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传统曲艺能在我们手上焕发新光彩”
2024-11-11 14:25:49     中国艺术报    【字体:

  从明末的柳敬亭到现代的王少堂,一直以来扬州都是南方曲艺的重镇,扬州清曲、扬州评话和扬州弹词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扬州曲艺传承发展重镇的扬州市曲艺研究所,近年来更是屡获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新人奖、表演奖等众多国内外殊荣,为扬州曲艺史续写着光辉的篇章。

  在扬州市曲艺研究所一众各有所长的演员中,扬州弹词演员康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守正创新,从演绎生动幽默的《双金锭》到成功移植改编《秋海棠》,再到亮相“艺苑撷英——2023全国优秀青年曲艺人才展演”舞台的红色题材短篇扬州弹词《风筝》,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扬州弹词艺术之路上不断前行。“从懵懂到入门再到热爱,尽可能出一份力,演好每一个节目,推动扬州弹词艺术往前走一步,我们都希望这门传统艺术能够焕发新光彩。”康康坦言。

  “我17岁初中毕业,进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开始学习扬州曲艺,那时才知道扬州曲艺原来是以扬州方言进行说唱表演的一种扬州地方传统文化。”在懵懂中跨进曲艺的大门,康康从艺术学校毕业以后回到团里,那时的扬州市曲艺研究所还叫扬州市曲艺团,团里给每一个新成员安排一位扬州曲艺专业教师,以师父带徒弟的模式,一对一地跟着继续学习。之前我是“在艺术学校里是大范围地学,只是对扬州曲艺有初步的了解。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更加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学习扬州曲艺。从表演一部书开始,慢慢地两部书、三部书,逐渐从骨子里热爱上这门艺术,一直坚持到今天。”

  康康回忆,幼儿园时她就是班里的文艺骨干,读小学后每逢有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老师都会让自己上台,“初中开始跟着音乐老师学唱歌,一直都没断,应该说艺术的细胞在我的身上始终流淌着”。在扬州市曲艺团里,康康跟着师父沈志凤学习表演扬州弹词,第一部书是《双金锭》。晚清民初,扬州弹词界曾有周氏、孔氏、张氏三个流派,现在唯有张氏弹词有传人。这部《双金锭》便是扬州张氏弹词“六宝”之一。“从舞台形象来说,扬州弹词有说有唱,可能更加适合女性艺人。”根据自身特点,康康选择从事扬州弹词表演,沈志凤也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传给她的不仅是专业书目,还包括做人的道理和艺术的感悟。“沈老师曾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一定要让自己变得很强大。”沈志凤的话激励着康康不断自我鞭策、勇毅前行,同时为她的艺术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在江苏曲艺界,扬州弹词的影响力不如苏州弹词;即便在扬州本地的几大曲种里,扬州弹词的名声也稍逊于扬州评话。故而,能在扬州弹词这条艺术道路上坚持走下去殊为不易。“苏州弹词以唱为主,而扬州弹词七分说三分唱,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这是扬州弹词和苏州弹词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因此,目前扬州曲艺的所有演员在说表上都很努力。再者,扬州弹词的演出大都是单档,这就要求演员个人综合实力必须很强,在台上,完全是一个人从头演到尾,一个人就是一台戏。”康康表示,加上扬州弹词传统书目不如苏州弹词丰富多样,且以言情故事居多,种种原因促使她在继承好扬州弹词传统技艺的同时,在扬州市曲艺研究所负责同志以及沈志凤等老师的支持下,将目光转向他处取经——跟随上海评弹团的弹词名家徐惠新学习苏州弹词《秋海棠》。

  “很多人说,我在舞台上的表演特别像师父,可以说不看人只听音的话,活脱脱就是我师父本人。那个时候,我在江苏省内也已经获得很多奖,我就感觉很诧异,像师父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但是不管怎么说,我的艺术之路在2012年的时候开始遇到瓶颈了,如果不往上走,永远在这个层面,那就没有个人特色。”在康康看来,长篇苏州弹词《秋海棠》是徐惠新等人在前辈艺人演出本的基础上改编提高、进行艺术再创造而成,多年来备受好评,且是一部适合自己演出的书,而这部书扬州弹词里没有,把这部书学来,移植改编为扬州弹词《秋海棠》岂不更好?

  于是, 2013年康康开始跟着徐惠新正式学习《秋海棠》。在学习《秋海棠》的过程中,她逐步意识到,声音并不是弹词演唱的唯一要素,更重要的是演员的情感投入,要把握好书中人物的情感,再用真情实感去打动观众。“这次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我艺术上的思路,开阔了我的眼界,还让我明白曲艺表演不仅仅是之前舞台上的那种呈现,它还有各种不一样的呈现,比如嫁接一些蒙太奇的手法等,都是在我那一年的进修包括学习《秋海棠》这本书过程中取得的收获。”康康所说的进修是指2013年至2014年间,她受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派遣,到上海戏剧学院进修一年,集中学习发声、表演、台词、形体等课程。“就这两年的时间,我从学习《秋海棠》到脱产进修,互相融合开拓,将苏州弹词《秋海棠》移植成扬州弹词《秋海棠》。2014年我参加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就表演了《秋海棠·重逢》,正好那一年也是天时地利人和,我拿到了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这一年,康康33岁。

  “ 《秋海棠》里有很多第一人称的评论,这样演员就有更多机会与观众进行交流,交流多了以后,彼此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观众就更愿意来听你的书。我觉得,这是我在移植这部书的过程中发现的一大亮点,也正是扬州弹词的重要特色。”康康觉得,“当自己再次回到扬州,大家都认为我的表演跟以前不一样了,已经不是他们曾说的表演像师父而没有自己。”

  在扬州曲艺界,康康是第一位在上海举办个人曲艺专场的扬州曲艺演员,是第三届江苏省文华奖·表演奖、第九届河南宝丰马街书会曲艺邀请赛节目一等奖获得者,还多次荣获江苏省曲艺芦花奖·表演奖。近年来,她先后参加中国文联第十三届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中国曲协主办的“牡丹绽放”——第三批曲艺英才培育行动等。2023年11月,由她改编、表演的扬州弹词《风筝》入选在京举行的“艺苑撷英——2023全国优秀青年曲艺人才展演”,这一次她尝试现代书目改编,运用以故事细节带动主题前行的方式方法来展开叙述,既设置悬念又在无意间引出主题,并加入电影里常用的蒙太奇闪回手法,让情节更加扣人心弦、情感更加真挚饱满,既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又保持曲艺艺术的本体要素,再攀扬州弹词艺术新高度。

  “回头看我2014年在舞台上的表演,觉得现在的表演跟那时的表演又不一样了,其中最关键的是对作品的内在理解不同了。”康康表示,在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至今的十年时间里,通过各种舞台实践、观众的反馈意见或建议,加上自身人生阅历的不断积淀,“感觉在舞台上演绎作品时比以前更加真实了,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包括新近的扬州弹词作品《一往情深》《风筝》《我心永怀》等,或许是找到了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向”。

关键词 :光彩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中国艺术报      责任编辑:赵若熙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