暨‘文化乡建’调研交流活动”在石家庄井陉举办。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荣书琴,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王振儒,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史建伟,中国民协二级巡视员、办公室主任刘慧,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任源,中共井陉县委书记刘丽香,中国民协顾问、河北省民协名誉主席郑一民,省民协主席杨荣国,石家庄市文联党组书记樊振宇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参加本次活动。

  民间艺术展演活动现场

  25日上午,井陉县全民健身中心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上千名民俗表演者身穿各色表演服饰整装待发。荣书琴发表讲话并宣布活动开幕。她指出,中国民协组织举办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经过十余年的积累,成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活动,在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促进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对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本次活动能为井陉民俗文化建设、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中国春节申请加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荣书琴讲话

  史建伟讲话

  史建伟在讲话中表示,中国民协与河北省文联在千年古县井陉举办“我们的节日”活动,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古老文明,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举措,必将对弘扬燕赵文化、擦亮河北地域文化标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千年古县井陉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厚重的人文历史,创造传承了井陉拉花、花脸社火等一大批民间文艺精品。以井陉元宵民俗展演为代表的河北传统节日活动,不断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不断增强百姓生活的仪式感与幸福感,正在日益形成叫响河北、走向全国的传统文化“两创”品牌。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激励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要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奋斗豪情,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开幕式上,郑一民代表河北省燕赵文化研究会向井陉县颁发“河北省燕赵研究会井陉传统庙会考察研究基地”牌匾。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蒲娇向井陉县颁发“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井陉田野教学实践基地”牌匾。

  开幕式后,井陉拉花、桃林坪花脸社火、南峪太平车、下安跑驴、小寨飞叉、秀林威风锣鼓、北平望梅花烙等27个节目一一亮相,演员们精神抖擞,载歌载舞,用花会这种质朴、热烈的形式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让广大游客充分领略到井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感受燕赵大地上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桃林坪花脸社火是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我们这次表演,就是让各地游客玩得开心,让大家感受到井陉‘闹’元宵的热烈。”桃花坪花脸社火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凤山高兴地说,这项古老非遗有年轻人加入,已经焕发出新活力和新风采,我们要想把桃花坪花脸社火传承和延续下去,还需要更多、更庞大的社火队伍和后备人才。

  民间艺术展演活动现场

  活动还特邀了十余名来自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专家学者到现场观摩考察,并于26日下午在井陉文化中心召开了“文化乡建”调研交流活动座谈会,就“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如何弘扬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民俗文化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表示“文化乡建”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一种创新实践形式,是促进乡村治理与建设发展的创新实践路径,不仅能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撑,还能为农业强国建设培根铸魂。乡村文化建设需要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立足乡村民众,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乡村社会全面进步,赋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会议由郑一民主持。

  专家学者座谈交流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到天长古城和核桃园村进行实地考察,并观看天长舞龙、舞狮、周家坑社火、东关渔家乐、河东先农坛祭祀、红脸社火、打树花等特色民俗表演。双龙戏珠、神龙摆尾、金龙献瑞、狮子吼、狮子戏球、两狮争霸……紧张刺激的动作博得观众们热烈的掌声;社火的表演艺人们戴着各色脸谱,身披威武战袍,手持各式兵器在震天的锣鼓声和呐喊声中飞奔入场,瞬间点燃了现场群众的激情;夜幕降临,井陉县天长镇宋古城里鼓乐喧天、游人如织,耍龙灯、烤狮子火、打树花等纷纷登场。铁花飞溅、绽放,游客仿佛置身于一场烂漫的“烟花雨”中。花样繁多的民俗表演将井陉“三千年文化长廊”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悉数呈现给现场观众。

  各种民间艺术展演

  据悉,“我们的节日”是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单位部署,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为重点的系列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让人们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 :举办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河北文艺网      责任编辑:赵若熙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