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辑 —
雁 翎
| 马 兰 |
雁翎
是一支羽毛
是自由飞翔的大雁的羽毛
你如何想象
这柔软的羽毛插在战斗的武器上
是什么
让捕鱼的老人扛起了枪
让种地的汉子扛起了枪
让月光里编席的女子扛起了枪
让原本应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孩子扛起了枪
最柔软的羽毛啊
插在自制的火枪上
一群胆小的人
一群善良的人
一群柔弱的人
他们怎样在奔跑躲藏之后
在家园被毁之后
在亲人被害之后
颤抖着端起枪
他们怎样闭起眼射出第一颗子弹
又怎样扭过身背对着亡去的人
最柔软的羽毛啊
插在复仇的火枪上
白洋淀人
他们怎样在屈辱中抬头
在炮火中锤炼
在磨难中坚强
在战斗中成长
最柔软的羽毛啊
将永远
插在消灭侵略者的火枪上
大雁仍在大淀的上空翱翔
它美丽的翎羽柔软得跟天空云朵一个样
注:为了防止火枪受潮,白洋淀人将雁翎插在枪的火眼上。
黄土岭
八十五年前,也是在初冬
天空中飘着细雨
在雁宿崖受挫的侵略者
被一步步诱入黄土岭的山谷
——两面的山坡上枪声骤然而起
杀声震天,枪炮声响成一片
弹片、碎石、浓烟弥漫了整个山谷
善于山地战的侵略者被困在山地之中
当一团长陈正湘从望远镜里看到身挎战刀的日本指挥官
当炮手陈二喜将炮口对准教场村的独立小院
并不知道,他们瞄准的目标是日寇的“名将之花”
最后的四发炮弹,带着愤怒的火焰
呼啸着射向敌人——
天黑下来了
年轻的战士坐在树下
依然无法阻止内心的狂跳
他并不知道
就是这一场胜利
力挫敌军
让行走在黑夜中的中国人看到了一丝光亮
黄土岭的黄土是骄傲的黄土
是世世代代侵略者永远的坟墓
黄土岭的石头是胜利的石头
是守家卫国的将士们高昂的头颅
八十多年过去了
此刻,我就坐在黄土岭上
天蓝如镜,冬日的阳光洒下来
黄土岭那么安详
唯有山风吹过,身旁的草木簌簌抖动
仿佛仍有千军万马埋伏在山中
仍有一个个枪口
对准入侵的仇敌
台儿庄遐思
提及台儿庄
提及那场战争
我会想到——
想到
那样的一群人
曾经年轻的一群人,我们的先人
不能无视亲人丢失了运河上的安宁
不能无视豺狼窥视母亲的房门
他们用炮火、用鲜血、用生命捍卫疆土
他们忽略了疲惫、饥饿、伤痛
忽略了夫妻相守、儿女情长
……八十七载过去。我不知道
今天,这些被忽略的细节还能否一一重现
我却深信
往事虽然很旧了
它携带的烟缕依然有燃烧的力量

作者:马兰
马兰,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歌作品入选2024年河北文学榜。出版诗集《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