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杂志·“双争”榜样 | 跨越生命的营救·李霁
2024-09-05 10:21:25     当代人杂志    【字体:

  开栏语

  “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以各地常态选树的文明市民和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为基础,河北省文明办、河北省文联组织文学艺术家深入采访进行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将持续在河北省文联微信公众号、《当代人》微信公众号推出《“双争”榜样》专栏,敬请关注。

  《“双争”榜样》栏目,旨在更好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双争”活动不断走深走实,引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文明风尚维护者、美好生活创造者,以典型榜样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双争”榜样 —— 晁金军

  晁金军,男,1972年12月生,秦皇岛蓝天救援队队员。10年来,身穿蓝色队服的晁金军,总是和其他队员出现在危难的第一现场,给身处危难中的人带来希望。他先后参加了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救援、2018年老挝溃堤国际大型救援、2021年河南“7·20”特大暴雨救灾、2023年2月土耳其地震救援,共参与山体救援、车辆打捞、人员搜救等复杂型救援任务300余起,累计救援120余人。荣登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跨越生命的营救

  李霁 

  初见晁金军时,他刚参加一场救援演练归来。

  52岁的他,浓眉大眼,魁梧健硕,走起路来步步生风,像是军营里摸爬滚打的老兵。长期户外运动和野外救援,晒得脸庞黝黑发亮,笑起来淳朴中透着敦厚。

  晁金军现在是起点英才航海俱乐部的帆船教练。十年来,他辗转数个岗位,变换多种身份,唯一不变的是作为秦皇岛市蓝天救援队队员始终冲锋在救援第一线。在救援队里,大家喊他龙哥。因为他人缘好、资历老,又是唯一参加过国际救援的头号大哥。“晁金军是救援技术非常全面的老队员,只要有救援任务,他总是一马当先,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先锋’。”队长李伏元这样评价道。

  都说十指连心,和他握手的瞬间,我的心头忽然淌过一股暖流。我知道,这双布满老茧与伤疤的手,为了生计,曾无数次地拉紧帆上的缭绳;为了理想,曾无数次地握紧求助的手掌。加入“蓝天”期间,晁金军先后参与了山体救援、车辆打捞、人员搜救等复杂型救援任务300余起,累计救援120余人。但他做人做事谦逊低调,遇上采访时,常常婉言谢绝。直到2023年评为“河北好人”,接着又登上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他的事迹才闪亮各大媒体,引发广泛关注。 

  一

  早晨六点的北戴河,一半沐浴在霞光里,一半阴郁在海风中。沿着海宁路,晁金军开始了每日五公里晨跑。除此之外,每周至少两次体能训练也是他的“必修课”。最累的是山体攀爬,通常能坚持两三个小时就算“高手”了,晁金军一练就是大半天,结束后,往往是鞋里淌汗、裤管灌风。为了学技能、长本领,晁金军花上千元买下满柜子的专业书。凭着坚韧的毅力,他先后取得中国业余无线电台操作资格证、红十字会师资证、地震紧急救援技术中级证、潜水高空作业证、IRS绳索2级证等。2016年,他又以过人胆识和优异表现,通过联合国国际救援队分级测评,成功拿下国际救援资格。

  谈起晁金军参与公益救援的初衷,可以追溯到2000年。那时,正在温州打工的晁金军爱上了户外运动。有次穿越峡谷,同行队友误入涧底深潭而溺水挣扎,命悬一线之际,晁金军抛出救生圈,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还有一次,队友陷入泥淖,无力摆脱,关键时刻又是他挺身而出,施以援手……随时随地保护别人,似乎成为他的“下意识反应”,这个钢铁一般又柔肠满腹的男子汉,早已把“救援”刻入基因里、融入血脉中。

  刚加入“蓝天”时,家人坚决反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担心他发生危险。2014年8月,晁金军背着家人去震区云南鲁甸救援。在北方长大的人穿梭在淫雨笼罩的云南,那种彻骨的潮湿真能在心口淌出水珠来。屋漏偏逢连夜雨,指挥部发放的防护服不够穿,晁金军只能身披雨衣充当临时装备。

  雨天还好,最怕是放晴,周遭热浪翻滚,人像进了蒸锅。迎着似火的骄阳,晁金军身背竹篓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道道岭,为身陷困境的天生桥村民运送保障物资。他无暇顾及个人安危,眼里只有受灾村民。但这些事晁金军从来不对家人讲,能瞒则瞒,报给家人的永远是一句平安。

  伏尔泰说,勇气是经受试炼的一种能力,在你最艰难的时候才会出现。救援就是一项需要勇气迸发的神圣使命,它意味着每一次出征都将是一场冰与火的较量、生与死的交锋。

  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暑气的燥热和烦闷硬生生扑面而来,晁金军不由得紧了紧防护罩。他和两名队友组成小分队驾驶救生艇,犁开水面,撞出浪花,划向一座失联的村庄。

  刚进村口,就见一栋民房二楼的露台上有位老人不停地招手呼救。见状,小艇立刻加大马力靠上前去。不料,紧闭的大门和露出水面小半截的围墙像一道屏障挡住了去路。晁金军低头看了一眼污浊混沌且散发恶臭的洪水,没有片刻犹豫换上潜水服,一个猛子扎到水里,摸索着拉开那柄沉重的铁拴……

  这场救援一直持续到夜幕低垂,月照苍穹,单靠这只小艇,小分队仿若一支雄兵,来来回回将多名被困人员带离险境。 

  二

  2023年2月6日凌晨,土耳其南部发生7.8级强烈地震,巨大的破坏力震惊了世界。

  “蓝天”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火速召集全国具有地震救援能力的队员赶赴灾区实施营救。报名参战的晁金军心急如焚,强震造成数百人掩埋在瓦砾之下,这是多少个家庭支离破碎的悲情时刻啊。11日中午,晁金军和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位“蓝天人”在广州白云机场集结,乘南航CZ8065次航班赶赴土耳其,他们将在震中地区马拉蒂亚展开救援。

  除了简单的换洗衣物和饱腹的压缩饼干,晁金军的行囊中几乎全是头顶灯、安全绳等救援物需。在飞往土耳其的航班上,晁金军面色凝重。按照以往实战经验,他深知此次任务难度之大、责任之重非比寻常。几个小时的飞行,救援队终于抵达现场,晁金军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震后的马拉蒂亚犹如经受了一场空前劫难。救援现场,挖掘机、塔吊车等大型机械轰鸣不止,钻机枪头穿透残垣断壁扬起浓雾般的灰尘。零下低温伴随二次坍塌的危险,像狮子张开大口吞噬着生的希望。晁金军来不及搓一搓冻僵的手,迅速带领队员一步三滑地搜寻生命迹象。

  作为救援一线的“主心骨”,晁金军的研判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主导着救援工作的成效。有一处因通道狭窄,挖掘机无法到达,他取来镐头刨开碎石,再剪断钢筋,开始蹲挖,直到胳膊、腿和腰酸痛起来。蹲不住就跪,跪不动就起身缓一缓再接着挖。当靠近被困者时,“一定要先试探,动作要轻,以免引发塌陷,千万别着急,先挖出来再说。”晁金军边指挥边用手抠着挖着。手套磨破了,手指磨破了,他仍然忘我地坚持,任由汗珠混合着灰尘在脸上胡乱滚淌。15时30分左右,浑身泥泞、已失去意识的幸存者,奇迹般地被解救出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除了救活一人外,我们还找到了36具遇难者遗体,尽最大努力去抚慰逝者家人的伤痛。”他回忆道。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晁金军和“蓝天”队友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争夺战里,收获了土耳其民众满满的感动,他们以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对中国救援力量的深深谢意。“任务结束在路边休整时,经常碰到当地人用生硬的中文说‘谢谢’,还会把右手放在胸口。翻译告诉我们,这是在表达谢意。”还有一位当地学生把充电宝、茶杯、衣服、衣架等物品装在袋子里,悄悄地放在救援队驻地,里面留有一张字条,大意是:“谢谢你们,帮助我的祖国……”纸条上字字滚烫,晁金军的嘴角扬起笑意,眼眸却泛起湿潮。 

  三

  土耳其之行并非晁金军第一次参加国际救援。2018年,他曾穿越近4000公里飞到老挝万象,又坐车辗转900公里到达灾区开展救援。那一次,他成为秦皇岛蓝天救援队参与国际救援第一人。

  7月23日晚,天色昏沉得像一团浸着墨色的棉被又冷又重地压降下来。位于老挝东南部地区的阿速坡省在建水库副坝,因连日遭受强力降雨冲击而溃决坍塌,导致50亿立方米蓄水倾覆而下,惊涛骇浪般席卷了下游萨南赛县13个村庄。洪水顷刻间将其中6个村庄化为一片汪洋,造成超过6600人痛失家园,无处安身。

  尽管参与过那么多次救援,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可灾区的状况还是让晁金军无比震惊:洪水消退,到处淤积起一到两米深的厚厚泥沙。搜救人员根本无法站立行走,只能手脚并用一米一米向前匍匐爬行。老挝属热带季风气候,此时已进入绵绵雨季,每天几场暴雨灌浇下来,队员们的衣服从未干透过。裤子磨破了可以换,鞋子陷在黄泥中拔不出来,可以赤着脚继续爬行,但皮肤上的溃疡和脚上的水泡呢?只能咬紧牙,挺着,捱着,熬着……

  那一晚,过度疲劳后产生的兴奋感竟让晁金军失眠了。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满脑子都是洪水、泥沙和救人,越想越不踏实。他起身穿上救援服,身体里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应急救援时时处处危及个人安全,直至今日,他甘冒生命之险无偿救助他人的初心,依然令身边的很多人感到疑惑和不解——对于救援,晁金军倾注了满腔心血、贡献了全部力量,工作说放下就放下,家事说耽搁就耽搁,财物说支出就支出,却从不计较得失、不看重名利、不渴求回报,到底图的是啥?其实也无需再多问,这世上总有一种人,在平凡中孕育伟大,在力行中书写担当。 

  四

  老挝溃坝洪灾发生后,“蓝天”立即在全国招募志愿者,虽然往返七八千元的交通费需要自己承担,但晁金军丝毫没有犹豫,立刻报名备战。“我在火车上才打电话告诉爱人有任务,爱人提醒我交手机费,我说不交了,国际手机费太贵,到老挝再买流量卡吧。”爱人这才知道他要前往老挝,一下子急了:“你去可以,回来咱们就离婚。”晁金军一再安抚她:“没事,没事,我技术没问题,几天就回来了。日子好好的,不离婚。”

  谈起妻子赵娜,晁金军深感亏欠:“每次我要去参加救援,她总威胁我要离婚,她经常说你跟‘蓝天’过吧。现在好多了,知道拦不住,就不阻拦了,只是默默地照顾好家庭,不让我分心。”

  晁金军在老挝每天泡在淤泥中救援的消息很快登上媒体。看到真实景象的赵娜更是心惊肉跳。“刚开始我不愿意让他去救援,觉得太危险,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可咋办?我俩都是打工的,收入不多。河南发大水时,已经决定去了才告诉我。去鲁甸偷偷去的,不敢说,路上告诉我的。去土耳其,把女儿想学舞蹈和画画的钱都花了。每次去就是通知我一声,没有商量的余地。他去土耳其的十多天,我睡不好,老是担着心,有时还做噩梦。”说到这儿,赵娜哽咽了,“他啥都瞒着,孩子这么小,他还这么拼命……”

  这些年,赵娜没少跟他念“平安经”。某种意义上,她是“蓝天”的编外队员,一样能战斗,一样能吃苦,一样把自己锻打成顶天立地的“铁娘子”。晁金军对妻儿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对不起”,对女儿轩轩更是满眼的心疼。出发去土耳其当天中午,轩轩正好放学回来,见晁金军要背包出门,立刻就噘起了嘴:“不行,爸爸答应周末带我出海的!”“轩轩听话,爸爸完成任务就回来陪你!”“不行不行,我就要爸爸陪!”女儿忍不住哭出声来。“听话,爸爸干的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人命关天”这四个字,像鼓槌重击心坎,又似冲锋的号角,透着不容迟疑的决绝。母子俩眼巴巴地望着他乘车飞驰而去。“爸爸每一次都能把人救出来,这样他才能安心。在我心中爸爸就是超级英雄,长大后我也要成为爸爸那样的人。”轩轩说。

  在采访中,我不止一次地问晁金军,救援就是一次生死博弈,真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吗?如果说年轻时对救援的执念多多少少带些血性与冲动,如今年过半百的晁金军,只是坚定地点了点头,“可能是救人上瘾吧,一听到救援的消息,心里跟长草似的,只要‘蓝天’需要,我随时准备出发。”

  其实,在晁金军心底还有一个更为坚定的理由没有说出口,那就是和“蓝天”队员们结下了深情厚意。

  晁金军说,当他一次次潜入水底,当他一次次攀岩走壁,当他一次次把关乎自己生死的绳索交到队友手里,他坚信“把生死绑在一起的,才是真兄弟”!只为这些无条件深爱他的人,他必须不断地去纵横心灵的营地,去突破胸中的块垒,去征服冷酷的坚硬。

  作者:李霁

  李霁,秦皇岛市作家协会主席,秦皇岛市文学创作院院长,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奔跑》。作品见于《散文百家》《河北作家》《中国自然资源报》《河北日报》等。报告文学《大山里的牧羊人》入选2022年度河北文学榜·散文榜。

关键词 :当代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当代人杂志      责任编辑:赵若熙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