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杂志·“双争”榜样 | 成为创造者·四四
2024-09-23 10:37:27     当代人杂志    【字体:

  开栏语

  “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以各地常态选树的文明市民和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为基础,河北省文明办、河北省文联组织文学艺术家深入采访进行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将持续在河北省文联微信公众号、《当代人》微信公众号推出《“双争”榜样》专栏,敬请关注。

  《“双争”榜样》栏目,旨在更好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双争”活动不断走深走实,引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文明风尚维护者、美好生活创造者,以典型榜样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双争”榜样 —— 赵玉敏

  赵玉敏,男,1969年3月生,中共党员,河北铸诚工矿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从事机械设计工作35年,他始终行走在施工现场一线,利用丰富的机械设计和液压系统设计知识对产品进行创新研发,被邢台市委、市政府评为2018年度邢台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2021年,带队参加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河北省团队组一等奖;2023年,荣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邢台工匠年度人物。

  成为创造者

  四四 

  一

  夏季的傍晚,秋天的清晨,抑或其他闲暇时间,院落空旷,鸟鸣四起,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沉陷在专注的思考中,他时而抬头凝望自家门窗上那些精致、漂亮的雕花,时而低头凝视白纸上正在成形的草图。他不停地修改,完善,臻于完美之时,青涩、憨顽的脸上闪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我要在木板上实现它。

  他暗自下了决心。为此,他不惜牺牲掉和小伙伴到广阔的田野中玩乐的时间,还要抵挡来自大人们怀疑和嘲讽的目光。好在,这是他心甘情愿为之奉献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就像村子里的人甘愿侍奉庄稼、修建房屋一样。那时,小小的孩子还不知道木雕是一种艺术,而艺术的使命就是唤醒创造的力量。他更不知道未来(一生)从事的职业都源自这神秘力量的召唤和驱使。

  不久后,他果然利用借来的锯子、木锉、平口刀等简易工具雕刻出一套像模像样的门窗图案,拿到集市上,竟然成了抢手货。四五十块钱的收益为他赚足了底气。要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工人的月工资还不足一百块钱呢!当然,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内心的快乐和自豪感并不是来自于金钱,而是在整个雕刻过程中,伴随着挫折和艰难,他体验到了想象力、自主性、控制权给予心灵的巨大冲击,那是在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产生过的魔力。

  自此,他被这魔力牢牢抓住,那魔力也像光一样照耀着他,为他播种下创造的种子。

  多年后,他成为河北铸诚工矿机械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从事机械设计和液压系统设计及新产品研发工作。从业40余年,他创造了40多项专利,这是多么惊人的成绩和贡献!就像一个著作等身、享有声誉的作家,他把这些看得很淡,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多么了不起的人,也没有因此变得张扬、傲慢。

  “我从事着我喜欢的工作,这是莫大的荣幸,也是莫大的幸福。”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温和,神态淡定,像一个饱经了生活的磨练而坚定又睿智的人。他穿一件朴素的灰蓝色T恤,阳光透过南墙的窗户照进来,一派光明。 

  二

  “高中一毕业,我就到县工商局上班了,因为不喜欢枯燥乏味的办公室工作,很快又离开了,进了铸造厂当工人。尽管那些和我一批进工商局的人都转正成了公务员,但我不羡慕,也不后悔。我在走自己的路,就像作家创造作品,我最大的喜悦就是过上了能够创造的生活,创造使我的人生趋于完美。”

  很难想象,一个热衷于机械和创造的男人同时也如此擅长语言的艺术,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敏锐地感知到这一点。

  进入铸造厂后,他考取了河北农业大学在邢台开办的机械制造专业电大班。虽然并非全日制,但学习很是卖力,所有的功课全凭实力过了关。但他仍然觉得不能满足,自发采购了好多熔模精密铸造工艺方面的专业书。

  那段时间,他疯狂地学习,想掌握一切和机械相关的知识。他深信杜甫那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虽然,他不想成为一个诗人或作家,但他隐隐萌生了成为所在行业的“神”的想法。他看着车间轰鸣转动的机器,想到最先构思出这些机器的人,以及这些机器将在不同的场地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心花怒放,信心像一颗种子那样猝然萌了芽,迫切地想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成为创造者,让自己最初瞥见的一缕曙光变成有益于行业发展的万道曙光。

  刚入职时,工厂占地108亩,七个分厂,300多名职工,有铸造、液压、锻造、砂铸、精光铸造、热处理等车间,担负着长征汽车制造厂70%的铸件任务。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管理、经营、产品质量等一系列短板凸显,长征汽车制造厂逐渐衰落。他所在的铸造厂也随之没落。

  “时代的车轮下,转型不及时就会受到惩罚。”作为见证工厂从繁荣走向衰败的亲历者,显然,时代磨砺了他,把他变得睿智、仁厚、包容。 

  三

  他在铸造厂一干十余年,熟悉所有工艺,曾司职车间工段长,连续三年获得生产、安全、质量方面的第一,薪水也是最高的。他的第一项发明专利——制动鼓就是在此期间诞生的。从此他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像一个攀登者,不畏艰难险阻,拨开重重迷雾,他到达了顶峰,体验到了成就感带来的美妙的、极致的满足和愉悦,甚或,那意味着一种微小但永恒的幸福。

  但这满足、愉悦和幸福是短暂的,他很快陷入“顶峰之上无处可攀”的烦恼之中。那时他刚刚步入而立之年,对自己所在行业其他领域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和向往。

  不能一直在顶峰徘徊,要继续创造。一个声音一直在“蛊惑”他,搅扰得他日夜不安。最终,他下定决心离开,快步跑回到地面上,从零开始,创造一,创造二,如《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那是一个神奇的起点,一片广阔的未知的神秘星空在他面前缓缓展开,而他浑身弥漫着用之不竭的力量,以及不可遏制的蓬勃的激情和野心。

  他来到马达车间。从学开机床开始,车床、铣床、磨床、镗床等技术很快被他熟练掌握,而且,他还学习了液压设备维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懂得这个久经历史考验的箴言。

  2003年,他又转入销售,亲临全国各地设备现场进行售后服务。2006年,邢台洪灾,周边所有煤矿都需要注浆,急需他所在工厂生产的注浆设备。他马不停蹄地四处奔走,对售出设备进行技术指导。

  指导过程中,施工现场各种特殊情况时有出现,他愈加深刻领悟到技术革新的重要性。行业必须依赖卓越的产品才能长足发展,谋求深远,而一个产品要有持续的生命力,则必须围绕着这个产品本身进行改良与扩展。他记得在四合矿做售后服务时,由于压力大造成堵表现象频发,严重时一礼拜用一块表,一块表四五百块钱,巨大的成本耗费让矿领导很头疼。

  绞尽脑汁,反复琢磨,他给压力表做了一个大型的孔,里面加了一个移动活塞,活塞上面有油,油和表直接接触,从此,压力表不再轻易损坏。

  人一旦迷恋上创造,体验过新产品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就再也不肯罢手。

  2012年7月,他研发出的第一台盾构专用注浆泵交付使用;后又与铁建重工、中交天和、三三工业等多家盾构机生产厂家合作,研发出多重工况的专用注浆设备;为提高效率,在绿色节能、智能环保的大环境下,他带领团队经过不懈努力,陆续研发出了智能双液注浆泵、智能制浆系统等多种智能专用设备,广泛应用于煤矿及盾构施工中……20余年间,他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工作,现手握40多项专利。那些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心血的产品,如同海上的灯塔照亮了行业发展的道路。

  他曾联合石家庄铁道大学设计出一体化注浆管理装置、流量稳定的双料注浆泵、注浆稳压阀等,辅助北京煤科院对晋煤集团寺河矿的巷道扩巷工程进行了治理,我们的话题便转入对企校合作方式的探讨。

  “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统一是伟人的学习观,也是我们谋求发展、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新要求。学院没有我们设备和现场的操作经验,企业缺乏学院的科学、高精的理论,只有结合起来,强强联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我们合作的院校大多都是注浆行业里的翘楚,全国先进的注浆工艺都是他们在撰写,他们才真的不平凡!”

  他很健谈,一方面是由于乐观、自信、外向的性格,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所在行业的精通,故而能够娓娓而谈。鉴于此,全国各地相关企业都知道“柏乡老赵”,任何注浆工艺、注浆材料上的问题找到他,都能解决。 

  四

  “搞设计除了思维要灵活,还需要掌握全面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要稳重、踏实。”

  在阐述踏实、稳重这两个关键词时,他说,虽然是坚硬、冰冷的机械,但也不能只考虑它们的实用性,布局以及外观形状和颜色都要考虑到。设备大部分是用于矿井和隧道,所以橘黄色是主色调,不仅因为橘黄色在黑暗环境中最显眼,还因为橘黄色是一种暖色调,给人活泼、愉快、兴奋的感受,中和了繁重劳动给身体和心灵带来的负面作用。

  采访接近尾声之时,我问他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除了自己努力之外,对他影响最深的人是谁。几乎没有经过思索,他便说出一个名字——魏世清。

  当初,他离开铸造厂一进入液压车间就拜了魏世清为老师。魏师傅嗓门大,脾气不太好,但非常直爽,执着,善良,看得通透,活得潇洒,不仅技术过硬,文学素养也极高。也许有着相近的性情,这对忘年交很合得来。他不仅跟魏师傅学画图,还跟他学写诗。坚硬、枯燥的生活一旦和优美、灵动的诗歌结合起来,顿时变得柔软多汁,充满无限的趣味和可能。

  那时,电脑画图还不普及,他用的是丁字尺、绘图板、三角板、曲线板、比例尺等工具。魏师傅只收了他一个徒弟,故而异常用心。而源自骨子里的痴迷,以及一种隐隐的使命的召唤和催促,他学得也格外用心。仅一个礼拜,他便越过了门槛,画出第一颗螺丝。那颗螺丝就像初生的婴儿那样在他心上留下了永恒的印象,每每回想起来,他仍然会被一种激动的、兴奋的情绪所感染。

  之后,他逐渐画一些复杂的物件。那片未被开掘的土壤像广邈的星空和深邃的海洋一样强烈地吸引着他,他依凭着火热的信仰热切地投入到探索、发现、创造带来的欣喜和愉悦之中。

  “我就是喜欢机械设计,莫名喜欢,就像喜欢一个人一样,这是一种瘾。”他一边说,一边略显羞赧地笑。

  他叫赵玉敏。玉,石之美,朴实无华,不入俗流;敏,疾也,敏而好学,学而不厌。或许,被赐予名字之时,就注定了他会拥有不平凡的人生。

  作者:四四

  四四,本名赵海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文学院第十三届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四十三届中青年作家研讨班学员,邢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见于《诗刊》《清明》《十月》《雨花》《长江文艺》《野草》等,出版有长篇小说《渐入佳境》。获得第四届三毛散文奖。

关键词 :当代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当代人杂志      责任编辑:赵若熙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