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为更好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凝聚强大道德力量,河北省文明办会同河北省文联联合推出《双争榜样》专栏。组织文学艺术家深入采访我省的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文明市民等先进典型,以文学艺术作品形式加以呈现。河北省文联微信公众号、《当代人》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双争榜样——赵成龙
赵成龙,男,1988年1月出生,衡水市安平县马店镇赵院村村民。2024年6月20日,安平县马店镇一名3岁男童不慎坠入深井,该井直径约30厘米,深度约15米。由于井口十分狭窄,消防人员多次尝试救援均无法成功,情况十分危急。36岁身高只有1.1米的赵成龙挺身而出,倒吊下井,最终协助消防员救人成功。被授予安平县“见义勇为”和“优秀消防志愿者”称号。荣登2024年“时代新人·河北好人”榜、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小个子英雄
- 李湛冰 -
感动河北
“危急当前,无畏请缨。一米身躯,满腔勇毅,倒悬深井,舍身救人。善良无关身形,伟大源于内心,小个子的你成为令人仰视的巨人。”
2025年1月25日晚,北风劲吹,寒气袭人,2024“感动河北”年度人物颁奖仪式在石家庄举行,来自安平县马店镇赵院村、身高仅1.1米,时年37岁的农民赵成龙光荣当选。
坠落深井
凄厉的孩童的哭喊声,从安平县马店镇马店村街上一口新打的深井中传来……
2024年6月20日下午15时许,太阳热辣滚烫。一名叫泽泽的三岁男童正在村中玩耍。“咦,这是什么?”附近的一个“黑窟窿”像磁铁一样深深吸引了他,他撒开小脚丫奔跑过来,好奇地探出小脑袋往里看,又站起身子,伸出小脚丫想去踩……
“泽泽,别动!……”不远处,奶奶惊恐的呼喊声划破村庄的宁静,她多想拦住时间、像鹰爪一样抓住孙子,但一切为时已晚。“扑通”一声,深井这口黑洞猛然将孩子吞噬。扶着井沿,奶奶的心像骤降的铅坠一样紧随孙子的身影向井底坠落。“快救人啊——”和着泪水的,是奶奶撕心裂肺的呼喊声。
火速救援
村民们闻讯迅速围拢过来。
接到报警,安平县消防救援支队紧急出动,两辆红色消防车一路疾驰赶到事发地,“啪啪啪——”,一道道蓝色的身影从车上闪身而下。
井是村民自建的,当日刚刚完工,准备用于排污,尚未启用。井内无水,深约15米,井口直径30厘米。认真勘察地形、研判情况的现场消防指挥员张虎不由得心中一紧,皱起了眉头:这么狭小的空间,这口井又那么深。正常成年人肩宽一般是50厘米,看来,指望消防员下井救人不行。
“报告,刚刚我们检测,井内含有多种微量有毒气体。”一名消防员小跑着过来,面容严峻。
情况十分紧急!
张虎大脑飞速转动,极力思考着救援方案,即刻发出了指令:“一组,安全加固井口,防止坠物造成二次伤害。二组,使用设备向井底不间断输送新鲜空气,防止孩子缺氧。并用安全绳把奶瓶送至井底,及时为孩子补充营养!”
“泽泽,你别怕,你抓住奶瓶……”孩子的父母和几位亲人趴在井口,焦急地呼喊着安慰着。
由于井口空间狭小,成年人下井困难。张虎决定:采用挖掘机扩大救援面,同时,人工掘管同步跟进。
两台挖掘机很快被调来。它们伸展着巨大手臂,想将孩子从深井的肚腹中抢夺出来。
可是乡村的街道太狭窄了,大挖掘机将深井最上面的两节管道撕开后,由于空间限制,再也无法继续深掘。
救援一时陷入僵局。
小个英雄
孩子坠井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四里八乡快速传播。
此时,距离马店村三公里的赵院村村民赵成龙刚刚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正像往常一样打开门上的铁锁,走进自家院子里。他平时在附近给一户个体户打零工,织丝网。
消息传进赵成龙耳朵的那一刻,他心中不由得一动,心想:这事儿或许我能帮上忙哩?他非常详细地询问情况。人救出来了吗?孩子现在怎么样?安全吗?听说还没有救出,他萌生了去现场看一看的想法。当然,他不敢保证自己去了就一定能够帮上忙。赵成龙因患有身材矮小症,虽已近不惑之年,身材依然瘦小,身高也仅仅一米一。
时间一点点流逝,孩子的哭声变得越来越微弱。
孩子在下面多待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正当救援工作陷入困局,消防救援人员一筹莫展之时,一个小小的身影忽然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的手有些颤抖,当着这么多的人说话他感到一些紧张,他擦擦由于急着赶路额头上冒出的汗水,昂着头,满含期待地说:“我个子小,让我下井试试?”
“你叫什么?”消防指挥员不禁上下打量他。
“我叫赵成龙。”
消防救援人员一看,赵成龙的身材应该刚好可以下到井里。聚拢在一起的现场群众们也似乎看到了希望,异口同声地说:“他应该行,让他试试。”
赵成龙的出现像一簇跳动的火苗,重新又点燃了大家的信心和希望。几名消防员推倒一根挖掘机刚刚取下的水泥管,对赵成龙说:“你试试看能不能钻进去?”
赵成龙匍匐下身子,一点一点进入水泥管子,又一点一点从另一端冒了出来。
赵成龙符合下井条件。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轻轻鼓起了掌。
坠井孩子的姑姑张博,向笔者描述当时的心情:“我一见他来了,看到他从水泥管能钻出来那一刻,我心里就感觉到,这下泽泽有救了。”
马店村村民赵跃军对他说:“井可有十几米深哩,五层楼高呢!里面黑咕隆咚,什么都看不见。把你头朝下放进去,让你把小孩给绑上,你害怕不?你能做到不?”“我不怕,我能做到。”赵成龙目光里充满坚定,回答得非常爽快,毫不犹豫。
形势不等人,容不得多想。18点58分,为了确保赵成龙顺利下井救援,消防救援人员开始对他进行下井前的安全救援知识突击培训,并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准备。
一名培训员说:“倒着,你倒着把孩子提上来。”
另一名培训员说:“这根绳子是套孩子身上的。这根是绑你身上的。另一根是信号绳,你坚持不住,或遇到突发情况不能继续下井,需要返回,就拉信号绳。把孩子套好后,也拉信号绳……”
“学会了吗?那你试一试。”
赵成龙把绳子打上又解开,解开又打上,反复试了几次。
“学会了。”他颇为自信。
为降低井壁摩擦,赵成龙赤裸上身并涂满了润滑油。他绑好安全绳,准备头朝下倒悬进入深井,接过锁头拿在手里。但此时此刻,死神在个子小小的他面前却显得异常渺小。
赵成龙面容沉静,他头朝下进入井中,被消防救援人员缓缓往井底送。正是黄昏时分,下方是生命,上方是期盼。井外的天,一点点暗了下去,井内的天,却缓缓亮了起来。
赵成龙仅下井一次就成功地将绳索系到了男孩身上。20点01分,他将小男孩带离深井。绳子缓缓上升,上升——“慢点儿,慢点儿,上来了宝宝。坚持,别着急,能够着吗?还有两米呢。下手,使劲儿,来吧,宝贝儿!”井口处围满了一双双眼睛,当赵成龙和孩子从井口被提出来的那一刻,现场顿时响起一片掌声,围观的群众都忍不住欢呼起来:“好啊!成功了……”,其实赵成龙被倒悬放入井下时,他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他急匆匆赶来,甚至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但他知道,那一刻,他瘦小的身躯里必须迸发出巨大的能量。那一刻,他要比所有人都高大勇敢!
经现场医生检查,孩子没有生命危险,没有任何伤痕。真是万幸!孩子的父母紧紧抱着赵成龙,悲喜交加,哽咽着说:“如果没有你,后果不堪设想。真是救命恩人啊!”
赵成龙下井救人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进行了报道。视频一经发布,“小个子英雄”的义举感动网络。数不清的网友纷纷留言、评论,对他予以赞扬:身高三尺,德高万丈。小小身躯之内,装着一颗侠肝义胆的心。赵成龙英雄,好样的!为你点赞!……
最美的花
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原野上和柏油马路两旁,紫云英、野菊花、迎春花、玉兰、桃花、海棠……到处绽放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在阵阵醉人的花香与飘满希望的春风里,我驱车往安平县马店镇赵院村方向赶,采访本文的主人公——“救人英雄”赵成龙。
赵成龙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复员四十年了,现在还保持着在部队养成的习惯,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打扫卫生。由于身体原因,赵成龙曾有过自卑心理,父亲一直坚持鼓励他,成年后,又常带他外出打工。这让他慢慢从阴影中走了出来,有了自信。
“父亲刚正不阿,为人正直,一辈子没有向不对的事情低过头。”赵成龙说,“父亲还经常教育我,对人要有礼貌,要乐于助人,要多做好事。见了村里长辈该叫什么叫什么,要主动热情地打招呼。”
赵成龙在附近给人打工,织丝网,工作极其认真负责。只要对自己织的网子有一点不满意,他就会拆掉,重新织,不怕返工,不怕费时费力。他说:“咱一定得把活儿干好、干地道。不能辜负人家对咱的信任!”
赵成龙急人之困、乐于助人,在村子里有口皆碑。村民赵运辉说:“他虽然个子不高,但和大家关系都非常好。村里有谁需要帮助,比如老头儿老太太谁家遥控器坏了,电视出不了声、调不出影来了,智能手机不会用了,都可以找他,随叫随到,甚至还给村民房顶上的彩钢局部喷个漆、漏雨渗水修补一下什么的。”
在赵成龙家中,我看到属于他的一大摞荣誉证书:时代新人·河北好人,衡水市第七届见义勇为模范,衡水市2024年度“消防之星”先进个人,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特别奖。还有“中国好人”,安平县2024年度文化夯基工作先进个人……我让他举着荣誉证书,在他的房前,在明媚的阳光下啪啪啪拍照、留影。他那朴实的笑脸,在一张张大红的荣誉证书面前,就像红彤彤的苹果一样,像那天边最美的云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