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艺·新力量——优秀学员发言汇编
2025-07-30 09:06:52     省文联组联部    【字体:

【编者按】

7月25至28日,河北省“文艺两新”骨干培训班在北戴河召开。省文联以职称评审为抓手,推出了一大批“文艺两新”人才。来自京津冀、雄安新区和挂靠社会组织等来自多个艺术领域的“文艺两新”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座谈交流激励了广大新文艺群体的创作热情,凝聚了“艺”起来行动的决心共识。现将发言内容编发如下:

赵博

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作品获得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当代舞奖”。代表作:歌曲《无我》、民族舞剧《红楼梦》、舞蹈作品《湾》、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立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烟雨染江南》。

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始终以“文艺两新”的使命感深耕创作。河北深厚的文化沃土,是我创作灵感的源泉。民族舞剧《红楼梦》的创作历程,正是对中华美学精神的深度挖掘;而冬奥《立春》、亚运《烟雨染江南》等作品,则践行了用国际语汇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

我深知,文艺创作需扎根大地、服务人民。近年来,我创作了近三十部反映中华大地各少数民族的作品。积极参与省文联、省音协的主题创作;努力推动以新大众文艺形式创新展现河北民间艺术破圈传播。

去年,我创作的歌曲《无我》获得了中央宣传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省文联破格让我获评了一级作曲的高级职称,我深感荣幸。今后我将继续立足河北火热实践,以“无我”之境深耕这片沃土,用有筋骨、有温度的精品力作,讲好河北故事,为这片英雄土地贡献文艺新力量!

孟德武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我曾经当过考生、下岗工人,也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高等学府进修学习过,2023年我通过新文艺群体职称考试,获评国家一级美术师,艺术又上升到一个新台阶。评上职称后,首先河北美术学院聘我为客座教授,然后是河北科技学院聘我为外聘教授,北京的好几所大学邀请我去学术讲座。我非常感谢国家对我们新文艺群体的关心爱护和引领。现在这么好的政策,有信心参与才是硬道理,拥有职称让我们迈进了大学的艺术殿堂,让草根文化和专业文化获得了重构,艺术创作得到了新的滋养,我们对社会有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作为艺术工作者就要在家国情怀的基础上,创作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

李立群

天津两只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阅文集团、字节跳动高级签约作家,相关作品破亿点击,在抖音等全平台累计超1800万粉丝。

作为聚焦动态漫与短剧领域的传媒从业者,我们团队始终探索技术与内容的平衡点:动态漫领域,通过分镜模块化,以及AI辅助,让传统叙事在数字技术加持下实现“低成本高质量”输出;让经典IP在二次创作中实现破圈;原生短剧创作则依托“大数据选题模型”,精准捕捉Z世代情绪点,使作品在信息流中保持高完播率。未来,我们也将深化“动态漫IP短剧化衍生”模式,让新传媒形态成为文化传播的高效载体。作为“文艺两新”一分子,我们深刻认识到,“两新”的生命力在于技术赋能与文化表达的融合。让小众艺术通过新媒体“破圈”。当文艺遇上新技术,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PGC与UGC协同机制,在动态漫IP孵化模式上深耕,让新形态文艺作品既具传播力,更有文化穿透力。我们会继续打磨内容,让动态漫更有国风韵味,让更多优秀文艺作品触达人心,为文化繁荣发展贡献“两新”力量!

赵虎

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快板艺术委员会会员、河北省曲艺家协会理事、河北省快板艺术委员会委员。

我是一名快板书演员,师承快板书名家常志先生,从事曲艺表演30余年。多年来,我始终以“扎根生活、守正创新”为理念,创作并演出了《师徒联袂话雄安》、中篇快板书《小兵张嘎》等作品,曾获河北省中青年曲艺“大比武”最佳演员。我深刻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谛。这些年,我尝试将传统曲艺与当代生活结合,比如用快板演绎反诈宣传,交通安全,疾控防治等原创作品,让老艺术焕发新活力。 新时代曲艺创作,我认为要把握三个方向:一是坚守人民立场,作品才能有共鸣;二是创新形式,用好新媒体扩大传播,让传统与当代共鸣;三是深耕本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文艺两新”的一员,职称评审让我更明确了职业规划,也获得了更多演出机会。希望未来评审能更注重基层演员的实际贡献,让更多“草根”艺人得到认可。我会继续努力,为曲艺的传承发展尽一份力!

李崇哲

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积极组织传统文化进学校,进机关单位,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等公益活动。

作为深耕传统文化领域的一员,这次培训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寻路”与“结伴”的旅程。当我们在课堂上探讨新文艺组织如何激活地域文化资源,我深刻感受到:“文艺两新”不是孤立的力量,而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是让文化扎根生活、走进人心的桥梁。河北这片土地孕育了燕赵文化的豪迈、非遗技艺的厚重,而“文艺两新”的活力,正是让这些宝贵财富“活起来”的关键。作为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的一员,我深知肩上的责任。未来,我们愿以此次培训为起点,主动当好“联络员”与“实践者”:一方面,积极联动各位“文艺两新”同仁,共同挖掘河北传统文化的富矿,让非遗技艺、传统美学找到更多与当代生活对话的切口;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与省文联及各界力量一道,搭建更多合作平台,让“文艺两新”的创意有土壤、有舞台,让河北的文化名片更亮、更响。最后,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文艺的生命力在于扎根大地、拥抱时代。让我们带着这次培训的收获,以初心为墨、以创新为笔,在河北文艺事业的沃土上,共同书写“文艺两新”的精彩篇章!

关键词 :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省文联组联部      责任编辑:赵文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