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火爆现象中的冷思考
2025-02-28 08:25:24     中国电影报    【字体:

  《哪吒2》从今年春节档上映以来持续火爆。实现票房收入、观众口碑、扬帆海外多赢的世界级爆款现象。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的时间节点,极大提振了中国电影业界信心,彰显出国漫电影艺术迭代崛起的巨大生命力,也增强着我们的文化自信力。作为中国电影人的一员,面对如此火爆的电影文化现象,我却要说几点“冷思考”。

  一、河北“影视现象”后的“冷静期”

  回溯到2012年11月,在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为河北制造电视剧《闯天下》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先生在发言中综述了近年来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主抓的多部电视剧精品《先遣连》《营盘镇警事》《我的故乡晋察冀》《闯天下》《聂荣臻》《守望》《打狗棍》等,在中央广播电视台一、八频道热播,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承德好人》《西柏坡》等在全国院线热映,引起各界关注。率先提出“河北现象”命题。2013年12月6日,他在《人民日报》发表《“河北现象”宝贵的启示》一文,从三个方面做了系统阐释。指出,近年来,河北推出了“一批数量相当可观的具有鲜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河北特色、燕赵风骨的艺术与思想和谐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了中国影视界的“河北现象”。有学者总结出“用七大眼光”(时代眼光、文化眼光、审美眼光、价值眼光、市场眼光、环境眼光、开放眼光”助推影视“河北现象”可持续发展。今天看来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近十多年来,河北相继推出了电影《血战湘江》《古田军号》《守岛人》《革命者》《谷魂》《吕建江》《那时芳华》《乡土》《情满天山》《傍晚向日葵》《孔秀》《人生大事》《志愿军》《青年邓颖超》《守护者》《空中接力》《出入平安》,电视剧《海棠依旧》《最美的青春》《最美的乡村》《前行者》《香山叶正红》《大行赤子》《有一个地方叫马兰》《桃花盛开的地方》《区小队》《滹沱儿女》《故乡的泥土》等,3维电视动画片《少年老子》。

  但是,与全国影视剧创作播出先进省市比较,河北再次滑入了低谷,我们称之为“冷静期”。这些年,作为历史悠久、资源丰厚的文化大省,尽管我们拥有“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的泥河湾遗址、3600年建城史的邢囊文化、3000年不改名称的古赵邯郸,我们却没有创作出《大秦帝国》《大秦赋》这样的史诗大剧;我们有自新民主主义、土地革命战争以来燕赵儿女为谋求民族解放可歌可泣的无数战争故事,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却没有再拿出如《青春之歌》《太行山上》《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这样的影视精品;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强音,过去我们也创作出了《少年英雄王二小》《李小娥分家》《远山姐弟》《黑脸》《沃土》《金豌豆》《当家的女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战争目光》《新妇女主任》等,但我们却没有《大江大河》《山海情》《功勋》《狂飙》《繁花》《去有风的地方》这样的时代剧标……

  我们在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的同时,更应从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秉赋,曾经取得过辉煌的经验法器中,获得自信,坚定信念,锚定历史方位,重新振作精神,在新的历史基点上主动作为,创新创造。

  二、当下文化创意产业实践场景的启示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国漫电影《哪吒2》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质IP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伟大成果。源自传统的故事取材,立足当下的内容创新,《哪吒2》亦满足了观众对传统题材现代表达的需求。导演饺子认为:“传统IP能传承这么久,一定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我们把它的价值提炼出来,再结合当下的时代精神,重新创作出一个大家真正相信的故事,希望体现一种时代性。”《哪吒2》的火爆也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走向自信,未来或将有更多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精隨系列IP逐步崛起,带动国潮内容成为创作主流方向之一,同时也将带动中国动漫电影的崛起。学者赖力认为,《哪吒2》作为一部具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代表中国动画技术成就的作品,取得如此高的成绩,展现了中国观众对于民族文化的信心与自豪。这一类展现民族文化,彰显时代情绪的影片,也有望成为当下市场观众们热衷于见到的主流创作题材。河北境内涉县有娲皇宫、辛集市有伏羲台。我们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展十年,取得辉煌成果之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选题:为了弘扬传承中华先祖文化,重塑中华始祖形象,用一部网台联播电视大剧《娲皇传》、一部3D动画电影《女娲补天》、一台实景演艺《女娲娘娘》“三个一”艺术“组合拳”,形象回答“何以中国?”“何以诗性中国?”“何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目前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中。

  (二)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才彰显出大国工匠的价值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导演饺子代表了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必然会出现的人物,《哪吒2》的成功也是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当一个行业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有足够多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时,就会吸引很多优秀人才。”

  江山代有才人出,不拘一格降人才。

  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新质生产力更需要审美与数字化“双重叙事”的主创人才。

  《黑神话:悟空》的核心人物冯骥,是一位生物医学出身的游戏科技创始人,坚持数年,修成正果。《哪吒1》《哪吒2》的编剧、导演饺子,也是一位医学院毕业的高才生。他为了喜欢的事业,放弃铁饭碗,执着于动画创研。他们都是在新时代大潮中自我培养、成长崛起的复合型人才,是新时代需要的新力量。

  我省许多志于培养高端影视人才的高等院校,都相继组建了人工智能学院。倡导和研究“大学电影”培养人才的范式。由河北传媒学院主创、荣获多项国际电影节展大奖、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电影”、“最佳摄影”两项提名荣誉的电影《傍晚向日葵》,其导演李旭博士,就是一位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

  (三)政策保障高层次数字产业创新人才

  不久前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曹立军到饺子公司调研。他强调,成都高新区在数字技术、数字经济领域拥有良好基础和发展态势,要持续巩固和放大优势,建设高能级数字科创平台,集聚高层次数字创新人才,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能级。

  河北动漫起步于上世纪末,也有过短暂的辉煌,出品过3维动画电影《麋鹿王》、二维动画电影《西柏坡》,电视动画片《道德三百问之老子顶呱呱》、《中华小岳云》、《秦皇岛传奇》《叶罗丽》《赵州桥》等,也荣获过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殊荣。由河北亚神影视艺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动漫集团联合出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精髓动漫化数字化运营项目”26集3维电视动画片《少年老子》于2025年元旦期间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少儿频道首播,取得收视率破2的播出佳绩。这支团队还将继续投入资金,把数字资产转化为一部3维动画电影《老子天下无双》。在国漫电影崛起的声浪中,发掘更多河北“优秀传统文化1P”,借船出海,扬帆世界。

  (四)中国动画电影走向世界

  动画是超越国界的世界语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借船出海的秉赋。这个“船”也是中国智造,它乘载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真实可信、可感可爱、共情共鸣的中国故事,顺势而为,乘风破浪……

  最近国家电影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刚刚发布的“跟着电影游中国”,正在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鼓风扬帆。我们要抢抓机遇,盘活资产,学习哪吒精神,敢于拼搏,逆天改命,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作者汪帆系河北省影视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任、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评论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

关键词 :冷思考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中国电影报      责任编辑:赵若熙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