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江西漆艺历史的生动图景——评《江西漆艺美术史》
2025-08-19 09:36:47     中国艺术报    【字体:

中国漆艺分布广泛,它与特定区域的文化历史与风土人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风格样式,取得各有特色的成就。要全面掌握中国漆艺发展脉络与规律,揭示其沉浸于历史现实的存在样态和地缘属性,就必须对各地域漆艺历史作深入系统的研究。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寇焱所著的《江西漆艺美术史》正是一部应时代之需、补研究之缺的著作。

江西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其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为漆艺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早在商代,江西已出现大漆髹饰工艺。随着历史的演进,不同时期的江西漆艺形成具有丰富艺术风格和技术特点的面貌。汉代的江西漆艺以精美的彩绘和镶嵌工艺著称;宋元时期,庐陵螺钿漆器制作技艺达到新的高峰;明清以来,江西脱胎漆器享誉海内外;自20世纪下半叶起,江西现代漆画创作锐意进取、繁荣发展,成为推动中国漆画走向独立画种的重要力量。该书作者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接触漆画,在阅读了沈福文先生的《中国漆艺美术史》后就起意研究江西地区用漆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成就。经过多年广泛而深入的考察调研,他对江西漆艺发展历史进行系统整理并撰述成书,填补了江西漆艺美术史研究的空白,也印证了江西对中国漆艺美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江西漆艺美术史》立足历史文献、出土文物及相关考古资料,以10个篇章的框架结构,通过对历代漆器工艺、形制装饰、风格特征和审美取向的深入分析,系统梳理了江西漆艺从先秦时期的萌芽到现代漆画成为独立画种的发展历程。研究中,作者注重文化的整体性和多样性、漆艺演进的自身逻辑与规律,指出江西漆艺的历史不仅是技艺的传承史,还是折射江西先民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价值取向演进变化和实践创新的文化发展史。基于对江西漆艺历史脉络的系统梳理,作者钩沉索隐、披沙觅金,努力揭示其在技艺传承上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创新性,为江西漆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系统的理论框架,也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立体的江西漆艺发展图景。作者的研究让我们看到江西漆艺历史的生动面貌:商代的漆器既有中原特色又有地方印记;汉代釦器风靡一时,贴金箔漆器纹样丰富,金属镶嵌工艺具有中原色彩;魏晋时期的漆工艺以漆绘为代表,其风格上承秦汉之典雅,下启南北朝之清丽,所绘形象生动洒脱;宋代以螺钿漆器最为典型,工艺技巧兼容并蓄,装饰繁复精致且叙事题材多样。

该书撰写吸收了国内漆艺研究和考古发现的最新成果,尤其是近年来于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资料。作者在利用这些资料的同时,还对一些技法的操作细节进行了推断。比如,他对漆樽、漆奁所用明金技法作了这样的推断性描述:“将金箔按图形外轮廓进行剪裁后利用漆液的黏性贴于漆面表层,再用漆液在金箔表面勾勒、描绘细部纹饰,从而产生镂刻的视觉效果,待漆液固化后不作罩漆处理,保留金、银本色,金光绚烂,与黑、红色漆膜相互呼应,煌煌而盛美。”作者从事漆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数十年,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丰硕的学术成果。诚因如此,面对研究江西漆艺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如存世古物精品不多,出土器物残损,以致工艺技法难以直接判定,他能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来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断和解读。如研究江西战国漆艺时,作者根据存世器物的漆色推断:“江西地区的漆匠应该已经掌握了雌黄及雄黄入漆的制作工艺”,“朱黄色应该是在大漆中调入了雄黄,金黄色则是在大漆中调入了雌黄,从而形成颜色丰富的色漆”。这种凭借实践经验而努力深入技艺内部的推断性研究,可谓该书的重要看点。

该书视角不拘泥于赣鄱一隅,还将江西漆艺与其他地区的漆艺进行比较,由此分析江西漆艺的地方工艺文化特征,展现了一种全局性视野。比如,作者在论述两汉漆器的釦、贴、镶三类金属镶嵌工艺时,对广州南越王墓的金釦漆卮、长沙国王后墓的椭圆形漆盒进行比较;在分析魏晋漆器艺术特征与审美取向时,对安徽朱然墓、山西司马金龙墓的漆器加以对比。作者由此指出,江西漆艺“通过具有象征性的图像符号来呈现人物身份,其漆绘的装饰性与绘画性更强、画面也更为和谐生动”。该书还注重对江西漆艺所受物产、经济、政治、文化、审美、民俗等因素影响的探讨,如对生漆特性和江西生漆资源做了大篇幅的介绍,提供了江西漆艺发展物质基础方面的证据。他对清代江西商人漆器贩运与经营情况也做了详细的分析,考证了江西漆器销售的四条路线,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江西漆艺美术发展的生态环境和综合条件。

当下江西漆艺呈现“传统工艺”与“现代美术”双重进路。在传统工艺方面,作者着力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角度,翔实梳理和深入分析鄱阳脱胎漆器和宜春脱胎漆器的历史源流和工艺特色。研究中,作者注重口述史研究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广泛的采访和口述资料整理,厘清他们的传承谱系,对他们所掌握的传统技艺以及相关地方性知识做了较为系统的阐释。在现代美术方面,作者以收集的大量第一手材料为依据,对江西现代漆画创作之于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贡献及其艺术地位和价值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述。

作为高校美术学科带头人和中国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寇焱的这部地域美术专史著作,既是其个人在学术研究上所收获的力作,也对江西漆艺美术史研究的拓荒、漆艺在艺术学科领域的学术体系建设、地域美术史研究的丰富、现代漆画艺术传统的梳理以及漆画语言探索,有着显而易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江西漆艺美术史》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希望有更多的地域美术专史研究成果纷至沓来。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关键词 :生动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中国艺术报      责任编辑:赵若熙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