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书协副主席刘月卯:坚守初心 勇担使命 在守正创新中为人民书写
2021-03-19 16:36:15     河北省文联    【字体:

  编者按:为了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黄坤明部长在第八次书代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屹书记的讲话精神,围绕如何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本报约请第八届主席团和相关人士就如何履职尽责、推动书法事业发展作系列访谈。《中国书法报》已推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驻会副主席李昕、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叶培贵、鄢福初、张胜伟、潘善助、王丹、顾亚龙、张建会、代跃、毛国典的访谈,其他访谈将陆续刊发,本期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月卯的访谈。

  《中国书法报》:您当选第八届中国书协副主席,有什么感想?

  刘月卯:中国书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席团、理事会。我当选为第八届中国书协副主席,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博大精深,发展传承书法事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是我的初心使命和毕生追求。重任在肩,行稳致远。首先,我认为要坚定政治信仰,筑牢精神支柱,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坚守初心使命,认真履职尽责,不负广大书法工作者的厚望。团结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最后,要坚守崇德尚艺,继续勤学钻研,不负德艺双馨的书法理想。植根传统,从经典碑帖中汲取营养,不断提升书法修为,守正创新,淬炼精品,继续攀登书法艺术的高峰。

  《中国书法报》:对于《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您有何感想?

  刘月卯:李昕书记在中国书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正本清源 守正出新 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书法事业新局面》的报告。站位高远,主题鲜明,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为广大书法工作者指明了继续奋斗的方向。“正本清源”要求我们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做到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要弘扬正风正气正能量,坚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严格遵守《中国书法工作者行为守则》,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推动书法事业健康发展。“守正出新”要求我们要崇德尚艺出精品。坚守艺术理想,沉潜优秀传统文化,遵循发展规律,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不断淬炼精品,用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努力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书法工作者。

  《中国书法报》:近年来河北书坛涌现出许多优秀书家,请您谈谈河北书法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刘月卯:近年来,在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正确领导和中国书协的科学指导下,河北省书协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推精品、推人才”的工作主线,扎实开展各类重大主题文艺实践活动,精心组织书法惠民和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引导全省广大书法工作者守正创新,努力创作人民群众喜爱、具有“燕赵”特色的书法精品力作。河北省在全国书法大展中成绩稳步提升,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书家,共同助推河北由书法大省向书法强省迈进。下一步,希望我们河北书法工作者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投身“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活动中,努力推动我省书法事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书法报》:作为当代行书创作的代表性书家,您如何看待当代的行书创作?

  刘月卯:行书作为最具群众基础、影响最广泛的书体,在历届综合性书展中投稿量是最大的,是当代书法创作的热点。当代行书创作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实现了对传统空间的拓展,在多元取法的同时,对唐宋行书的取法成为当下行书创作的重点。我们通过历届“国展”“兰亭奖”等权威展览可窥时下行书创作的轨迹,这种轨迹体现着当代人对传统经典的回归和对书法艺术本体的再认知,具体表现为对传统资源有了更具广度的开发,已由单一的“二王”式的小字行书纵向拓展,对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均有涉猎,特别是对唐宋行书的取法,如对欧阳询、颜真卿、苏轼、米芾等大家的学习渐成风尚。以“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为例,行书入展了280件,取法颜和米的近150件,直接学米者达一百余件。颜、米行书能引领一个时代的审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当代人对正大明快、雄健清新艺术风格的追求。无疑,颜、米书风已为当下行书书法审美提供了笔墨当随时代的式样;二是进一步提升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力,行书的艺术语言更趋丰富和完善。行书介于楷、草之间,属于法度和情性结合最好的书体,随着当代书法艺术展厅化的进程,书法创作已变为纯艺术化行为。多视角审视和研究书法艺术也是时代的要求,特别是行书相对于其他书体,其点画韵律、笔墨形式等更具塑造空间。显然,当下创作非常纯正的“标准行书”已不多见,更多的则是“行楷”、“行草”这样“雨夹雪式”的作品。在书体分类时,有人对行书的“混搭”作品质疑,我以为只要楷字或草字在一件行书作品中占的比例适度,没有改变行书书体属性,那么这样的作品都应归为行书书体的范畴。其标准是符合行书洒脱、活泼、多姿、飘逸的艺术特点,也符合行书的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扩展了行书书体的表现空间。一件行书作品中少量的楷字、草字甚至篆隶书的融入,都是这件行书作品的“添加剂”,起着调节作用,可使字与字之间对比关系更加跌宕,点画之间的起承转合气韵更加生动,提升了行书的感染力,这对于行书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当然,当下行书创作因展厅效应,过于强调形式与技巧至上,相当比例的行书作品有“炫技献媚”之嫌,很多作品的呈现已降格为匠人之技艺,当下“展览体”足以证明这一点。古人云:“书法惟风韵难及”,需要我们思考,笔墨本是写人之胸襟气度,唯此作品方有正大气象,才能不落尘俗,我想这是每一位有志于行书研究的同道都应该正视的。

  《中国书法报》:河北省书协对于保证书法队伍的接续发展做了很多工作,请您谈谈您参与的培训活动,在看稿与授课过程中您认为现在习书者存在哪些方法上的误区?

  刘月卯:现在的创作与培训,主体是中青年,特别是每逢全国大展,各地都会举办相应的看稿会或创作培训班,不只是河北,全国都一样。一些中青年作者学习书法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当下书坛存在的主要问题。因为学习书法,首先要过技法关,技法不过关其他都无从谈起,技法的获取渠道就是临帖,临帖的态度、方式和方法往往决定着笔下技术的含量和作品的格调,所以学习书法要有一个正确的路径。很多作者在学习书法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了摇摆、迷茫、追风等问题,关键是方式方法出现了误区,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缺少科学的临帖方法。对所学的书体缺少深入研究,临帖不系统,浅尝辄止,对帖的学习只求皮相;二是临帖与创作脱节。即所临所学不能致用,临帖与创作上出现了隔膜,究其原因是临帖与创作之间缺少“养”的环节;三是因为过度追求入展获奖,走捷径、相互克隆现象突出。这种现象导致了很多作者在笔法、审美上产生了异化,笔下过于刻意和生硬是与中国书法艺术精神相悖离的。这些学习书法的问题和误区是比较复杂的,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我们用片文只字点出来,其目的也是愿意与更多的习书者实现一种思考和交流。

  (文章刊载于《中国书法报》2021年3月2日第308期2版,原题为《坚守初心 勇担使命 在守正创新中为人民书写——专访中国书协副主席刘月卯》)

关键词 :范儿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河北省文艺网<<<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 河北省文联      责任编辑 :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主办单位: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冀ICP备16029069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19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9或以上