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儿丨生活的歌者——访省文联副主席、一级编剧陈建忠
2020-12-07 09:14:00     河北省文联    【字体:

  陈建忠

  许多场合,尤其是给青年学生讲课的时候,陈建忠喜欢这样介绍自己:我是一名编剧。这个在省文联楼道里走过,脸上时常会带着笑的人,正是省文联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陈建忠,同时,他还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影视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河北省第二批“燕赵英才”人才工程以及两座高校的客座教授等。但最鲜明的身份,是国家一级编剧、策划、撰稿人。

  从一个农家子弟,到煤矿技术员,再到知名编剧,陈建忠在秉笔书写的道路上,一路行来,艰辛备至,却也收获生命的无边风景。

  从矿工的粗粝到舞台的绚烂

  陈建忠,祖籍宁夏贺兰县。父母以农民的本分、善良、忍让和谦卑,给了他最初的性格底色。15岁那年,他考上了许多农家孩子想要改变命运、打破头都要报考的小中专——宁夏煤炭工业学校地质专业。毕业后分配至宁夏灵武矿务局石沟驿煤矿任地质技术员。那是一个在百里丘陵和黄沙中突然矗立的煤井,辽阔而荒寂。搞地质测量,过断层,和工友们一起打扑克的日子单调而重复,喜欢读书和写作的他,内心却如地层深处无法阻挡、喷薄欲出的岩浆,总怀着一腔成为一名作家的梦想。他像极了小说《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敏感、挣扎,脑袋里满是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和无可名状的理想。

  陈建忠

  “这段煤矿岁月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下井时候工人们与矿灯房姑娘开着的粗俗玩笑,井下一待就是至少8小时的不见阳光,掌子面的煤尘和躬身劳作,升井之后迫不及待跳下用循环水烧得灼热的澡堂池子以及经年累月煤粉渍在皮肤上怎么也洗不掉的印记。那池子中,污浊、黏腻却热烈,有着最赤诚的生命。师父伸出一只手,徒弟将烟点燃放在师父手中。一口下去,半支就成了灰……”多年后,他回忆及此,依然深深感念这段生活,让他看到生命最卑微的样子和最澎湃的姿态。那些在“四面石头夹块肉”中讨生活的黑哥们儿,多年后,出现在他在国际上拿了诸多奖项的微电影作品《我的父亲母亲》《天山儿女》中。作品中对“灵与肉”的描述虽远未抵达,却蕴藏着对矿工的十分尊敬。

  为了自己的梦想,两年后,他偷偷跑到北京报考艺术院校。那是他第一次到北京。住在地下室里,他对自己说:考不上也决不再回煤矿了。幸运的是,那一年,他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那是1993年秋天。这所中国唯一专门培养戏曲人才的高等学府,为陈建忠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窗。舞台上绚烂丰富的灯光,亦真亦幻的场面,悲喜交集的故事,让他觉得,自己距离艺术的殿堂越来越近。毕业后,分配至河北省艺术研究所,主要从事全省戏剧创作的指导、管理和协调工作。那个时候,他籍籍无名,没人来找他写戏,更多时候是在电视台兼职做栏目记者、编导,为专题片、纪录片撰稿,甚至做了一年多的栏目制片人,天天骑个小摩托车去谈广告。2003年,他开始担纲大型演出的撰稿、策划;从2006年开始,连续担任河北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策划与总撰稿,并参与了大量的节目创作。也正是这一段经历,使他成为一个融节目编导、音乐歌舞策划、纪录片和专题片撰写于一体的多面手。 

  陈建忠

  从熟悉的生活中找到形象的种子 

  2009年8月,正在青岛出差的他,接到了河北电视台韩梅的电话,有一部描写京剧团生活的电视剧,原本儿已经完成,但需要大改。问他有没有意愿接? 

  京剧?在中国戏曲学院上大学的时光中,京腔京韵,锣鼓铿锵,表演系的学生们,连吵架都是舞台上的行话。毕业后,自己最熟悉的,依然是戏曲,梆子剧院宿舍里,多是聊起戏来眉飞色舞的人。他对他们熟悉。

  我接。陈建忠翻看了原来的剧本之后,回复。

  紧接着,他到北京见这部剧的主演兼艺术总监、著名表演艺术家李保田。这是他第一次以编剧的身份去和一个大名鼎鼎的演员谈构思,对方在圈里出了名的认真和严苛,让他紧张地将手机都落在了出租车里。然而,面前这个一脸和善的老人很快让他放松下来:保田老师跟他聊画室里的那些自己创作的充满了欲望和生命力的画;聊少年时候背井离乡,到聊城戏校京剧坐科七年,学习丑角的经历;聊对当代戏曲舞台的看法……也正是保田老师和该剧制片人韩梅、徐丹,导演王硕和河北电影厂副厂长、该剧文学责编信文静的鼓励,让陈建忠建立了信心,也成就了电视剧《丑角爸爸》。  

  《丑角爸爸》以京剧名丑赵青山与女儿赵小萍随着京剧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沉浮而人生起落的故事为主线,将京剧大院中众多戏曲人的悲喜人生慢慢铺陈开来。在几次论证后,陈建忠保留了原剧本的主要人物关系和骨架,重新增添人物,结构故事,使之成为一个跨越近二十年,为中国戏曲和戏曲人在改革开放后传承、发展、延宕乃至迷茫、挣扎的传记大戏。该剧于2012年6月登陆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晚黄金段,引发业界和观众热议的同时,《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辟出专版予以评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著名影视评论家仲呈祥,文艺理论家李准等专家对该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部讲述别样父女亲情的感人巨献,一部展示博大精深京剧艺术文化内涵的精品力作,一部表现戏曲演员爱情、事业和奋斗的人生大戏,一部向所有坚守戏曲舞台、传承戏曲文化的文艺工作者表达崇高敬意的献礼之作。

  34集电视连续剧《丑角爸爸》获得第2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继而获得第27届大众电视金鹰奖。第一部作品就获得了这一中国电视剧最高奖项,让陈建忠有了更多的机会。在此后的两三年里,由他任编剧或总编剧(含合作)的电影《王牌》《夏天的拉花》,电视剧《最爱•你》《区小队》《激荡》以及多部微电影作品陆续诞生,这些作品获多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聚焦中国”单元展映奖、第三届中国平遥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奖、美国独立电影节最佳短片“白金奖”(洛杉矶)等40多项国际国内奖项。他本人也获得第十二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青年作家奖,首届河北省文艺特殊贡献奖,首届柏林华语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等。 

  与作品中的人物同行同在

  艺术创作的母体当然是生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理应并且必须是现实主义创作遵循的法则。作为一名编剧,陈建忠经常感到幸运:因为写作,是一个可以延展生命的过程。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生活积累与生命体验的释放、价值的表达、情感的开绽。不论是电影《夏天的拉花》中,母亲和脑瘫儿子两人从不肯承认到最终接纳“自己与别人不一样”,还是电影《王牌》中在悬疑和谍战层面下潜藏的“这场营救中,我们都失去了最爱的人”的疼惜与抚慰,亦或是以煤矿为题材的作品中,闪烁着的如煤渣燃烧一般人性温暖的光亮……都是他在生活中打捞出的细节与人物。电影《夏天的拉花》女主人公张改花来源于一个小商店中的女店主;电视剧《区小队》中那些如草芥一般坚韧、也如野火一般燃烧的人物,来源于这些年数次去平山等革命老区采风中的发现;话剧《运河1935》的人物原型,来源于刘绍棠先生运河文学系列,也脱胎于他曾经想写的一对正定城的兄弟;而在写微电影《天山儿女》和电影《情满天山》剧本过程中,陈建忠曾两去新疆,再次回到熟悉的煤矿采访,也曾在半个月里跑了尉犁、博湖、焉耆等几个县的十多个村:那些在西北耀眼阳光下表情真挚、眼神清澈的维吾尔族老乡,那个被河北援疆医生治好唇裂、终于肯摘下面纱露出笑容的小姑娘……他们,都是他生活中的过客,却也永久地定格在他的笔尖。 

  陈建忠

  近五年来,陈建忠的创作进入一个井喷期。连续几届省旅发大会开幕式和《正定记忆》等广受赞誉的实景演出,电影《王牌》于2015年元旦期间全国上映;电视剧《区小队》于2018年年底在央视8套晚黄金段首播,这部被称为是“小(小成本)、大(大情怀)、正(正能量)”的作品,依靠扎实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和从泥土里长出的草根气息,收视率一度破2,这是一个相当耀眼的成绩;与两位编剧班的同学联手创作的电视剧《激荡》在湖南卫视首播后,荣获“年度优秀表彰剧目”“国剧盛典优秀剧目”和国家广电总局“TV地标年度优秀剧集”等;电影《情满天山》《米粒儿的日记》(暂定名)进入后期制作;聚焦河钢(塞钢)发展,展现中塞(塞尔维亚)友谊与共建的“一带一路”题材电视剧《时间的果实》,入选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扶持项目;而由北演公司出品、由天津人艺排演的话剧《运河1935》于去年在首都剧场首演后,几经打磨,也将在年底再次作为大运河文化交流项目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陈建忠

  之所以能保持一年一部戏的写作状态,固然是人到中年技巧和表达都日趋成熟,更重要的是,这些年始终秉承现实主义创作理念,试图从生活中,从阅读中,从一次次采访中,去感知时代赋予每一个生命蓬勃展开的样子,去感受热气腾腾的生活中那些最具有质感的元素。2019年9月远赴塞尔维亚采访的经历对陈建忠的启示很大。看到中国钢铁团队操着一口流利的外语,在世界钢铁网络中谈判、计算、迂回或出击,他深切地体会到:这是国家的变化、时代的变化附着在一个个鲜活和具体的人身上的变化,是发生在“今天”的中国故事。他反躬自问:自己的积累和认识能否写出新一代中国钢铁人的气质、精神、胸襟与眼界,是否能艺术地表达出这种“变化”,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好故事? 

  陈建忠

  此外,一个作家艺术家,是需要找到自己写作母体的,编剧也是如此。河北,是陈建忠的第二故乡,却是给予他精神滋养的文化母体。这里的山川湖海,平原湿地,和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燕赵文化,在战争与硝烟中培育的红色文化,地接京津、杂花生树的多样态文化,都让他沉醉其中。他的那首《我的河北》是在开往衡水的绿皮火车上写的,为大型交响组歌《充满希望的河北》撰稿,信手拈来的讲述语言与戏剧化片段,全是多年对河北这方热土的热爱与反哺。慷慨任侠、重义然诺、包容性极强的河北人,走在太行山道上渐行渐近、生性质朴、目光刚毅的河北人,在平常岁月中乐观旷达,面对生死时候又往往选择向死而生的河北人,总能让他心生亲近,耳热心酸。而他,也将对河北人的集体性格抒写很好地放在了自己的作品中,尤其是《区小队》这样的作品。

  我是一个“业余”编剧

  和许多职业编剧不同,陈建忠先后担任过省艺术研究所剧目工作室副主任,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目前为省评协驻会副主席。更多的时候,他和同事要承担课题调研、团结主席团为会员服务,为发展和繁荣全省文艺评论事业用心用力。

  陈建忠

  多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举办了九届的河北省文艺评论奖、六届的全省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已形成品牌,影响日渐深远。省文联和省评协牵头组织的大型丛书《河北艺术史》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出版之中。省评协牵头发起的以“人民与英雄——中国主旋律影视创作的初心与使命”为主题的2018北戴河文艺峰会,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在协会推进下,全省文艺评论队伍基础坚实、结构合理,一些青年评论家通过“双推”工程走向全国。在经费少、人手少的情况下,省评协工作屡次受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肯定,陈建忠本人还荣获过中评协优秀秘书长荣誉。2019年,当选省文联第十届主席团副主席后,他自感肩头的责任更重。“我是个业余编剧,我只能在工作之余去写作。这让我很累,但也很快活。写作,是个让生命延展和丰富的过程,我相信,我会一直写下去!”他说。

关键词 :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河北省文联      责任编辑 :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