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杂志·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辑 | 燃烧在太行山上·刘笑伟
2025-08-16 10:12:12     当代人杂志    【字体: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辑 —

燃烧在太行山上

| 刘笑伟 |

黄崖洞

黄崖洞

是隐藏在八百里太行中

一个天大的秘密

当年,八路军的兵工厂

在这里的悬崖峭壁间

日夜开工,甚至连风

在如刀似箭的峰谷间

都找不到游走的路

意志,劈开了阳光和流水

把汗滴铸成地雷里的巨响

把岩石碾成仇恨的火药

在大山深处静静安眠

在战斗者的心中

一声声锤击

比枪声更嘹亮

也比誓言更隐秘

一支支马步枪

在这里运到前线

工人们摘下天上的星

安装在枪头成为准星

瞄准敌人的心脏

锤击声沉入溪水

化作水底无言的星辰

火星四溅,冷却的岁月

开成漫山遍野

火红的山花

简陋的车间里

长出不屈的根须

化为抗战岁月里

刻在血与火中的深深年轮

在黄崖洞

我看见所有平静下来的激情

都升上夜空,成为璀璨的星群

所有寂寞的岩石

都燃烧着春天的火焰

树的语言滔滔不绝

响彻山崖之上

所有沉睡的钢铁和人流

都在这一刻苏醒

化为闪耀在绝壁上的万道霞光

红星杨

八百里太行

行走到山西长治的武乡县

有了一个小小的停顿

是这里的山

思念起了井冈山?

是这里的树,怀念起红军

八角帽上的红五星?

在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

一棵参天白杨

轻轻掰开了抗战的历史

据说,这是朱德总司令手植的

在它的根部,埋下了

一颗闪闪的红星

春雷滚过,树叶托举绿色的火焰

枝条的引信,点燃了火热的记忆

我看见,叶脉里还在奔跑着

加密的电波信号

我听见,白杨的拔节声里

还回荡着一个民族

不屈不挠的歌吟

最令我惊奇的是

“咔嚓”一声

掰开每一截树枝

断面上就会出现

一个异常清晰的五星图案

在武乡,在王家峪

在八路军总部旧址

一棵白杨树的顶端

红色的星群

正在冉冉升起

哦,红星杨

枝条里,有红色的五星在闪耀

根脉间,有红色的基因在流淌

王家峪的光

窑洞,是所有光的容器

简朴的铺位上,有特殊的光

破损的油灯上,有特殊的光

陈旧的文件柜上,有特殊的光

这些光

都是从人心中折射出来的

都是从历史深处穿透而来的

光,穿过作战地图

指引着抗战者的脚步

覆盖了大山的褶皱

当电波在电台内部奔走

一道道命令,也正成为

抵抗黑暗的一束束光线

铅笔在等高线间冲锋

沙盘在茅草屋里堆积

这里,正在把整个华北平原

甚至全中国

都折叠进光的年轮

窑洞,是所有光的容器

战斗的号角,在阳光下

闪耀黄铜的色泽

子弹和刺刀的雨滴

滴落出一个个闪着寒光的

夜晚或黎明

整座太行山脉

燃烧成为光的河流

八百里太行,八百里光芒

至今仍能灼痛我的双眼

窑洞,是所有光的容器

这里,还有思想的光芒

穿透茫茫黑夜

还有精神的闪电

划破黑暗笼罩的密林和青纱帐

不屈的骨头,铮铮作响

沸腾的钢铁,不断淬火

这里就是收集光的工厂

所有的光芒,向这里汇聚

让这座偏远的小山村

成为抗战时

一个闪亮的中心

冀南银行旧址

如果说,货币是

另一种形式的子弹

那么账本,同样可以成为

另一种类型的作战地图

在山西黎城县的小寨村

太行深处的一个小小村落

油墨在铜制的模板下苏醒

把中国山山水水的梦

和未来生活的场景

印刷在每一张纸币之上

印刷台上的细痕里

盛满了1939年的月光

铜板在暗夜里

浇铸着带着硝烟的希冀

油印机的滚筒

转动整个红色根据地的

烟火之气

八路军的将士们

开始印刷整片太行山脉

带有水印的美丽黎明

石墙上的弹孔

犹如时光的储蓄罐

透支出没有取出的光明

一盏盏旧马灯

是一串串财富的密码

让这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

破解着富贵里的清贫

站在这个小小的院落

我依然能感到

油印滚筒还在转动

拓印着八百里太行的轮廓

一片片浸染着红色的背景

依然在这里复刻、印刷

这里的山,这里的水

就是一座摇篮啊

摇啊摇,摇出了新生的

共和国金融的胚芽

作者:刘笑伟

刘笑伟,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曾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出版《岁月青铜》《纸上行军》《内心的花园》等文学著作二十多部。

关键词 :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当代人杂志      责任编辑:赵文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