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河北省戏剧家协会组织省内艺术家赴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平山县岗南村、中山国王陵陈列馆等地开展主题采风活动,深入挖掘燕赵大地历史文化资源与红色精神内涵,为“为时代抒写、为人民抒怀——颂经济强省、赞美丽河北主题创作”积累鲜活素材。省剧协、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石家庄市文化艺术研究所有关负责同志,石家庄市京剧团、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石家庄市评剧艺术研究中心的主创人员以及新文艺群体代表参与此次活动。
采风首站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纪念馆。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这里见证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的壮阔历程。艺术家们驻足于中共中央旧址、三大战役展厅,透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与生动的复原场景,深切感悟“两个务必”精神穿越时空的时代价值,红色历史的厚重底蕴为创作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在西柏坡纪念馆采风

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采风
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艺术家们聆听讲解员讲述 “两个务必” 提出的历史背景。大家一致认为,红色题材创作不仅要回望历史,更要将 “两个务必”的精神密码,转化为当代观众能共情的艺术语言,让革命传统在舞台上守正创新,既见历史又照现实。


在平山县岗南村采风
在平山县岗南村,艺术家们走进“人民音乐家”曹火星的故乡。19岁的曹火星在此创作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太行山间传遍神州大地,成为亿万人民的心声。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史陈列馆,大家仔细研读泛黄的创作手稿,聆听抗战时期“豆选”民主实践、“树叶训令”等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这些生动的素材为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创作河北梆子现代戏《信仰之歌》提供了灵感,其中感人的历史细节将助力该剧真实再现红色经典的诞生历程。


在中山国王陵遗址采风
中山国王陵陈列馆则为石家庄市京剧团的京剧《仁者中山》提供了丰富历史养分。作为战国时期“第八雄”,中山国“专行仁义、贵儒学”的治国理念,与出土文物中精美的错金银工艺、独特的“山”字形礼器等交相辉映,生动展现出古代中山文明的独特魅力,为历史题材创作搭建起古今对话的桥梁。

研讨交流活动现场
参观结束后,举办了“为时代抒写、为人民抒怀——颂经济强省、赞美丽河北主题戏剧创作” 研讨交流活动。参加采风的艺术家们结合实地见闻畅所欲言。京剧《仁者中山》主创成员表示,将深入借鉴中山国“重礼尚贤”的历史智慧,让传统文脉在舞台上焕发新生;充分运用河北梆子高亢激越的声腔特点,结合情景再现等手法,打造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感染力的舞台精品。现场专家针对作品创排方向提出中肯建议,为提升创作质量提供了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