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2013-09-02 15:51:40     光明网-《光明日报》    【字体:

 

  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何重要意义?

  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自强、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制衡西方大国文化扩张的必然选择,对世界文化发展乃至人类和平与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遵循的是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是以人为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文化发展繁荣,改善文化民生,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第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我们所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文明、社会的和谐、生态的美丽、文化的复兴,而且文化复兴及其所达到的高度和成就,较之经济和政治更具竞争力、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文化软实力,就是指与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相对应的通过文化载体和文化方式表现的影响和能力。它对内表现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表现为国家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把加快文化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因此,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努力推动文化建设,把我国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文化竞争力,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应对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制衡西方大国的文化扩张的必然选择,对世界文化发展乃至人类和平与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问: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体现。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

  第三,公民素质全面提升。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终建成的必要条件。国民素质相对较高,是文化强国的一个基础性指标。

  第四,中华文化创造力、竞争力显著提升。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只有不断创新,文化才能迸发活力,充满创造力,形成竞争力。文化强国,强就强在创新。

  第五,全社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显著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应有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风貌。是否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事关文化的传承、创新,事关文化的振兴、繁荣。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

  第六,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一个国家要对世界产生影响,不仅要靠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而且要靠文化力量。前面已经讲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 :中华文化 竞争力 文化产业 文化建设 影响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