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办2024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走进河北西柏坡演出活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任务中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就文化强国建设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2023年8月,中国文联、中央文明办部署开展“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将其作为新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担负的一项新的文化使命,作为把文明文化扎根、厚植基层土壤、赢得百姓民心的重大惠民工程,作为文艺服务基层最便捷的渠道、最有效的路径、最综合的载体。河北作为“强基工程”试点省,推进实施近两年来,河北省文联党组高度重视,与省文明办密切沟通,协同配合,一体推进。各级文明办、财政部门积极为开展“强基工程”各项活动支持资金,提供保障。各级文联、文艺家协会每年组织2000多名文艺家协会会员作为文艺志愿者,走进全省16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县(市、区),与基层文艺社团、文艺骨干和群众文艺爱好者结对子,开展两千余场次文艺结对帮扶活动,受益群众近百万人次。特别是2025年春节前后,全省广泛开展书春送福、结对培训、惠民演出等内容的“强基工程”新春特别行动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节日文化生活,真正让文艺惠及千家万户,温暖百姓心田。河北省文联以强力有效的工作举措、丰富多彩的文艺创新实践,努力打造“强基工程”河北样板,取得显著成效。
一、织密组织,壮大队伍,不断夯实文艺志愿服务根基

承接二○二四年“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大联欢定州分会场节目录制

二○二五年九月五日,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高天到廊坊市调研指导“强基工程”文艺志愿服务工作。

二○二四年九月五日,石家庄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市召开。

二○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河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海英为省内各地文艺志愿服务队伍授旗。

河北省文联连续三年遴选“燕赵秀林”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补充壮大文艺志愿服务队伍

全省各艺术门类文艺名家利用名家工作室为各地群众送演出、作培训,让广大基层群众从中受益。
(一)多方支持增动力。积极争取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支持,每年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和各地中心工作,组织全国文艺名家到河北各地开展文艺培训、惠民演出活动20余场。争取省文明办、省财政厅资金支持,每年在全省开展千场文艺结对帮扶、惠民演出、文艺支教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与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旅厅、省广播电视台合作,每年两次开展河北省学校优秀文艺作品展演,充分展示结对帮扶成果。通过多方支持开展各类文艺活动,持续提升文艺志愿服务在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以及在艺术家和群众中的美誉度,为进一步推动文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健全组织强力量。河北省文联每年将文艺志愿服务纳入重点工作进行推进,由党组领导带队到各地开展常态化调研督导,推动制定出台《河北省文联关于推动新时代文艺志愿服务的意见》等文件,指导推动22个市、县文联成立文艺志愿者协会,组建1100支省市县文艺志愿服务队,逐步推动有条件的市县成立文艺志愿者协会,织密了省市县三级文艺志愿服务组织网络。
(三)建强队伍添活力。以各级文艺家协会会员为主体,把“服务对象”转化为“服务力量”。以5000个省、市文艺名家工作室为引领,316名“燕赵秀林”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中坚力量进行推动,2.1万名“中国文艺志愿服务智慧平台”注册登记文艺志愿者作为基础,建立河北省“强基工程”文艺志愿者库。通过名家示范、广泛发动,影响和带动越来越多文艺工作者和群众文艺爱好者积极投身文艺志愿服务,参与人员范围和志愿者人数逐步扩大,进一步激发了基层文艺活力。
二、健全机制,强化保障,持续推进文艺志愿服务常态化









(一)全链条服务网络打基础。线上,与河北省数政局合作,开展“数字+文艺”全国试点工作,把文艺服务延伸到社会最基层。线下,各级文艺家协会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就近选派文艺志愿者为基层群众帮扶指导,形成“中心派单—协会接单—艺术家帮扶—跟踪服务”全链条服务网络,实现文艺志愿服务精准化。如河北省美协与辛集市王下村结对共建,针对农民画爱好者培训需求,定期组织全国、全省美术名家进行培训指导;廊坊市“文联万家志愿服务团”与多个书法、戏剧文化村结对共建,组织各级书协、剧协、舞协主席团成员与村民结对子,长期开展书法培训讲座、文艺惠民演出等活动。
(二)规范化服务机制作保障。结合河北实际,争取河北省文明办支持,建立文艺志愿者服务保障机制,设立文艺志愿服务专项资金,联合推进“强基工程”工作。逐步完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记录和文艺志愿者评价制度,在“中国文艺志愿服务智慧平台”注册登记,为文艺志愿者规范记录服务时长。进一步完善宣传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文艺志愿者星级评价,在连续两年宣传选树100名“时代风尚”文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基础上,参照中国文联宣传选树办法和河北省委宣传部工作要求,每年宣传选树10名河北省“时代风尚”文艺志愿者,着力推动文艺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
(三)常态化服务模式为支撑。围绕“强基工程”文艺结对帮扶任务,联合各级文明办、文联通过广泛调研摸底,梳理提出全省“强基工程”文艺结对帮扶项目,针对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艺需求,就近选派各级各艺术门类文艺志愿者结对,逐步探索出各级文艺家协会协同,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文艺志愿者联动,省内高校文艺联盟联合,多个文艺院团参与的文艺志愿服务“河北路径”。以结对帮扶为例,2024年至今,先后邀请降央卓玛、李伟建、平安等20位全国知名艺术家走进河北,组织500余名省级文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协会会员和高校教师持续跟进,联动万余名各级文艺志愿者广泛参与,长期深入各地农村、社区、学校等地,与基层群众文艺社团、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结对子,累计开展2000余场次文艺结对帮扶活动,让广大群众直接受益。
三、守正创新,激活动能,探索形成文艺服务基层新模式

承办“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特别行动走进固安县林城村活动

承办“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走进河北邯郸活动

承办“引领时代风尚 赋能古城新韵”中国文联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先锋队走进河北定州演出活动

组织全省十余支村晚队伍参加2024年河北省“百姓村晚”群众文艺展演

组织举办“村歌嘹亮”二○二五年河北省群众文艺展演活动

组织承德市音协原主席姚素秋与兴隆县诗上庄村艺术团结对子,指导排练原创村歌《诗上庄》。

组织动员全省各地广泛开展百姓村晚主题群众文艺活动,图为张家口市怀来县“百姓村晚”展演现场。

承德市兴隆县安子岭乡诗上庄艺术团代表河北参加2024年“村歌嘹亮”主题活动全国集中展演,并获得“幸福好声音”。

2025年9月23日,结合全省农民丰收节,在石家庄市元氏县举办全省“村歌嘹亮”庆丰收展演活动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歌舞队代表河北参加2025年“村歌嘹亮”主题活动全国集中展演
(一)组织名家与基层联动,让群众享受优质文艺服务。积极争取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等全国文艺家协会支持,利用六级联动模式,创新服务方式,邀请百余名全国文艺名家走进河北,带动省内近千名文艺志愿者参与,先后到石家庄、张家口、承德、秦皇岛、保定、廊坊、邢台、邯郸、定州、雄安新区等地近30个县(市、区),走进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工地,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主题文艺演出、培训辅导和文艺支教活动近百场。结合中国文艺志愿者文艺精品原创行动,聚焦乡村振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邀请多位全国词曲名家到阜平和雄安新区等地进行采风,创作歌曲《月亮舞台》《心向往之》,分别在中国文联“大地回声——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和“与人民同行——文艺志愿者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原创歌曲专题晚会上演出,并在省内广泛传唱,让更多群众享受文艺、爱上文艺。
(二)注重群众文艺创作,激活基层内生动能。让人民群众作为文艺创作的主体,组织动员各艺术门类志愿者,深入有一定群众文艺基础、群众文化活动比较活跃的农村、社区,对各地群众进行书法、美术、摄影等培训辅导,指导创作800余幅群众原创作品,在河北文艺家之家展览展示。指导编排承德诗上庄村歌《诗上庄》、张家口德胜村村歌《这就是咱德胜村》等百余首充分展现燕赵大地和美乡村与文明乡风的原创村歌,持续打造成为宣传家乡的“好声音”、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声名片”。同时,通过长期结对指导,形成艺术家与人民群众双向赋能、双向滋养的长期结对帮扶模式,更好地促进艺术家文艺创作。
(三)“村歌嘹亮”主题展演,唱响乡村振兴文化强音。以“村歌嘹亮”为主题,指导各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社区、公园广场等地打造群众文艺舞台,每年开展百余场群众文艺主题活动,让老百姓当主角,唱自己的村歌、讲述乡村振兴故事。让文艺志愿者作指导,帮助群众创作、打磨、提升节目质量和表演水平,并注重把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方针,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乡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内容融入节目中,带动广大群众参与村歌传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通过逐级竞演、全省展演,连续两年共遴选出4支优秀村歌队伍参加“村歌嘹亮”主题活动全国集中展演,取得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河北之美,传播了河北声音。
四、借助资源,打造品牌,积极构筑文艺服务基层新载体

组织河北省舞蹈家协会文艺志愿者先后走进十余所中小学校园开展“春苗行动”结对帮扶辅导

2025年4月26日,与河北省委社会工作部共同组织文艺志愿者到武安市白沙村开展“艺润冀益”主题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2025年3月16日,与河北省委社会工作部共同开展“艺润冀益”文艺志愿服务队走进雄安新区演出活动。

邢台市文联持续打造“彩虹桥”文艺志愿服务项目

定州市文联持续打造“梧桐树下 好戏连台”文艺志愿服务项目
(一)实施“文艺进校园”项目,助力培育文艺春苗人才。借助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的组织和资源优势,组织50名文艺名家,走进张家口、廊坊、保定、邢台四地10所中小学校,通过文艺培训、辅导讲座、美育教育等形式,累计开展“圆梦工程”文艺进校园活动200余场。组织235名省级以上文艺家协会和作协会员,走进全省110所中小学校,通过文艺培训辅导、美育讲座等内容形式,累计开展千余场文艺进校园活动,让文艺的种子在未成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促进了未成年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为文艺“春苗”人才培育提供助力。
(二)打造“艺润冀益”品牌,彰显文艺志愿服务独特作用。围绕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由河北省委社会工作部提供志愿服务场地平台支持,借助文艺志愿服务贴近群众、满足群众的独特优势作用,组建省市县三级文艺志愿者小分队,联动医疗、教育等各行业志愿者,利用“3·5学雷锋纪念日”“5·23文艺志愿者服务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时间节点,以“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等为主题内容,先后到雄安新区、邯郸等乡村社区、建设工地等地,共同开展文化惠民演出、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等,着力打造“艺润冀益”文艺志愿服务特色品牌,把浓郁群众“幸福感”、凝聚“精气神”的志愿服务活动送到千家万户,实现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
(三)打造地方特色品牌,让文艺发展成果惠及群众需求。借助省级各文艺家协会专业优势,打造多个特色文艺品牌,如省剧协每周举办“周周有戏”惠民演出,省舞协全年持续开展“舞动河北”群众广场舞大赛,省民协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民间文艺展演,让各艺术门类文艺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各地市也打造了地方文艺品牌项目,承德市打造“艺润满城”,邢台市打造“彩虹桥”,定州市打造“梧桐树下 好戏连台”,邯郸市打造“文润童心 艺起成长”等文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充分彰显了各地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吸引更多基层群众参与进来,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创新实践,提质增效,不断提升文艺志愿服务影响力

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全省开展“声动燕赵”文艺志愿者歌曲结对传唱宣传活动。

在文艺志愿者带领下,保定市竞秀区大激店镇大激店村村民正在排练舞蹈走秀节目。

承德市滦平县花楼沟村成立长城脚下文艺志愿服务队宣传长城文化

广泛联动河北卫视以及全省150余家市县电视台、融媒体播出“与人民同行”文艺志愿者在行动特别节目,在全省文艺界取得良好反响。
(一)积极学习践行新思想,努力提升工作创新力。坚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做好文艺志愿服务工作的行动指南,纳入河北省文联党组第一议题定期进行学习,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聚焦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常态化开展“村歌嘹亮”主题群众文艺活动;聚焦雄安新区建设,定期组织文艺名家采风创作,对乡村文化辅导员进行培训指导,助力打造雄安特色群众文艺节目;聚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组织动员千名文艺志愿者和基层群众参与开展“声动燕赵”歌曲结对传唱宣传活动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文艺实践,文艺志愿服务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二)主动服务地方和群众需求,不断提升工作贡献度。把人民满意作为文艺志愿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河北省文联坚持围绕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和“文艺惠民、文艺为民、文艺乐民”的文艺志愿服务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之所想、精神文明建设之所需和文艺志愿服务之所能紧密结合起来,以“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为抓手,组织各级文艺志愿服务组织充分发挥优势作用,主动服务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百姓民生需求,利用文艺结对帮扶、群众文艺创作、村歌传唱展演等多种形式,带动更多老百姓参与文艺活动。比如保定市竞秀区大激店村引导村民练习书法和戏曲唱段、排练舞蹈和村歌节目,让“不上牌桌上课桌、不去酒场去排练场”逐渐成为新的时尚。承德市滦平县花楼沟村成立长城脚下文艺志愿服务队,带领村民“放下锄头拿起相机”“人人争做长城旅游文明志愿者”等等。通过文艺志愿服务,努力为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帮助改善社风民风,助力地方文化旅游发展贡献文艺力量。
(三)打造多元协同传播网络,持续提升工作影响力。坚持把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河北省文明办、省委社会工作部和省财政厅的支持作为有力支撑,充分利用与《中国艺术报》、长城新媒体等媒体合作机制,借助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全国全媒体传播体系优势,积极吸纳大中小学校、文艺院团和各类网络媒体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逐步打造文联主导、社会参与的文艺志愿服务多元化传播网络。比如每年配合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打造“与人民同行”“时代风尚”文艺志愿者在行动等主题特别节目,在河北卫视以及全省150余家市县电视台、融媒体播出,注重加强对各地文艺志愿服务生动事例、成果案例和文艺志愿者的宣传推介,逐步扩大影响,全力推动河北文艺志愿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展望未来,新时代新征程,河北省文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志愿者,勇担新的文化使命,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文艺力量,为中国文联深化实施“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打造河北样本,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